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国际天文小组利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南极地面望远镜和欧洲空间局(ESA)的赫谢尔太空望远镜.最近首次探测到了来自宇宙大爆炸的光在旅途中发生的扭曲现象.也称B-模式。研究人员称.这一发现有助于绘制更好的宇宙空间物质分布图.并为揭示宇宙“第一时刻”铺平了道路。相关论文已在线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上。  相似文献   

2.
南极大陆上生活着多少只帝企鹅?别急着立刻动身前往南极去数帝企鹅,让卫星来帮忙吧。英国研究人员利用高分辨率的卫星图像,识别出了南极大陆图像中的海鸟、冰块、阴影,甚至帝企鹅粪便。校准数据后他们发现,南极大陆目前有44个帝企鹅种群,其中的7个种群过去并未发现。图像分析表明,南极帝企鹅总数接近60万只,比过去生物学家的估计要多一倍。  相似文献   

3.
南极第一城     
南极科学考察站(亦称科学考察基地),是开展科学考察活动与确保考察人员工作与生存的必不可少的前提。目前,《南极条约》的45个成员国在南极建有100多个科学考察站,按其性质、功能、规模和站上的设施等来划分,这些科考站分为夏季考察站(仅在南极的夏季一即每年的11月至来年的2月有科考人员的站)和常年考察站一又称为越冬考察站(一年四季中都有科考人员的站)。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高速铁路查询应答器系统工作原理,提出了查询天线的设计指标和设计过程,包括天线的分析、加载电阻、电容调节和匹配电路的优化仿真。通过不断的软件仿真和实验调整测试,采用一种新型的匹配电路结构实现了天线的双频工作。在设计频率范围内满足驻波要求,同时和应答器天线之间的传输性能好,可以应用于查询应答器系统。  相似文献   

5.
正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方法,能将普通的窗户转换成太阳能自热板,在极度寒冷的天气里利用太阳能将窗户温度提高。这种新型加热板的主要功能部件是椭圆形的电浆子光学纳米天线。这种纳米天线由镍铝氧化物制成,它们在玻璃上规整地排成一个阵列。在电子振荡效应的作用下,这些纳米天线会高效率地吸收光能,加热玻璃表面。  相似文献   

6.
一个国际天文小组利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南极地面望远镜和欧洲空间局的赫谢尔太空望远镜,最近首次探测到了来自宇宙大爆炸的光在旅途中发生的扭曲现象,也称B-模式。研究人员称,这一发现有助于绘制更好的宇宙空间物质分布图,并为揭示宇宙“第一时刻”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7.
在人们的印象里.南极一直是寒冷和荒凉的。南极陆地表面绝大部分被厚厚的冰层所覆盖,白茫茫的一片死寂。现在.科学家们发现南极冰层中含有远古时代的微生物,并把它们带回实验室养了起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走进南极     
人们在1840年前后发现了南极大陆,1895年比利时人组织的第一支南极考察队登上南极,1889-1890年由英国人组织的第一支南极越冬考察队开展了越冬考察南极,而真正实质性和国际性的南极科学考察始于1957—1958年国际地球物理年(IGY)。自人们考察南极至今的200年来,人们才轻撩其神秘面纱.初揭其科学奥秘。  相似文献   

9.
南极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条件使其成为世界各国开展各类科研活动的热点区域。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可视化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为数据源,分析了2000—2020年南极科学研究的中外发展态势和进程,明晰了近20年南极科学研究的热点及前沿研究领域,并对比分析了中国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南极开展科学研究的现状,进而为推动中国南极科学研究提供支撑。结果表明:①国际南极科学研究在地球科学(综合)、生态学和海洋学等学科领域发文量较高,而环境科学在南极研究的受关注程度呈不断提高态势;②美国在南极领域的发文量最多,远超其他国家。中国在南极科学研究中与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和法国等国家合作密切;③近年国际南极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包括南大洋生物资源和碳循环,南极气候变化和海冰异常过程,南极地质演化和古环境,南极微生物资源开发以及南大洋水团及其动力学等;冰盖质量平衡、乔治王岛、生物地理学和生物多样性等研究领域是近年南极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④中国在南极的科学研究相对侧重环境科学、微生物学和食品科技等领域,而在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生态学和自然地理等领域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未来中国要加强与南极科考强国之间的合作,在学科交叉、边缘部分寻求突破,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  相似文献   

10.
日前,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宏达课题组与丹麦技术大学、丹麦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研究人员合作,应用AFM力谱,在单分子水平研究了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中金属原子与配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上。  相似文献   

11.
简介     
叶尚福(1938.12.14-)微波天线专家。四川省成都市人。1961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总参第五十七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四川省科委研究所研究员。长期致力于卫星通信地面站天线及高效源技术的研究与实践,尤其在大口径、高精度卫星地面站天线系统研制方面取得重大成就。主持研制的“自动跟踪卫星地面站天线系统”是国内最早的卫星地面站天线之一;“高精度卡塞格伦卫星地面站无线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在国防建设中产生重大效益。撰写和发表的多篇论文及其取得的成就,为卫星地面站天线及高效馈源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12.
《科学与文化》2010,(6):55-55
台湾南极科学研究团队,在南极实地考察当地环境,采集土壤中的成分样本,意外发现新种无脊椎动物,并以外形命名为“海舌头”。这个研究团队是由台湾海生馆、正修科大及东华大学的成员组成,并得到中国大陆极地办公室的支持协助,于去年10、11月分两批抵达南极,展开长期的极地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丹麦研究人员日前研发出一种新型巧克力,含有亚麻籽等多种具减肥功效的成分.希望能让消费者在享用美味的同时又不用担心发胖。学研究人员说,他们在这种新型巧克力中加入了亚麻籽,因为亚麻籽中含有欧米加3等多元不饱和脂肪酸,使亚麻籽中的食用纤维可以和人体肠道中的脂肪结合后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14.
《大众科技》2008,(3):6-6
利用自然界既存微生物、环境友好、费用低廉的地下水净化技术在日本名古屋大学研究成功。目前,为解决多氯化联二苯(PCB)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问题,一般采用大规模的土壤替换办法,其工程巨大,又增加了堆放场地的困难并带来新的环境问题。名古屋大学研究人员筛选了三十多种易吸附氯化合物的微生物,组成微生物群,开发出适用于各种PCB的除氯方法。具体方法是:用玻璃珠或陶瓷等材料做成犹如微生物群“公寓”似的“巢穴”,所用材料表面有无数直径为几十微米的孔,易于微生物生存。  相似文献   

15.
不要去南极     
秦洪 《知识窗》2013,(1):19-19
梁家辉的梦想是去三极.北极、南极和珠穆朗玛峰2005年12月6日.梁家辉与香港探险家李乐诗等人奔赴南极.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环保考察最终,此次考察活动非常成功.梁家辉也成为了第一个抵达南极大陆的亚洲艺人。在南极考察期间.梁家辉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照片和视频.然而他回来之后.却将它们统统删除掉了.并建议大家最好不要去南极.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地下水水位等值线的作用和绘制方法,并分别对孔隙充水矿床、裂隙充水矿床、岩溶充水矿床三种矿床水文地质类型的地下水水位等值线绘制方法及已知条件的确定进行了论述,对绘制矿区地下水水位等值线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讲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二册第八章,第三节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一节课时。在简单复习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串、并联电路特点以及决定电阻的大小因素后,提出问题:如何利用现有器材来测定未知电阻Rx阻值?要求:1.设计实验电路图;2.拟定实验步骤;3.导出计算公式。教者不断变换给定器材,让学生认真思考,然后由前后桌同学组成的小组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概况地下水是地球上水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水质洁净、温度变化小和分布广泛等优点,是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和国防建设的一个重要水源。在世界各国供水量中,地下水占很大比例,如丹麦、利比亚、沙特阿拉伯与马耳他等国均占100%,圭亚那、比利时和塞浦路斯等国占80~90%,德国、荷兰与以色列  相似文献   

19.
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系统通常是由室内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组成,其传感器节点模块往往具有系统集成度高、体积较小的特点,这也要求传感器节点的天线小型化,以易于系统集成。基于此,本文设计了一款用于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的小型化印制天线。天线采用CST电磁仿真软件建模仿真,根据优化后的天线模型参数,最终设计集成在无线传感器印制电路板上印制天线。该天线工作于2.4GHz ISM频段,具有低成本、小型化等优势,适合用于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模块。  相似文献   

20.
任何天线都架设在某一支撑体上,如地球表面,卫星表面等。这些支撑体都是导电媒质。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导电媒质会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会产生再辐射,再辐射的场反过来会影响天线电流的分布使天线的辐射特性改变。这里仅研究地面对天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