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文化评论》2008,25(1):3-5
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Archimedes,公元前287-公元前212)(邮票A15a)生于西西里岛的叙拉古,是古代伟大的科学家和数学家,直到两千年后出现的牛顿^n8才能与他相提并论。阿基米德在埃及亚历山大城学习,他的老师康农(Conon,公元前约300年生,卒年不详,希腊数学家)曾在那里当过欧几里得^E12的学生。阿基米德决定离开亚历山大城,而回到了他的故乡,这在当时是不寻常的行动,这可能是他与叙拉古国王希罗二世有亲属关系的缘故。阿基米德是个贵族,又是一个独立性很强的人,他并不祈求埃及皇室支持他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人类为万物之灵长.早在古时候人们就猜想,人体的神奇之躯一定由一些很不寻常的物质组成.18世纪中叶瑞典化学家加恩发现人的骨骼是由磷酸钙组成.19世纪由于有机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人们知道了活组织主要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约占人体元素总量96%).随后科学家们又发现钾和镁在所有细胞中都存在,而钠和氯则是以盐的形式存在于体液中.  相似文献   

3.
《世界发明》2003,26(8):15-15
最近美国BNL实验室的科学家在一个学术报告会上(2003年6月18日)宣布,在该实验室的相对论性重离子对撞机(RHIC)上进行的最新实验结果表明,在金原子核与金原子核对撞中已创造了不寻常的高温高密度条件,非常接近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的生成。夸克胶子等离子体曾存在于大爆炸后的百万分之一秒的时间内。纽约时报也以“科学家们报告从未见过的最热最密的物质”为题,对这一研究结果做了报导。  相似文献   

4.
石头也许是地球上最平淡无奇的东西了,然而自然界中有些石头的特性和不寻常的来历却让人惊奇。它们以各种奇特的形态和令人瞠目结舌的特异功能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但那些怪异之处有许多至今仍不能被科学所解释。我们只有等待科学家们的进一步研究,期待这些谜底揭开的一天。  相似文献   

5.
他是一个关心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乐观主义者;生于美国共产党家庭,从小读苏联版《十万个为什么》。他发明了LISP语言,首次提出“人工智能”(AI)概念;。研究不寻常的常识推理,发明了“情景演算”。  相似文献   

6.
科学家的名声(reputation)不等于知名度。科学家的名声可以用公式这样表示:科学家的名声=学问 为人。科学家的名声与他所从事的科学研究事业以及个人长远利益息息相关:同行合作、成果可信度、研究项目的获得、甚至评奖选票等等,都受科学家名声好坏的影响。有时候,个人名声还会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 1917年爱因斯坦把新发现的相对论应用于整个宇宙。当时,科学家坚信宇宙是无限的,是恒定不变的。可是,令爱因斯坦大失所望的是,按照他新发现的等式推测,宇宙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他感到有必要像许多科学家那样,给他的等式加入一个“λ”项,这样宇宙就静止不变了。可是,1929  相似文献   

8.
最近一连串的事件表明,任何一位科学家都有可能犯错误,即便是最伟大的科学家也不例外。英国作家、《新科学家》杂志顾问迈克尔.布鲁克斯(Michael Brooks)在他的新书《十三件没道理的事情:史上最令人感兴趣的科学之谜》中,盘点了科学史上最让人不可思议的重大错误。  相似文献   

9.
正学校的课堂上,他是学生眼中"很会出点子""不走寻常路"的"逗趣老师";《走进科学》的舞台上,他是胸有成竹、出口成章的"创意表演者";自制教具的大赛上,他是创意与动手能力俱佳的"全能选手"……作为长沙市雷锋学校"长沙市青少年科学工作室"负责人,谢玉胜的时间总是被安排得满满当当,随时扮演不同的角色。不过不论怎样的转变,他"将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的初衷,始终未变。  相似文献   

10.
周英 《金秋科苑》2010,(22):111-112
转基因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这个本来只在科学家手里捣鼓的工具早已飞入千千万万寻常百姓家,像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不饱和脂肪酸富集转基因猪等转基因食品都是大众关心和经常讨论的问题。而在科学上更常用的名词是基因工程或者称作遗传工程,2007年的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就授予了建立基因工程技术的三位科学家,基因工程早已不仅仅是理论的科学研究的工具,它应用到了有关人类生命、衰老、疾病等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1.
开发月球计划让人们充满希望,氧气、燃料都可以就地取材,月球土壤中含有大量氧元素,利用人类的科学技术,很容易提取氧,甚至连水都可以到月球南极的冰层寻找,若月球能够解决人类的供水问题,那么人类搬到月球居住,将指日可待了。就在人类谈论着如何移居月球时,科学家的进一步研究给人类浇了一场冷雨。通过射电望远镜,科学家们得到了最高分辨率的月球南极图像。在那月球南极附近的阴影里,有一种不寻常的雷达信号,这种信号与水或冰有关。以前的科学家曾认为,月球南极存在厚厚的冰层,可是现在,最高分辨率的月球南极雷达图像表明,在那阳光直射的区…  相似文献   

12.
今科 《金秋科苑》2010,(24):195-196
爱因斯坦发现光电效应1921年,诺贝尔奖委员会在公告中说,由于爱因斯坦发现了光电效应,所以决定把本年度的物理学奖授予他。许多科学家认为,光电效应的科学意义无法和相对论相提并论。因此,科学家们认为,不是爱因斯坦不够格,而是诺贝尔奖委员会选错了奖励项目。  相似文献   

13.
2005年8月30日,“第四届中国科学家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科技界精英云集。其中有一位发明人引起了与会者的高度关注,他就是刘新民。  相似文献   

14.
在最近的20年中,在中国农业科技界的中上层,几乎没有不知道卢良恕这个名字的。台湾报刊称他是“农学泰斗”,《中国科学家传略》赞誉他是具有组织才能的科学家,《中华英才》介绍他是新中国第一个走遍神州大地的农学家。凡与他相识、与他有过交往或听过他报告的人,无不敬佩他敏捷的思维、惊人的记忆、儒雅的气质、平易近人的风范和对现代农业独特的见解。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还曾任中国农学会会长、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及农村科学技术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国家科协奖励评审委员会委员,兼复评委员会副主任和农业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家图书奖评审委员会副主任等,现任中国农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农业专家咨询团主任、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副会长等。  相似文献   

15.
正占肖卫是个不走寻常路的人。从当年的农村娃到如今的北京大学教授,他在每一个重要的岔路口都选择了那条最难走的路。而最终,成就他的也恰恰是这些选择。2006年,当他回国开启独立科研工作时,他依旧选择了一条在常人看来不可思议甚至不被看好的道路。于是,10年后,当占肖卫将这条别人眼中的"死路"走通时,其意义与价值已超乎人们的想象。少有人走的路占肖卫第一次改变命运的人生转折  相似文献   

16.
彭先觉是新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科学家,他功底扎实、治学严谨、勤于思考、善于创新、严于律己、乐于助人。在老一辈科学家眼中,他是一名颇受器重的佼佼者、小字辈;在年轻一代科技工作者眼中,他是一位备受敬重的师长、领路人;在同龄人当中,他是一位公认的冒尖者、学术领头人。彭先觉的成才之路是艰辛的,可以用“八分汗水,二分天智”来概括在他成功背后艰辛与汗水。  相似文献   

17.
黄蕉风绝非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在高考时甚至因"不学生腔"吃了点"眼前亏".但作为一株自由生长的野生植物,他在大学校园里不仅没有横生斜长,反而显出秀干成栋的可喜态势.他"另类"的家庭教育和成长背景,注定他要走不寻常之路,但却不是简单的捷径.  相似文献   

18.
<正>虽然说科普是科学家的责任和社会担当,但其实很少有科学家将科普做得很好,不过在2013年的时候我见识到了一位将科普做得很好的科学家。在许多人眼里他是名副其实的"天文学家":国家天文台博士毕业后留台工作,从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到信息与计算中心主任。他通过新兴信息技术手段将天文学数据结合,主持创建了中国虚拟天文台(China-VO),他是谁呢?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上青藏高原就选了冬天,觉得特别刺激和亢奋。这是一次不寻常的生死旅行,出发前却没一点惧意,极力想像着那种冷峻、银亮和黑白分明,还有迷人的静,“可可西里”四个字天天在梦中萦绕……  相似文献   

20.
他是"镁粉大王",科研成果缔结数十项专利,研发的球形镁粉首次用于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幕式火炬下点火,扬名世界。他是"胶原蛋白肽之父",执掌太爱肽集团纵横捭阖,以全球最大胶原蛋白原料生产供应商的形象,显赫商界。他是科学家、知本家和财智领袖的化身,为了不泯的信念与追求,为了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进步,他以勇者无畏的探索精神,趟开了一条通向彼岸的奋进之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