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幕课”来袭,它给中国高校带来的是机遇还是挑战,我们该如何应对?本文希望将“幕课”这种新的教育模式引入大学教育。同时希望更多的高校加入到“幕课”中来,把握机会,迎接挑战,对适应世界大学教育发展潮流和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毛明清 《科教文汇》2008,(29):76-76
长期以来我国培养学生的模式是应试教育方式,遗憾的是我国的大学教育也没有突破这一模式,必须彻底改革。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教高[2007]1号”“教高[2007]2号”文件为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现代社会给大学提出了培养人才的高要求,社会对拳科人才的需求由传统的知识型人才向综合高素质的能力型人才转化。本科教育改革迎来了二十一世纪的新挑战。探索新型的大学本科教学方式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成为当务之急。更是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相似文献   

3.
诺贝尔科学奖中的“人才链”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诺贝尔科学奖是当今自然科学界公认的最高荣誉 ,2 0世纪至今为止的 4 56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是 2 0世纪科学的“超级精英”。从科学学的观点来审视 ,我们会发现他 (她 )们中间存在着一个个的“人才链” ,正是通过这种“人才链” ,使使知识得以积累 ,学派得以形成 ,创新得以延续。文章分析指出 ,科学形成“人才链”的主要因素有 :科学大师是“人才链”的核心 ;不断创新是“人才链”的关键 ;宽松环境是“人才链”的土壤 ;“马太效应”是“人才链”的媒介。并认为 ,在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中 ,我们应该加强规划 ,找准方向 ,重点倾斜 ,培养帅才 ,自由探索 ,敢于创新 ,以形成自己的中国学派和“人才链” ,进而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4.
从20世纪80年代初广告专业教育起步至今,中国广告专业教育在近30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扩展到超过全国百所高校.广告教育发展的成绩令人振奋,不仅表现为办学数量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张,还表现为办学模式的科学化以及办学质量的显著提高,广告教育发展从“高速”走向“高质”.广告人才的培养速度却滞后于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速度,高校教育问题制约了广告行业的发展.人才培养涉及诸多原因,探寻合理地培养模式是高校教育势在必行之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社会工作教育事业虽然起步很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自20世纪80年代社会工作教育恢复以来至今(截止到2014年初)已有425所高校开设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相比较1999年的27所增加了十五倍。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广,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中国的社会工作教育从何而来?何为社会工作教育?中国的社会工作教育又有什么样的特征?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本文主要从中国高校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历程(着重在快速发展阶段亦即2000年至2009年这一阶段)着手,通过分析这一阶段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特征,指出其在这一阶段存在的问题,并参考各学者文献提出一些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6.
20世纪 70年代以来 ,国外大学出现了创新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浪潮 ,到 90年代方兴未艾。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 ,1993年全世界就有 98个国家进行了或着手进行高等教育改革 ,这是上世纪规模最大的一次改革。被誉为“是一场哥白尼把天体的中心从地球转移到太阳那样的革命”。观察、分析国外大学创新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对于我国高校实施创新教育一定会有积极的启示。一、在培养目标上 ,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当今科学的发展是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 ,学科之间的交叉越来越明显 ,总的趋势是综合。日本教育家提出要培养综合化人才 ,他们认为没有综合化…  相似文献   

7.
爱资哈尔大学是伊斯兰世界享有盛名的宗教大学。从公元10世纪建立至今,经过一系列改革,爱资哈尔大学已经由一所宗教性质的大学发展成一所闻名世界的综合性现代大学。爱资哈尔大学的改革反映了埃及宗教教育的世俗化。爱资哈尔大学依然保留了部分伊斯兰教课程的教育,说明埃及宗教教育世俗化的同时注重伊斯兰教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李华 《科教文汇》2014,(24):202-203
爱资哈尔大学是伊斯兰世界享有盛名的宗教大学。从公元10世纪建立至今,经过一系列改革,爱资哈尔大学已经由一所宗教性质的大学发展成一所闻名世界的综合性现代大学。爱资哈尔大学的改革反映了埃及宗教教育的世俗化。爱资哈尔大学依然保留了部分伊斯兰教课程的教育,说明埃及宗教教育世俗化的同时注重伊斯兰教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郑心  户万 《科学中国人》2023,(S1):26-29
<正>人类从几千年前就开始研究如何预测地震,中国古代就有“观星测震”“观地测震”之说。自20世纪60年代起,中国、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就开始进行地震预报研究,但至今地震预报特别是短临预报仍是世界级科学难题。2023年2月6日,土耳其东南部7.8级强震,让土叙两国超过5万人不幸遇难,150万人无家可归。土叙地震让世界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地震灾害和地震预测。千百年来,人类到底为何难以预测突如其来的地震?  相似文献   

10.
《科学生活》2013,(7):46-47
走过灿烂的六月,接受了“高考”的洗礼,大部分历经“十年寒窗”的莘莘学子即将迈入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未能如愿以偿的学子们也不必悲观失望,因为“上大学”不是成才的唯一途径,条条大路通罗马,不上大学照样可以成才、成功。在全球经济环境不景气的今天,700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显得格外严峻;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级技能人才短缺,让很多企业“一将难求”,“高学历人才易得,高技能人才难求”已成为人才市场的现状。可见,上大学不等于成才,技术工人一样能成为大师。为此本刊从本期开始会陆续介绍一些上海的高级技能大师,他们依靠自身的不懈努力、执着追求、勇于钻研,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圆了自己的中国梦。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的生活,去领略技能大师们的独特风采。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对高校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作为国家“211工程”建设单位的广西大学,要在10~15年的时间内达到全国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先进水平,在祖国南疆以至东南亚有名望的目标,更要加快改革与发展的步伐.创办高水平的大学,必须有高水平的教师.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首要任务.广西大学“上水平”.“上层次”,其根本的标准是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创造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根据这一特殊要求,作为边远、民族地区的广西大学,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差距.其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差距.主要表现有: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不足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差距之一.广西大学至今没有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在2000年前建成若干个具有全国先进水平的学科方向是我们的近期目标.创办国家重点学科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则是学校建设的长远计划.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与质量是学校“上水平”,“上层次” 的又一标志.广西大学硕士研究生只有400多人,研究生教育规模小.因此,优先发展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实现博士学位授权点零的突破是广西大学当务之急.发展科研和研究生教育关键在于加强学科点的建设.需要有经验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尤其是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其次要有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与发展,通识教育在国内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当前各研究型大学纷纷加强通识教育的课程改革,探析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解学莎 《科教文汇》2009,(15):22-2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与发展,通识教育在国内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当前各研究型大学纷纷加强通识教育的课程改革,探析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拥有一批高素质人才是办好大学的关键,因此,高校人才素质研究历来备受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围绕高校人才素质的内容以及如何提高高校人才素质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研究。但是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对高校人才素质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研究成果学术水平不高;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以及没有研究特色等。  相似文献   

15.
诺贝尔科学奖是世界公认的和最具权威的最高荣誉奖,但是中国大陆的科学家至今还与诺贝尔科学奖无缘.教育与科学关系最为密切,通过研究外国著名大学教育、研究生教育、创新教育、实验教育和家庭教育对诺贝尔科学奖人才产生的重要作用,旨在加强我国人才教育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为中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提供有益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素质、创造性”是21世纪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如何实现创新教育,为我国快速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现实而又迫切的问题。创新人才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情感、创新人格等素质特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策略为:转变观念,营造氛围;改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强化教学与科研、实践的结合;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创新性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60年代,青年画家克劳德只身来到巴黎.同样学画的好友大卫建议他去卢浮宫临摹陈列在那里的大师画作.一天,两人来到卢浮宫,很多画家已在大师画作前临摹,大卫也急忙加入他们的行列.但克劳德参观完大师的画作,便一声不吭地走到窗前,开始眺望远方.3个小时过去了,大卫临摹完一幅作品,见克劳德还站在窗前,就惊讶地问:“你怎么不动笔?”克劳德没吱声,仍旧望着天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大学排行榜”的出现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市场化的必然产物。自1987年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研究所首次尝试大学评价以来,据粗略统计中国已有17个机构发布了20多个版本的“大学排行榜”。有关中国高校综合实力的评价问题,引起了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从《中国高教研究》、《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到许多大学学报,有关大学排行问题的评析类章就不下数十篇。斥责之声,建议之言,至今未绝。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大学教育的“生态化”路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现代教育问题,思考未来教育路向,提升大学教育理念,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课题。“生态化”是21世纪大学教育的基本路向。所谓大学教育的生态化,是指大学教育将按照生态学见识,致力于优化地解决大学教育过程中“本体自然”发展的时代性矛盾和人类与“体外自然”的对抗性矛盾,以形成“整体的动态平衡”的大学教育理念,通过对“本体自然”与“体外自然”的适应和超越,推动世界由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礼记》之《学记》中所言:“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哈佛大学前校长尼尔·鲁德斯丁(Neil.Rudenstine)说:“要保持世界一流的位置并没有什么秘密可言,说来说去,就是聘到最好的师资,招收到最好的学生,有了最优秀的人‘挂帅’,学校本身起点就会高,质量也就提升了。”因此哈佛大学常年向世界招聘大师。可喜的是,现在我国许多名牌大学,甚至一般大学已经开始纷纷仿效哈佛大学的作法,通过《光明时报》、《中国教育报》等向全国甚至向全世界聘请教授。他们已经深刻认识到:教师的教学质量与科研质量乃是大学质量的试金石;在大学中没有比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