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保证我国的铁路重载线路的运输能力对我国铁路交通运输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有关部门需要对铁路重载运输线路列车的开行方案不断进行优化以提升其工作效率。以铁路重载运输线路列车通过能力与问题为出发点,对其方案优化的原则和设计内容做出了研究,并以举例的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阐释。  相似文献   

2.
近期,上海举行的第九届国际重载运输大会介绍,以大秦铁路为代表的中国铁路重载运输技术创新取得重大成就,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目前我国京广、京沪、京哈、陇海等繁忙铁路干线在大量开行时速200~25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列车速度大幅提升、列车密度大幅增加的同时,已经普遍开行5000~6500吨重载货物列车。这种客货共线运行,速度、密度、载重三者并举的运输组织模式,是世界铁路运输的一项重大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客货共线运输组织条件下开行万吨重载列车的可行性,提出了万吨列车的组织形式和开行方案。  相似文献   

4.
高铁列车具有多种服务水平要求,重要车站之间须开行足够多的服务列车数为旅客进行服务;为了更好的培育高铁潜在的客流,稀疏时空区域服务车站的列车间隔须达到规定标准。本文将从高铁列车对车站O-D对和对车站站点的服务水平这两个层次进行分8析,以此来探究列车开行方案对杭福深高铁线路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铁路重载组织方式的分类及适用条件进行了分类论述,并通过普通列车和单元列车货运量及计费周转量的比较,单元式列车对线路单方向输送能力的提高两个方面对开行单元列车的有利性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聂小军 《科技风》2012,(9):267+269
铁路重载运输是在一定的铁路技术装备条件下,扩大列车编组长度,大幅度提高列车重量,采用大功率机车(双机或多机)牵引的重载运输方式.在我国铁路重载运输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从我国铁路重载运输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出发,具体探讨我国铁路重载运输发展的组织策略  相似文献   

7.
刘军  曹云明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0):196-197
结合京包线大同至包头段开行万吨列车的客货运特点和该段铁路线路平纵断面情况,在大包电气化改造工程建成前后,需要远近结合,考虑到现在内燃机车牵引和电气化改造完成后由电力机车牵引,以及在客货混线的情况下开行万吨列车的现实,对运输组织方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运输组织方式的要点。  相似文献   

8.
针对开行万吨重载列车的基础条件和存在的问题,从铁路重载运输的发展到加强技术装备、重载运输系统的影响因素,职工业务培训、运行故障应急处理、列车运行安全措施、抓好季节性安全工作等方面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朔黄铁路两万吨重载列车自2016年开行至今已经达到8000多列,由于线路条件复杂,高坡区段较长曲线半径小,列车操纵难度高,发生紧急制动极易造成严重事故。严重威胁着朔黄铁路的运输生产安全。本文对紧急制动的原因进行探讨分析,提出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朔黄铁路是我国西煤东运的第二条重载铁路通道,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前进提供了重要的支撑。随着朔黄铁路的列车提速和万吨、2万吨重载列车的开行,运量每年以千万吨级递增,车流密度增加,对牵引供电设备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多跑车,少出故障本身就是一个对立体,出现故障后,如何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故障,是摆在当前的一道难题,如果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故障,直接影响到当月运输任务量,甚至影响到煤矿生产,打乱神华集团整个运输次序,影响极坏,后果极其严重,针对朔黄铁路牵引供电跳闸原因查找排除方法进行了分析及探讨。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包线开行2万t重载列车和年煤炭运量将保障大秦线达到4.5亿t的发展目标,分析大包线煤炭来源及去向构成,确定大包线运输组织方案和主要技术标准,对机车连挂方式、技术站作业、牵引质量、到发线有效长进行探讨,并提出技术作业站的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2.
既有线开行动车组,会出现速差较大的客货列车混跑的运输组织模式,对运输通道的能力造成较大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挖掘线路能力的相应措施,并对运行图的编制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保证线路能力能满足多等级列车共线下的运输需求。  相似文献   

13.
李强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2):9+12-9,12
铁路旅客的出行需求是研究铁路客流分配的基础,也是确定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前提和旅客运输组织的基础。本文以客运市场需求为对象,分析客流特征,考虑不同客流需求,通过模糊ISODATA聚类分析方法,提出基于模糊客流分配的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编制方法,该方法对于提高列车的服务水平,吸引客流,增强铁路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长交路条件下车流组织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凡 《科技广场》2010,(4):253-256
车流组织是铁路运输的重要环节之一,它通过确定车流径路、直达列车开行方案,以及车流的改编中转方案,达到合理组织车流的目的.列车编组计划是车流组织的具体体现,合理的列车编组计划方案可以充分地利用车站和区间的通过能力,技术站的改编能力,并合理的对编组站进行分工.当我国铁路采用长交路时,延长了机车牵引区段的距离,一部分区段站起到了中间站的作用.车流在途径支点站时有可能不存在无调作业.因此,机车交路的变化必然要求编组计划作相应的调整.本文主要研究了机车交路的变化对运输组织可能产生的影响,重点分析了长交路条件下列车平均编成辆数、集结车小时消耗、以及车辆无改编通过技术站节省时间的变化.并对长交路条件下的运输产品及编组站集结模式进行了设计,对直接计算法进行了必要的改进,加入了若干修正参数,建立了新的直接计算法模型.  相似文献   

15.
随着铁路运输的需求不断增大,货物运输的任务越来越重,而以前的列车编组已远远不能达到我们现在社会的运输需求。重载开行大大增加试风难度和试风所需要的时间。针对朔黄铁路重载两万吨列车试风的规定、制动力的大小对运行中列车制动力的影响以及神池南站咽喉地带发车效率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重载铁路装车区车流组织优化理论,根据神华铁路装车区现有车流组织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基于最小费用最大流的装车区车流组织模型,同时通过算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得出了在现有条件下装车区的最大装车量,并提出对神华铁路运输制约条件进行改进的意见,为神华重载列车的开行和组合站的合理分工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铁路旅客运输需求形势分析,说明铁路要适应社会需求,要在大力开发新产品、发展使用双层客车、优化车底使用、加大营销力度、加强短途运输,改革列车开行方案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以余姚站至宁波站利用既有萧甬铁路开行城际动车组的可行性研究,工程建成后运营管理模式及保障措施,对项目运营成本、经济效益具有现实意义;利用铁路部门专业化的管理经验,合理配置运输资源、统一运输调度指挥,控制运输安全、管理成本及运营费用,更好的协调市郊列车及国铁客货列车的开行时间,减少人力降低运营成本;利用宁波枢纽既有客运设施,开行都市圈城际列车,节省工程投资,同城市的规划与发展相协调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运输效率,朔黄线规模化开行两万吨列车。朔黄铁路线路比较复杂,一半以上的线路处于高坡地段,因此给运输组织和操纵难度带来的挑战可想而知。本文针对朔黄线线路、操纵难度、操纵规定、操纵办法结合运行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相关操纵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经对哈大高铁沿线经济情况及客流构成的调研与分析,利用本跨线客流数据对其输送方式进行初步研究,得出哈大高铁运输宜采用高中速列车混跑的运输组织模式,中速列车比例设在20%为宜的结论。此外哈大高铁编制开行方案时,应该优先满足本线的客流需要。在本线客流输送中可采用周期性开行,在区段流量大的区段可采用短交路长编组列车。针对跨线客流建议根据列车全程运行时间,若全程时长低于八小时可开行坐席动车组,否则开行卧铺动车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