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本图式是文本意义组织的“潜规则”,为读者理解文本深层意义提供抓手。作为有效阅读的必备知识和前提,文本图式对文本意义具有预测、统整、解释和建构的作用。根据文本图式进行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先备图式,使学生形成自上而下加工文本意义的思维习惯,提高阅读速度,增加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中剖析读者主体空白艺术主要从读者心理图式的空白入手,抓住读者在阅读文本前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与文本中所释放的经验之间所产生的对立统一点。在此基础上,教师以阅读文本为依托,基于学生心理图式的发展特性选择刺激点,直击学生心理图式的空白处,唤醒心理召唤结构,使学生在不断地同化和顺应中实现心理图式的平衡发展。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增加文学积累、提高文学素养、发展学生心理图式的佳所。  相似文献   

3.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受到头脑中的图式的影响。人对新知识新事物的理解依赖于人头脑中原来的图式,需要把未知的事物和已知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图式的解码和编码。实验证明图式理论的运用能大大地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为此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分层次运用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来设计教学环节,通过相互作用模式来构建学生新的图式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图式是存在于人脑中各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其通过与文本信息的相互作用,帮助读者完成阅读理解。通过对6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测试,可以了解形式图式对阅读理解的影响。回忆备忘录的定量及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受试者对有紧密结构图式文本的理解质量和回忆的信息量明显高于结构松散的文本。  相似文献   

5.
阅读理解首先是输入一定的信息,然后在记忆中寻找能够说明这些信息的图式(旧图式),通过同化和顺应,导致个体内部图式——认知结构的变化,达到平衡。据此分析阅读图式形成的心理机制:语文阅读是通过同化,不断补充修正语感图式的过程;是通过顺应、改造、重组语感图式的过程。根据图式理论的心理机制去探求文本中的人物形象、人物情感以及一种场景、情景,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6.
在EFL阅读中图式干扰会造成理解困难或失败。本文基于对图式干扰相关实证研究的综述,通过对深圳大学英语专业二年级19名学生阅读测试结果的分析,主要从读者和文本两方面探讨产生图式干扰的原因。研究表明,读者过于依赖语言层面的解码、过于依赖图式会对理解产生负面干扰;文本的语境和文本透明度缺失都会对信息加工造成很大困难。最后本文从文本解码技能、跨文化意识、读者和阅读材料四个方面提出避免或减少图式干扰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英语学习与认知记忆是紧密联系的,而在英语阅读中,图式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但本文的研究重点不在读者,而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学生与阅读文本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教师可以根据图式认知原理,对学生输入有关文本的内容图式以及形式图式的知识,并同时介绍两种图式的基本知识,以减轻学生的阅读记忆负担,提高阅读记忆效果。  相似文献   

8.
过去阅读理解一直被认为是一个被动的、单向的信息接受活动,读者只需对阅读材料进行语言解码即可达到理解。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阅读效果的提高。现代图式理论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与研究表明,阅读理解是文本信息与读者已有的图式背景知识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本文拟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具体做法,帮助学生在外语阅读课堂上,构建和激活背景知识图式,以期促进外语阅读理解与教学。  相似文献   

9.
图式是输入并储存在人们头脑中所有对世界的一般知识.决定学习者阅读能力的主要是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三种.根据图式理论,阅读理解是输入的文本信息与读者头脑中的相关知识相互作用的结果.本论文通过对图式、图式的类型及其功能和作用,以及阅读理解模式的分析说明,阐述了图式在英语阅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强调了图式构建以及激活图式对阅读理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图式(schema)在英文中原意为“图解”、“概略”之意,最初是康德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20世纪初,心理学家们把它引入了心理学的研究并成为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德国认知心理学家巴特利特指出,图式是个体已有的知识结构,这个知识结构对于个体认识新事物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认知过程中,个体只有把新事物与已有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才会理解它,因此,图式又被称为认知框架。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图式理论也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阅读、理解等心理过程的研究。现代认知心理学家鲁默哈特把图式称为认知的建筑材料(或…  相似文献   

11.
图式理论认为,阅读理解的实质是读者的相关背景知识与文本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应考虑读者的背景知识和阅读文本这两个方面的因素,让学生体验其大脑中的图式在阅读过程中如何指导他们理解文章,据此论述阅读教学的读前、读中、读后各阶段的活动。  相似文献   

12.
单篇纵向“导图式”理解性阅读,能够通过“导图式”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插图“导图式”表达性阅读,在结合插图阅读中,利用“导图式”进行情境式体会与表达;多篇“导图式”比较性阅读,便于厘清单元学习内容,体现大单元设计思路;实践“导图式”体验性阅读,则是运用大单元阅读实现阅读的延伸与体验,并在现实交流与表达中,优化阅读任务,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读者结合头脑中固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外界输入的文本信息进行解码和处理的动态交互过程。近年来,由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姆哈特(D.E.Rumelhart)提出的“图式理论”(theschematheorymodel)已被广泛地运用到阅读教学中。图式理论认为:图式即是人们大脑中的背景知识。学习就是外界信息输入大脑,激活大脑中已存在的认知框架(即心理图式的启动),然后,接受者积极、主动地对信息进行解码、加工的过程。如果心理图式与外界信息一致,就可以加速学习者理解信息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感悟是一种复杂的心智和情感活动,也是一种心理能力。阅读感悟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感悟是学生个性化的心理体验,教学中应坚持三个“为主”在阅读教学中坚持三个“为主”即以学生为主,以读为主,以自学为主,这是语文界广泛的共识。以学生为主,旨在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以读为主,反映了阅读教学中的基本规律;以自学为主…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读者对文本进行意义建构的复杂心理活动,为教育提供了厚重的智慧源点,其理想境界在于意义图式累积与生命重构。意义图式作为人类文化发展进程中重复出现的典型意义结构,是人类优秀文化基因的重要体现,意义建构旨在将外在的意义图式转化为内在的心灵图式,以实现意义图式的累积。累积意义图式可赋能读者的高质量阅读,使读者在文化涵养中超越自然生命建构价值生命,实现从“功利境界”到“道德境界”再至“天地境界”的生命价值演进,从根本上形塑阅读的理想境界。这既是构建中国自主阅读体系、推动“阅读学”学科建设的理论自觉,又是破解新时代碎片化阅读困境的实践诉求。  相似文献   

16.
图式理论认为,人们在理解新事物时,需要将新事物与背景知识联系起来,人们对新事物的理解和解释取决于头脑中已存在的图式,读者对语篇的理解是他们的语言知识和图式相互作用的结果。图式能促进读者的认知能力,也能影响读者的理解。不同的图式模式对语篇有不同的理解,读者能通过阅读扩大和修正已有的图式模式。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感悟是一种复杂的心智和情感活动,也是一种心理能力。阅读感悟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途径。阅读感悟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和体验,所依赖的只有学生自己积极的语文实践。  相似文献   

18.
一切理解都是以前理解为基础的,这是现代哲学解释学中被公认的命题。它告诉我们:每一个读者对文本的理解都受文本及读者的制约,受读者原有图式的制约,任何理解都不是从空白开始的。要促成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继而与文本进行对话,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原有图式,以适切的情景、开放的问题让学生一下子与文本建立起意义联系,产生阅读的张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告诉我们,要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走进文本,吸收文本精华,丰富精神世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读”和“悟”这两条主线,将阅读教学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生活体验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真正融及心灵。  相似文献   

20.
从语言阅读理解的角度上说,阅读离不开感悟,也不能没有思维。一方面.汉语言重“意合”的特点决定了语文阅读应十分强调“披文入情”、“体情悟道”,要下功夫去感悟语言,做到“心领神会”。同时,现代阅读教学强调阅读主体与阅读文本的相互作用.阅读个体的原有经验、心理图式、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文化积淀将对阅读理解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