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新图册以历史地图为主,采用古今对照的形式,集中反映教科书要求掌握的历史地理知识、历史人物、地域风情、历史文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地图、图片、照片,力求更加形象地表现历史。新图册体现了现代教育“创新性、开放性、人文性”等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历史地图的认识、理解、运用时要注重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对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育;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历史地图引领学生感受祖国大地沧海桑田的变化与中华文明兴衰枯荣的演进历程。  相似文献   

2.
一、确立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体,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历史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我们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学习历史.在体验中“学会学习历史”,这就是能力的培养过程和人文素质的提高过程。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倡导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要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举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从新课改的角度重新审视了以前的教学行为,最终给自己在新课改中的历史教学做了一个定位,即让历史“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4.
学习历史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认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原因和规律,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习历史课程,可以培育学生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世界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改革创新精神,使学生更好地迎接未来社会生活的挑战。历史课程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知识的过去性、广泛性,给学生的历史学习带来了困难,但在历史教学中可以运用直观教具来加以克服,又由于历史知识的具体性特点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直观教具提供了可能。在历史教学中使用直观教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多年的历史教学中,笔者认为教师必须明确一个观点: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关系到尊重教学对象,遵循教学规律问题,对此从大处着眼,一以贯之。从前我都是采用讲故事,讲历史故事来吸引学生学习历史,但是学生对历史课信心百倍,学习热情也高,但结果却是今天注意了、记住了,明天又给忘了。所以我给学生以学习历史订出了章程,一是从年代时间记忆;二是从事件发生记忆;三是重大的事例记忆;四是从发展先进性和发展趋势记忆。[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历史教学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也是树立学生正确、健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多媒体的应用为学生提供具体、丰富、直观的历史材料,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历史教学不断探究的重要课题。就历史学科而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是让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去探究和发现学习历史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观点,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就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行探讨。一、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历史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扩散性和批判性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突破陈规,在课本观点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刻更全面的探究。打破学生那种已经习惯了的、只能是接受课本惟一结论的历…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历史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并试图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实现其对健康、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向往。  相似文献   

10.
英国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和分析了英国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功能、特点和方法,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的本质,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和思维能力,值得我们加以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阅读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历史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基本能力。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落实,历史阅读教学对增强人文意识,促进学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提高学生在历史学科学习中的阅读能力尤为重要,基于此,文章从历史阅读教学角度着手,阐述了培养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探讨了历史课程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以及对提升历史学科教学效果的重要意义,供教育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要强化历史教学,必须有开拓和创新意识,并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一、采用开场白直入主题,使学生仿佛介入了历史事件,增强爱国热情和民族感能否在一上课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很快地进入渴求知识的兴奋状态,对上好这节课至关重要。精心设计导语,借助于形象逼真的彩绘图片,直接阐述历史事件,可满足学生喜新、求变、好奇的心理需求。如在讲“戊戌变法”一课时,我结合教材内容,依照当时的《时局图》(特制、放大各种动物图像)做了这样的描述:“在中国及四邻的地图上,一头大熊践踏着我北部领土。这是沙…  相似文献   

13.
多媒体历史演示教学可以通过展示文物图、文献资料、历史地图、历史现象的模拟动画以及历史纪录片等多种信息,把不可再现的历史现象,重新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精心创设出历史情境,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热情,而且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棘手的事物简单化、平板的形象立体丰满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的运用是历史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和趋势。但在教学意见反馈中,有42%的学生并不喜欢,其中有一部分是勤奋好学的学生。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刘延荣 《甘肃教育》2006,(1B):36-36
在长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我越来越感到高一年级学生在初中三年历史学习的基础上。对高中历史基础性知识容易掌握。但限于初中教材的内容和学生自身的理解、接受能力,学生的历史理论知识严重缺乏。这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教材内容虽然记住了,但却不能融会贯通,无法提高其对历史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也得不到运用和强化。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必要的理论教学。定会大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因为,理论概念是从诸种客体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反映客体的共同本质属性和普遍规律,学生一旦掌握,就会形成理论化的思维品质,就会高屋建瓴地纵观历史沧桑。  相似文献   

15.
历史学科在很多学生的眼中是一门记忆的学科,而不是一门思维的学科,很大的原因就是在历史科的学生评价当中,很多所谓考察历史思维能力的问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已经掌握了,学生往往依靠记忆能力就能获得高分,而学生评价中能够对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形成挑战的“真”问题不多,在这种缺少“真”问题的评价导向下,学生发展历史思维能力的积极性受到遏制,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也受到影响。因此,在考试中编制能够挑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真”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构思:新课标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许多老师采用“历史活动课”的教学形式,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去参观各种纪念馆、博物馆、历史遗迹等,让真实的历史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既学习了历史知识,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真可谓一举多得。但问题是并不是每个学校都具备这样的条件,于是我就想,何不设计一个虚拟的展览馆,让学生“身入历史”,在亲身感受历史的过程中,学习历史。基于这种想法,我把整堂课设计为带领学生参加“郑和下西洋”展览馆的形式,非常新颖。具体有四个展厅,如图。  相似文献   

17.
美育不仅体现在音乐、美术教学中,也贯穿于其他的学科教学中。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是历史教学中美育目的和任务之一。在历史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审美观的培养,这对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心智,提高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显著的作用。美育同历史教学是互为渗透,相辅相成的。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展示历史长河的画卷,理清错综复杂的历史关系,体现浓郁的时代气息,溶知识传授、思想教育、美育为一体,大致要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田汉兴 《黄冈师专学报》1997,17(1):140-141,156
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和根本目的是:传授历史文化知识,帮助学生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欲达此目的,非抽象的说教所能济事,必须将它建立在直观具体、生动可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的历史文化情况的基础上。因此,教师讲历史,学生说历史,二者对我们的历史教学都很重要。在历史教学中,不光要老师讲得好,还要学生讲得好,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一、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客家历史文化,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推动力,要想使学生学好历史,必须先让他们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其中引入当地的历史文化进行教学,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方法。因为学生对自己家乡的土地、人物非常熟悉,说起家乡的人和事,喜爱之情油然而生,自然会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曾做过多次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高职学生历史意识淡薄、历史责任感缺失的现象,利用历史教学资源,结合学生实际,提出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意识,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