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首先对客家武术的源流进行探讨,客家先民在五次的历史迁移过程中形成客家族群聚落,在保留北方中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迁移途中及客居地的优秀文化思想和土著文化。其次对客家武术的历史演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从客家迁徙中社会环境、地域环境、文化环境的变迁探析客家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客家历史上5次大迁徙都伴随社会环境的改变,政变、战乱等动荡的时局是客家武术流派形成的主要因素.客家从地势阔远的平原迁至崇山峻岭的"盗乱之地",加之生存资源匮乏导致的纷争也是客家武术流派形成的重要原因.客家文化融中原民族文化和异域文化于一体,对客家武术流派形成也有一定影响.客家武术承载着客家文化与精神,研究其发展轨迹,可使我们更了解中华武术文化的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3.
江西客家民俗体育历史源流及其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客家主要聚居于赣闽浙三角地区,该地区地大山深,具有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族性、宗教等社会因素构成了其特有的社会文化,其中与风俗有关的物质和精神成分构成了江西客家民俗体育文化.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即传承了中原汉族传统文化;由于客家人到处迁徙,吸收了各地的民风民俗,因此多元共生形成了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复杂性、多样性,其中赣南原住民对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影响也是其中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客家武术又是客家文化的一朵奇葩.阐述了客家文化对客家民间武术的产生、传播、发展的影响,为闽西客家地区民间武术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梅州地区客家体育文化的变迁从历史渊源,现实状况,未来发展趋势三方面进行探讨,指出了客家体育文化在变迁中的面临的现实问题,有针对地提出成立实体和虚拟博物馆,加强客家宗族联盟建设,客家体育进课堂,成立世界客家体育分会等建议以实现客家体育文化传承的延续性,利于构建客家体育文化传承机制。  相似文献   

6.
焦峪平 《精武》2013,(19):87-88
客家是在历史迁移中形成的独特的汉族民系,粤东地区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客家民间体育植根于客家传统习俗文化,蕴含着浓厚的客家体育文化内涵,本文通过查阅大量关于客家体育研究的文献资料,并进行收集和整理,对客家体育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为后期客家体育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田野考察法,从体育人类学、文化学及社会学的角度对客家武术文化的形成进行了探讨,认为客家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及文化传统,武术与舞狮、宗教信仰等民俗文艺的结合,使客家武术载体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并形成了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客家武术自身特色。  相似文献   

8.
客家是在历史迁移中形成的独特的汉族民系,粤东地区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客家武术作为客家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承和发展中出现了流失迹象.探析粤东客家体育文化流失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使客家武术文化得到保护,使其能更好的普及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吕海 《体育世界》2009,(12):72-73
通过对客家武术拳法种类的研究,以及客家文化的传承内涵的联系,探究赣南客家人习武风尚的现象和原因。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它的影响方方面面,包括客家特色之一——客家武术,然而,赣南的客家武术又有其独特之处,即赣南客家人内外兼修,所以民阀多练习“不用猛力,弱人文士,皆可学习”的武术拳法。赣南客家武术的闪光点是:练武习俗一直传承至今,在青少年中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1.客家体育的特征(1)客家体育的继承性和广播性客家体育的继承性是指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纵向的流传和发展,一代接一代的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客家先民源源不断向南迁移是从秦汉开始的,经过唐、宋末年,后至明、清时期。客家民系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其迁徙的地域范围之大,发展之快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等,在体育审美方略下通过表象美、韵律美、精神美三方面论述赣南客家灯彩民俗体育表演的审美特征及审美特征之下的赣南客家民俗审美文化,以期为更好地发展、传承赣南客家灯彩民俗体育表演文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许晓容 《体育与科学》2012,(5):27-29,40
本文运用体育人类学的调查分析方法,通过对客家地区舞火龙民俗体育活动的描述和分析,认为客家民俗体育活动真实地反映了客家族群的文化特征与审美特征。客家民俗体育活动所表现的健身功能、社会功能、娱乐功能、象征功能对于我们今天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创新学校体育教育新思维、推广阳光体育运动等在思想观念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中华文化大环境下孕育的中原武术,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特点。文章以河南武术为研究对象,以区域文化为视角,从文化空间特征及其联系的角度对中原武术文化形态进行系统研究,认为中原武术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原地域的特定地理环境、政治和经济的影响以及社会习武风尚的作用密切相关:中原武术文化的主体性、兼容性、辐射性和创新性构成了中原武术文化最为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新形势下的河南武术文化,以新的产业形式为中原的崛起代表的客体文化呈现出多元性的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14.
武术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鲜明特色.笔者从中原武术文化的发展轨迹、中原武术文化的神奇魅力、中原武术文化的精神特征、中原武术文化发展建议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原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15.
武术文化是中原文化的一大鲜明特色,少林拳和太极拳又是中原武术文化的特色拳种,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少林拳和太极拳的文化渊源两个方面对中原传统武术文化的发生、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旨在弘扬和传承中华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16.
1.客家武术价值形成 客家武术历史悠久,据资料记载,客家人是自五胡乱华以来从中原迁移南下的移民,外来为客,故当地人称之为客家人,客家人在逃难的过程中,为了活命,生存,与当地人斗,与猛兽斗,与土匪斗。在流动不定的岁月里,在兵荒马乱的亡命生涯中,只要发现哪一种中华武术有实用价值,便吸收过来,加以熟习。如此日积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西赣南地区客家火龙节民俗活动的民问文化背景、起源、其活动主要表现形式及特征进行了考察分析,认为江西客家火龙民俗活动与其民系的迁徙和生存紧密联系,活动得到了很好的保存,继而提出了对江西客家火龙节活动保存和传承文化的观点,供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18.
发展至今,武术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发展武术文化最重要的是进行品牌构建,"中原经济区"为武术文化品牌构建迎来了新的契机。河南武术文化资源丰富,文章通过研究河南、山西、湖北、安徽、山东等地市"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武术文化品牌构建现状、存在问题、解决策略等内容。为中原经济区武术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提升中原经济区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以带动"十二五"期间中原经济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9.
闽西客家地区龙狮运动是客家武术的精华,受外来文化的冲击等因素的制约,龙狮运动的发展进入到了瓶颈阶段。文章通过研究应结合龙狮运动自身价值及闽西客家地区的自然、人文资源优势,以自然旅游为依托、以民俗活动为载体、以龙狮运动进高校为契机,加强龙狮运动与客家民俗活动、闽西文化旅游建设及教育的结合度,从而促进龙狮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凝聚力,文化是竞争力,文化是软实力。中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主流。加强中原传统文化的研究,不仅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凝聚包括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中华儿女,为振兴中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做贡献,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同时由于中原文化立足于河南,繁荣在河南,并由此传播到全国各地和海外,影响历史发展数千年,因此通过将河南体育旅游与中原文化融合,借中原文化的博大与影响力打造河南体育旅游的强大品牌,对于河南省体育旅游的产业化发展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文综合运用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从挖掘中原文化的市场价值角度,探讨了河南体育旅游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