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翻译既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与文化密切相关。文化空缺是文化内涵词翻译的主要障碍。本文认为,汉英翻译中文化空缺现象的处理应本着文化平等的态度,适应文化交流的客观要求,尽量运用异化译法,将文化空缺词译成"中国英语"。  相似文献   

2.
由于人类各民族文化个性的广泛存在,导致了反映人类文化的语言存在着巨大的文化空缺,这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设置了很大的障碍。而文化空缺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主要体现在词汇的空缺上,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对词汇空缺的处理是否得当成为关键。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更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翻译涉及两种语言,受到文化的影响。包括社会文化、宗教文化、文化空缺等。两种语言在词的搭配上的不同,也为翻译过程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深入了解语言背后的特定文化是翻译活动结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一个民族的文化独特性在其他民族文化中经常体现为空白。词汇空缺是这种空白的表现之一。词汇空缺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价值观念的差异、宗教信仰的差异、风俗习惯的差异、地理环境的差异以及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分析词汇空缺现象产生的原因,在翻译过程中可以灵活处理词汇空缺问题,对中西方文化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广义的外宣翻译涵盖了政府文件、旅游资料、企业宣传资料等各个领域中的翻译活动。文化空缺的概念于20世纪50年代被首次提出,此后便有许多学者开始研究这一现象。本文从外宣资料的翻译出发,对外宣翻译中的文化空缺现象进行分类整理并分析造成文化空缺现象的原因。重点探讨目前外宣翻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在翻译中对文化空缺进行重构。希望本论文的研究可以对跨文化交际及外宣翻译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文化负载信息是指包含浓厚民族文化特征的词汇、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具有其特定的内涵意义和极强的语境依赖性,文化负载信息也是造成词义空缺的主要原因。如果将其与一般语言单位采用同样的翻译策略进行处理,貌似便捷,实则无益于文化交流。该文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出发,主张应综合文化优势,结合文本功能,充分估计受众接受能力,兼顾作者目的等因素,从而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以期很好地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一个国家文化中的基本组成,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需要使用语言进行沟通,而口译、互译等翻译工作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文化存在差异,在语言口译互译的过程中,会出现词汇空缺的情况,这就需要采取有效的翻译策略予以弥补,进而保证沟通的顺畅。  相似文献   

8.
文化负载信息是指包含浓厚民族文化特征的词汇、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具有其特定的内涵意义和极强的语境依赖性,文化负载信息也是造成词义空缺的主要原因。如果将其与一般语言单位采用同样的翻译策略进行处理,貌似便捷,实则无益于文化交流。该文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出发,主张应综合文化优势,结合文本功能,充分估计受众接受能力,兼顾作者目的等因素,从而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以期很好地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这种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导致了文化空缺现象的产生。文化空缺现象使得翻译的难度变大,降低了翻译的准确性,文化空缺现象成为了翻译过程中的重大障碍。论文针对文化空缺在翻译中的表现与解决方式展开分析,解释了翻译中文化空缺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文化空缺的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10.
文化空缺是指一种语言所负载的文化信息在另一种语言中没有对应部分,是跨文化交际中的最大难题和障碍,因此,弥补"文化空缺"是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本文以《京剧:东方艺术璀璨的明珠》翻译实践为例,分析翻译过程中遇到的文化空缺现象以及采取的翻译补偿策略,从而使京剧文化的外译更好地达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文化缺省是文学文本中的常见现象。在翻译这样的跨文化交流活动中,由于文化差异,原文文化缺省的存在给译者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本文在提出文化缺省文本的翻译原则的基础上,对常见的翻译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吴秀群 《海外英语》2012,(4):161-163
文化缺省指的是同一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中对双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旅游与文化紧密相连,很多旅游文本都负载着浓厚的中国文化气息,而这部分文化信息往往作为中国人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而省略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文化缺省的存在是妨碍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一大障碍。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对这部分缺省文化进行补偿,以达到语篇的连贯,从而最终实现跨文化交际,对译者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文章针对旅游文本的文化缺省现象提出了六大文化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翻译既是语言转换,又是文化交流;在跨语言、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文化缺省"在所难免。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探讨"文化缺省"一方面给翻译带来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又为翻译补偿的提供了可能。本文从语言补偿、文化补偿和交际补偿"三维"角度探讨了公示语的翻译,希望以此抛砖引玉,产生更好的译文。  相似文献   

14.
关联理论框架下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而原文文化缺省问题干扰了跨文化信息传递。文化缺省不仅是两种语言、相关文化表面所呈现的差异,更是一个涉及认知心理和连贯推理的问题。本文以《阿Q正传》的两个英译本为例,从关联理论的研究角度对翻译中文化缺省现象及连贯重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交际中的文化缺省是指在同一文化机制里交际双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文学作品中的文化缺省是指作者向读者交流时对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由于文化缺省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而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不同,文化铁省很可能在跨文化语篇交际中导致误读或理解障碍。这就需要译者发挥其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在译语中采取必要的连贯策略,使读者对语篇作出正确解读。  相似文献   

16.
翻译是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时常涉及的一个中介环节。本文在英汉互译中 ,引入跨文化交流意识 ,旨在立足于传统翻译学对翻译的认识上 ,从跨文化角度深化翻译的内涵 ,并通过分析翻译实践与某些文化因素之间的关联 ,突现出翻译中易出现的文化方面的问题 ,进一步探讨了翻译中应持的文化态度以及翻译者应具备的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7.
吴菽蓉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0):111-112,132
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体现了对翻译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促进了研究领域对跨文化翻译中译者角色的再思考。忠实与叛逆、归化与异化、缺省与补偿是跨文化翻译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译者在处理原文化与异文化中应考量的三个主要关系。促进各文化之间平等交流、和谐共生是新时期译者应承担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英语翻译也成为日益重要的文化传播形式。在英语翻译过程中,除了要注重语言翻译的准确性和语法结构的合理性,更需要注重语言翻译的文化传播功能。从英语翻译的特点入手,具体分析英语翻译实践中的文化欠缺和文化构建,探索英语翻译中的文化传播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关联理论和关联理论翻译观的主要观点,阐述了文化缺省及其产生的原因,认为关联理论可以为小说中文化缺省的翻译提供较强的解释力。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比较了《红楼梦》两译本在文化缺省方面的翻译,认为虽然译者的翻译方法不同,但都遵循了最佳关联原则,都是成功的翻译。  相似文献   

20.
文化缺省是诗歌翻译中常见的问题。诗歌翻译的特点决定了在译文中对文化缺省进行补偿的重要性。关联理论提供了一种处理文化缺省问题的途径,即:翻译应该遵循最佳关联原则。直接翻译是由Gutt提出的如何有效地传达原文信息的一种翻译理念。通过找出原文中的语义、句法和语音交际线索,译者可以在遵循最佳关联原则的基础上对原文中的文化缺省进行补偿,从而最大限度地保留诗歌原文本的特征,解决诗歌原文中文化缺省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