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越是卑贱,越是嚣张",这是我几年前在一篇文章中写的一个句子;今天,我想在这个句子后面再补充上这样一个句子:"越是高贵,越是谦恕。"2.当一个人立志将自己变成赚钱工具的时候,就等于主动典当了自己的灵魂、阉割了自己的生命。彩虹、流星、涛声、鸟语,这些他都可以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他沦为了金钱的奴隶,一辈子给金钱打工。他的生命因此变得干瘪丑陋。他成了上帝的一个败笔。3.任何一种人生,都可能被平庸、无聊侵蚀,而"癖",  相似文献   

2.
心理案例:这一天,我接待了一位职场的中年女士。落座后,她便诉说自己的困惑:我们单位里前些日子进来一批新人。我们三个人的一个班组里,就有两个是新来的同事,年龄都比我小。我很想努力与她们搞好关系,就很主动的表示热情,甚至有时候简直是讨好。可越是这样对她们,她们好像越是躲着我,弄得我心里非常难受。到现在自己也想不明白,她们为什么对我这样?”  相似文献   

3.
清秋瘦水     
正秋天的水,说瘦就瘦了,河中的丝草浮现出来了,墨绿墨绿的一片,丝丝连连,纤毫毕现。我仿佛看到童年井水中的景象,那般清澈,那样悠长。瘦水边,人感觉也瘦了。远处有两个黑点,慢慢地出现在我的眼前:一个是斯斯文文的父亲,一个是矮矮小小的孩子。父亲张网,一张网,仿佛想网住一个世界。他越是弓身用力,撒出去的网越是到不了他想要的位置,网不住他想网的东西,好几次都被丝草  相似文献   

4.
纸条一:我不在场,我也心慌 我是一个在广州上学的六年级女生,虽然远离地震重灾区,但这几天我的脑海里一直有一个镜头,那是一片瓦砾中裸露的遇难者的手臂.这个镜头成了我挥之不去的阴影,我不愿多想,可越是不想,这个镜头越是频繁地出现.这些天我一直关注同胞的命运,不曾放过一天的报纸、电视报道,看到如此惨烈的灾民,我的心纠结着、撕裂着,我的眼泪一直流个不停,眼睛都哭肿了,晚上也常常失眠,甚至有时还伴有噩梦.  相似文献   

5.
妈妈端来了两个大苹果,乐乐和妹妹一人分一个。乐乐很快就把自己的那个苹果吃了下去,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妹妹一口口地吃。他想,要是世界上没有妹妹,那该多好,两个苹果就全归我一个人吃了。 爸爸带乐乐去游乐园,乐乐特别想玩荡秋千,可两个秋千都有小朋友在玩。乐乐想:要是世界上没有那两个小朋友,不,如果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那该多好呀!我可以一个人吃,一个人玩……  相似文献   

6.
若梅 《今日中学生》2007,(35):33-34
李海源是初二男生,一直以来他都有块心病——当他特别担心一件事时,就特害怕它发生。可越是害怕它发生,他就越是要想,那种想的感觉就像它真的已经发生了。一想到自己的心病,李海源就有一种要崩溃的感觉。大家可能会奇怪,一个初二男生能有什么难处,让自己生出这样的心病呢?  相似文献   

7.
鲁迅在他的杂文《死》中这样写道:“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一个都不宽恕。”“一个都不宽恕”,表明了他热烈的爱憎,分明的是非;“一个都不宽恕”,更不意味着鲁迅以一贯正确者自居——鲁迅无情面地解剖别人,更加无情面地解剖自己,这也是他勇于正视自己弱点和局限的一个明证。  相似文献   

8.
酒吧歌手     
张杰 《高中生》2013,(31):13
我们寝室有一个人挺能干,每天只见他忙东忙西,有时很长时间都不见他的人影。他属于大学生勤工俭学比较早的一批人,是那种永远把自己当成一个"业务经理"的人。我当时还是有点佩服他的。因为家里情况不好,我也想着能不能找个什么事情做,挣点零用。他也知道我家里的情况,知道我需要钱,就帮我想办法。"业务经理"想了一会儿说:"你可以去酒吧当歌手啊。现在的酒吧歌手一晚上七八十块,挣得多的一百多块。你想啊,十天就是一千多块,一个月该有多少啊!"一连串的数字在我的脑海里萦绕不绝,我手舞足蹈地计算着这些数字,那该是多么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个在广州上学的六年级女生,虽然远离地震重灾区,但这几天我的脑海里一直有一个镜头,那是一片瓦砾中裸露的遇难者的手臂。这个镜头成了我挥之不去的阴影,我不愿多想,可越是不想,这个镜头越是频繁地出现。这些天我一直关注同胞的命运,不曾放过一天的报纸、电视报道,看到如此惨烈的灾民,我的心纠结着、撕裂着,我的眼泪一直流个不停,眼睛都哭肿了,晚上也常常失眠,  相似文献   

10.
那些天,我一直都在想怎样赚钱.绞尽脑汁,我想到一个绝妙的计策——动员朋友们去发传单. 这绝对是个好主意.发出去的是传单,赚回来的可是钞票.想到这里,我心里简直乐开了花. 可是我们似乎把一切都想得太简单了. 我们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去找传单发,这个城市忽然间变得那么陌生.我们按小组分头行动,可似乎这样也不行——因为我和朔朔都碰了好几鼻子灰,对进店要传单产生了强烈的恐惧.接连被十几家店拒绝,本来趾高气扬的我们灰心了.我们越是垂头丧气,太阳越是热情,火辣辣地嘲笑我们.  相似文献   

11.
玫瑰心事     
依依姐姐: 你好! 有件事困扰了我一年多,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认识他4年了,和他成为好朋友也有3年了。他是优秀的男生,得到很多女生的青睐。因为我们天天在一起,变得越来越默契,我也成为那些女生的眼中钉。开始我故意气气那些女生,越是有喜欢他的女生在一旁,我越是和他近距离接触,他也笑盈盈地对我。那时的我,和他在一起是那么自在、开心。我可以无所顾忌地告诉他我的心事,包括我喜欢谁。他在我面前也没有半点虚伪,展现了一个完全  相似文献   

12.
一 我的同桌是一个帅气的小伙,名字与他本人很配,叫子俊.他大大的眼睛透着灵性,高高的个子很适合打篮球,班里的男生女生们都对他青睐有加. 然而,他自小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窘迫的家境与父亲的“放养”让他对学习产生了厌恶,他想早日脱离学校走进社会,换一种方式生活. 很多时候他都是心事重重的,脸上愁云密布.无心学习的他,思绪经常游走在课堂外.时不时地,他便在我耳边唠叨,他初三就不上了,要出去打工. 可能是被他消极的情绪影响,加之最近成绩不理想,我也跟着变得有些消沉.明明很多自己会做的作业,却想偷懒,下意识地想要去抄袭.很快,自己那把学习的“刀子”越来越钝.并且在最近一次班委改选会上,当了一年多班长的我竟落选了,可悲的是,失落之余我并不为此感到特别伤心.  相似文献   

13.
同桌冤家     
四年级时,我和李子麟成了超级冤家,每次见面就是一次火山爆发式的争吵。可是越是冤家,越是有缘,这不,我和他成了同桌。这个小娃娃,个子不过比我高一点点,就觉得自己仿佛是青藏高原,简直是个地地道道  相似文献   

14.
笑翻天     
你能嫁给我吗 一个单身的老太太和一位老先生认识五年了,老先生终于决定向老太太求婚.老太太痛快地答应:"可以嫁给你."可老头第二天早上一觉醒来,忘记了她回答的是什么!他左想右想,想了一个半小时也没想起来,只好给老太太打了一个电话.他尴尬地承认自己忘了她是否同意嫁给他."哦,"老太太说,"很高兴你来电话,我是记得好像跟谁说过'可以嫁给你',可忘了是跟谁说的!"  相似文献   

15.
舒心空间     
舒心姐姐: 我在小学的时候成绩很好,进了初中不知道怎么的成绩开始下降。我很焦急,心理压力也很大。于是我给自己布置了任务,就是每天回家做完作业要把所有知识点都想通。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智力在减退,我发觉想不通的地方越采越多,心里失望极了,越想不通我就越是拼命想。近一段时间,我开始想一些怪问题,如1 1=2为什么不等于3呢?越是想就越想不通,于是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我很紧张,坚决抵抗这种想  相似文献   

16.
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却只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回家后他问道:"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  相似文献   

17.
有个一年级的孩子一直被一个问题困扰着: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就考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却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回家后他问妈妈:"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考不过他?我是不是太笨了?"  相似文献   

18.
<正>那一天是我老妈人生当中的重要一天,那一天亦是两个家庭重组成一个家庭的日子。在外人看来,拥有一个完整的家是件好事,可是对于从小缺失父爱的我而言,这并非一件乐事。坦白地说,我根本不希望自己家中多一个人,况且我还要管那个人叫爸爸,我怎能叫得出口?那个男人是我母校的老师,我与他曾见过几次,但印象并不深刻。他住进我家时,我每天都不给他好脸色,想将他气走。在我眼里,他是个陌生人,尽管在法律上,他享有"爸爸"这一神圣身份。可是,我冷言冷语、横眉怒目都没有对他起到作用。他每天都变着法子做各种好吃的,想收买我这个"贪吃鬼"的  相似文献   

19.
再次看到他时,他的脸上多了一些疲惫,也多了一些沉稳和自信。他是我一个外地朋友的孩子。大学毕业后,考取了社工岗位。去社区报到之前,第一次见到了他,一个有点腼腆内敛的男孩。我问他怎么想起来考社工,他说工作难找,自己也想从最基层锻炼锻炼。转眼,他在社区工作已经快一年了。虽然我们同在一个城市,见面的机会却并不多。直到他父亲来看望他,我们才重聚。他身上的变化很大。这让我对他  相似文献   

20.
我家孩子叫陈佳迅,女孩,今年五年级,是个小书虫,也喜欢写作文.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家长,不是专门搞教育的,今天说说我是怎么引导孩子写作的,希望对大家有借鉴意义. 要想写好作文,离不开四个字:多读多写.佳迅写作是从一年级开始的,那时都是孩子口述我记录.我之所以从一年级就开始让孩子接触写作,是因为我想“先入为主”,赶在孩子接受学校的应试作文教育之前,让孩子试试自由的创作.我想,一个孩子如果一开始接触作文就被要求开头怎样、结尾怎样,会被框住,那他可能就写不出自己真正想写的东西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