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感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时持肯定态度或否定态度的心理体验,如喜悦、愤怒、悲伤等。情感依赖于认识,客观事物只有被人们认识的时候才能引起人的情感。对事物的不同认识会激起人们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感体验,而带着不同的情感去看待事物,又会影响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上述情况的生动写照。情感这一心理因素,在学习语言,培养读、写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尤其在阅读教学中作用更为显著。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在领会作品所描述对象的情态的基础上进行联想,通过分析综合,进行再造想象,从而加深对作品含义的理…  相似文献   

2.
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对事物采取各种各样的态度,或欢迎、赞赏,或拒绝、反对。无论采取什么态度,总是被发生态度者本人所体验:如果对事物采取欢迎、赞赏的态度,就会感到满意、高兴、愉快;如果对事物采取拒绝、反对的态度,就会感到不满、厌恶、愤怒等。情感,就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与自己的需要是否相适应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情感是受人对事物的认识所制约的,情感的性质决定于人对事物的判断和评价。一个事物,如果判断它是与自  相似文献   

3.
所谓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与自己的需要是否相适应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情感是受人对事物的认识所制约,情感的性质是决定于人对事物的判断和评价。能引起我们强烈情感体验的事物,常常会促使人对这件事物进行孜孜不倦的钻研、思考、体会、追求和掌握。伟大的科学家哥白尼就说过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在认识事物时,总是抱有一定的态度,进行一定的评价,并产生一定的内在体验。这种内在的喜、怒、哀、乐的体验,就是情感。人的情感是一个很广泛的领域,包括情绪、审美感情、道德情操、对真理的热爱等等。学校管理,是对人的管理,管理过程也就是人对事物的认识过程。因此,情感因素在学校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所谓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与自己的需要是否相适应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情感是受人对事物的认识所制约,情感的性质是决定于人对事物的判断和评价.能引起我们强烈情感体验的事物,常常会促使人对这件事物进行孜孜不倦的钻研、思考、体会、追求和掌握.伟大的科学家哥白尼就说过,他对天文学的深思,产生于不可思议的情感的高潮和鼓舞.  相似文献   

6.
<正>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抽象性很容易给学生造成枯燥乏味的感觉。要克服这个弊端,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的既要尊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严肃性,把抽象的概念、原理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又要充分利用情感这一教学“杠杆”,做到情理交融,以情感人。 情感是人所特有的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人对事物的认识不同,在实践中接触的客观对象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另一  相似文献   

7.
情感影响人对事物的认识、爱好和追求,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人的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培养积极的学科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8.
“心理障碍”是人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因“困惑”、“曲解”和“误会”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要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得首先弄清“病源”。产生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很多,但总的来说又不外乎“认识”和“情感”两个方面。在认识方面,有对事物本身认识和对事物结果认识之分,在对事物本身认识方面,如一个学生在上课时未能听懂所讲的内容便会产生一种焦虑感,这种焦虑感又会引起新的抑制,如此恶性循环,久之,必然会导致“厌恶”、“惧怕”的心理障碍。同样,在对事物结果的认识上,如一个学生未能了解数理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便会产生  相似文献   

9.
古诗教学中道德感的培养张岩在心理学上道德感属于情感范畴。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一种特殊反映,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根据客观事物对人的不同作用产生了喜、怒、哀、欲、爱、恶、惧等不同的态度,这就是情感。道德感则是一种高级情感,即根据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评...  相似文献   

10.
所谓情绪情感就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在进行各种活动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主观体验,决定于该事物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因此,同样一件事情在不同条件下就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事物使人高兴欢乐,有些事物使人忧愁悲伤,有些事物使人赞叹喜爱,有些事物使人惊恐厌恶,这些以特殊方式表现出来的主观感受或体验都是情感。它作为一种心理现象,通过它的表现形式给人的行为活动染上各种各样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情感过程是指人对事物的喜怒哀乐的情绪表现和爱憎好恶的情感流露,如激情、热情、心境等;意志过程则是把想象、理想设法变成现实的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12.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情感的产生是与个体的需要密切相联的。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不同,人对客观事物便抱着不同的好恶态度,也就会形成不同的情感。凡能满足或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使人产生愉快、满意、喜爱等肯定性情感体验。反之,则会产生厌恶、愤怒、憎恨等否定性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3.
情感是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当学生在某个事物上产生了情感,就会在他身上产生一种力量,推动他们对事物采取追求或取舍、赞成或反对、适应或改造的行动。相反,如果学生对此事物表示出冷淡的态度时,他们的认识也往往停留在口头上。所以,德育过程中,培养学生情感,  相似文献   

14.
把握学生心理特性进行音乐教学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教师进修学校潘铭春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情感过程是指人对事物的喜怒哀乐的情绪表现和爱憎好恶的情感流露,如激情、热情、心境等...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人在认识客观世界时,总是会表现出不同的态度。有时会表现出兴奋、满意、愉快、欣喜、爱慕。有时又会表现出惊讶、惶恐,厌恶、憎恨、恼怒、沮丧和痛苦。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情感。概括地说,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态度的反映。 人们之所以对各种事物会有各自不同的态度。是因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揭示了它们的意义和作用。知道了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从而产生了相应的内心体验和外部表现。如因需要得  相似文献   

16.
所谓情感,指的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能满足自己需要时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情感和认知有密切关系,认知是情感的基础,对事物的认知不同,情感也会不同,情感还伴随着认  相似文献   

17.
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思维过程,而情感作为人对待事物的态度体验,必然伴随着人的认识活动出现。所以学生学习知识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情感的体验过程。良好的教学氛围作为可引发学生情感的知识环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维持学生良好的思维状态,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  相似文献   

18.
启蒙教育要有科学陛和艺术性,但更需要情感性。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事物的过程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着情感。我们常常看到:如果师生间建立了良好的情感,那么教师就会教得愉快,学生也会学得轻松。师生间互相感染、互相促进、共同克服学习道路上的困难,把教学工作推向前进。相反,  相似文献   

19.
探月归来     
张旭 《科技文萃》2014,(7):26-31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月亮就被情感丰富的文人们与人类的活动联系在一起,不同的人看到的月亮,也会由于认识水平及内心感受的不同,联想起不同的事物。  相似文献   

20.
谈情感教育     
潘玲 《教育艺术》2004,(12):41-42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它是在认识过程的基础上产生的,认识对情感起调节控制作用。例如,美好的事物使人羡慕;丑恶的现象令人厌恶,等等。在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外部世界中,凡与人们的需要和愿望发生联系的事物都可以引起情感体验。情感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