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教学中学生存在厌学、恐惧、过度兴奋等几种心理障碍,产生这种心理障碍的原因既有学生自身因素,也有教师教学的因素,因此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克服,以使体育教学取得最优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学中学生存在厌学、恐惧、过度兴奋等几种心理障碍,产生这种心理障碍的原因既有学生自身因素,也有教师教学的因素,因此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克服,以使体育教学取得最优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所谓心理障碍,就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干扰及影响后所产生的不良心理状态,心理障碍在某种程度上比生理疾病更危险、更可怕。体育心理障碍,即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后,所表现出来的不良心理状态和心理反映,其受社会、学校、家庭和自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中学生体育心理障碍的成因分析1.心理障碍形成的主观因素(1)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错误地认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体育教学中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因素,认为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教师不适宜的期望值,学生缺乏自信心,意志、品质脆弱,场地环境等是主要因素,提出了预防和克服心理障碍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几种因素,并进而探讨教师如何利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有效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做到育体、育心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消除体育学习中的心理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障碍是一种心理现象。教学中学生一旦产生心理障碍,则无法完成学习任务。解决这一问题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文章就体育教学中常见的三种心理障碍进行剖析,揭示其产生的原因及对体育教学的影响,探索出解决学生体育学习中心理障碍的方法,旨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学生的心理伴随着体育教学的整个过程,其中心理障碍的产生直接影响学生对体育技能动作的学习,严重阻碍了体育技能的提高。本文对体育教学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进行阐述、分析,并且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体育教学中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因素,认为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教师不适宜的期望值,学生缺乏自信心,意志,品质脆弱,场地环境等是主要因素,提出预防和克服心理障碍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对中专体育教学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进行调查与分析,由此掌握调控中专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方法,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掌握有效的心理调整技术,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大学生体育教学过程中,一直存在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客观因素等方面的问题,影响着体育运动的教学,由此导致了学生在大学体育运动教学活动中出现了心理问题,进而演变成为了心理障碍。本文将针对大学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展开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旨在能够避免学生出现体育运动心理问题,能够使体育教学活动更好地开展,使学生身心在体育运动中得到愉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