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实施,新课程理念的逐步深入人心,研究性学习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让学生写自己亲身感受,就是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在作文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实践证明,学生是比较喜欢写自己亲身感受的,教师经常指导学生写这样的作文,对于培养学生质疑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作文的教学质量,都是十分有效的。1.写自己的亲身感受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的写作动机。学生喜欢作文,愿意作文,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作文教学,首要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众所周知,动机是行动的直接动力,是激励人们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  相似文献   

2.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研究性学习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写研究性作文就是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在作文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具体地说是学生在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之后,将其探究的过程和结果记录整理而成的作文。在小学中、低年级,如何引导学生写研究性作文呢?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探索,发现与科技课结合,是引导学生写研究性作文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研究性作文就是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在作文中的具体体现,具体地说是学生在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之后,将其探究的过程和结果记录整理而成的作文。在小学低年级中,如何引导学生写研究性作文呢?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探索,发现与科技课结合,是引导学生写研究性作文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研究性作文是研究性学习理念在作文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实践证明,学生是比较喜欢写研究性作文的,经常指导他们写这样的作文,对于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十分有效。下面,我就从一个教学案例来阐述进行研究性作文教学探究的实践体验。第一步:让学生自己提出研究课题一天,我们阅读了《白杨》这篇课文,捕捉提炼了  相似文献   

5.
研究性作文是研究性学习理念在作文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实践证明,学生是比较喜欢写研究性作文的,经常指导他们写这样的作文,对于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学习能使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获取知识及能力的探究过程,有效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下面谈几点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7.
仿写是写作者模仿某些范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进行作文的一种写作训练方法.这种仿写有利于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写作实践体验来感受原作品的文笔之妙与思想之美,也为自己的习作水平提高奠定了基础.学生通过仿写训练更能规范自己的写作练习.  相似文献   

8.
1.范文引路欣赏美。学生学习语言是一个过程,从讲解范文到学生作文往往经过“模仿——变化——创造”的阶段。比如小学高年级学生往往喜欢抒情性文章,如老舍的《林海》、《草原》、《养花》等,可引导他们欣赏其中的美,并且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写一篇真情实感的美文。题目可拟为《我的家乡》、《夏夜》等,把家乡的美用文字创造出来。 2.看图作文表现美。首先要使学生学会看图,了解事物全貌后,重点深入细致地观察画面的重要情节,然后领会作者寓于画面的思想内容。作文也要求学生围绕画面中心来写。如看图作文《替军属张大爷扫…  相似文献   

9.
作文是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活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所以教师就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开发生活中的作文资源,让学生亲身体验真切感悟,点燃激情,张扬个性,才能让学生畅所欲言,直抒胸臆,写出内容具体,感情真挚的作文来。个性化作文教学的重点是教学生做真实的人,写真实的话,尊重学生自由发展和个性差异,引导学生重视自己内心的感受,捕捉真实的外部世界,关注人性本真,展现个性风采。因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但目前高中作文教学中学生作文普遍缺乏生活的气息,假话,空话,肤浅幼稚。如何让学生作文写出内容,写出个性,写出真情?充分利用学生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寻找内容,寻找个性,寻找真情,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要让学生把写作理论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说自己实践的经过,说自己亲身的感受,说自己的心里话。这就是作文教学中的以说导写,这方法要得体,主要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并适时做好启发,让学生驰骋想象,他们就会畅说联翩,笔墨飞洒。  相似文献   

12.
写“下水文”的感受叶圣陶同志说:“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笔,或者写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更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这话是很有刘理的。教师只有自己“下水”,亲自写一写,才能有切实的感受,指导学生作文才能恰到好...  相似文献   

13.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活动获取直接经验的过程。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文章主要对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研究型教学的目的意义、基本思路等方面进行探讨,反映了珠海三中的教学理念以及为此进行的初步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在政治课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研究认为,研究性学习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讲,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类似一种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通过探究,主动地获得知识。从广义上讲,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和方法,它适应于各学科的学习。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对政治课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李芙蓉 《甘肃教育》2013,(17):38-38
写话是作文教学的前奏,是作文练习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对一、二年级学生提出的写话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受。”  相似文献   

16.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通过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促使学生自己分析、处理信息,亲身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小学阶段要开展研究性学习,将学习变为学生主动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  相似文献   

17.
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从狭义上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实际感受,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从平时学生上交的作文来看,缺少生活中鲜活的素材和元素,学生作文无话写的现象很普篇,模仿例文,甚至抄袭作文选的现象也比较普遍。从学生作文中可以看出学生认识生活的水平与体验生活的能力还比较弱;我静下心来,思索这个问题,为了让学生有内容讲,有心里话写,而且要写出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能及时地把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也融入作文中,把心中的言语和思想表达出来,我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新课标的理念进行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习作就是用语言文字把自己的见闻、感受、想象写出来,因此作文能力是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和认识水平的综合体现。可是不少学生从中年级到高年级写一件事、写一个人,总是那些写熟的事、写腻的人,所产生的感受要么是很肤浅的,要么是片面的,习作训练和学习做人收效不甚理想。对此,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我尝试运用名言谚语来提高学生的认识,深化作文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无话可写,是学生作文中最大的难题.那么怎样使学生有话可写呢?也许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最有话写,也会写得最自然、真实,不知不觉中写作方法也运用自如了.学生当然也如此,所以必须让学生回归生活,亲身体验.自主感受后不仅易于捕捉到写作素材,还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表达的欲望.下面结合作文指导课谈谈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