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在小提琴发展史上,浪漫主义时期是小提琴音乐的鼎盛时期,小提琴音乐的艺术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根据浪漫时期音乐的总体风格与特点,从不同的作曲家所写的小提琴作品中分析浪漫时期小提琴作品的风格与特点,使我们更好的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风格的作曲家所写的作品中了解了浪漫时期小提琴作品的风格与特点,从而有助于在演奏中更好的诠释这个时期的小提琴作品。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亚·格拉祖诺夫和彼·柴科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进行研究以便找寻他们作品的风格和结构特点,对音乐的音调变化进行分析,并比较不同演奏家对作品的诠释。让更多的音乐爱好者与学习小提琴演奏的学生们了解这两大小提琴协奏曲的特点与风格,更进一步深入地了解古典音乐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小提琴独奏曲《查尔达什》分为"拉绍"(Lassau)和"弗里斯"(Friss)两个部分,作曲家通过这两个部分向世人充分展现了小提琴丰富的演奏技巧。单弦高把位换把演奏和附点节奏演奏,是拉绍演奏的难点;快速音符演奏、连续切分节奏演奏、泛音演奏是弗里斯演奏的难点,针对这些难点提出了详细的演奏技巧,希望为音乐学习者进一步理解、诠释以及演奏该作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小提琴演奏进程中不同的技巧可深入诠释音乐内涵,赋予音乐艺术性与欣赏性,使演奏者可以借助小提琴与听众交流互动,在演奏技巧加持下提高表演者综合实力。本文通过分析小提琴演奏中技巧同音乐表现的关联,以期提高小提琴演奏质量。  相似文献   

5.
小提琴的演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复杂劳动。小提琴在演奏中要注意自由选择规则,科学确定方法,稳定演奏心理,才能更好地提高发音、运弓和换把这三个作为演奏基本功的技巧,不断提高诠释乐曲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王博 《华章》2012,(18)
小提琴是乐器中较为古老的弓弦乐器.目前,对于小提琴表演的理论研究大多集中在音乐作品创作或演奏技巧方面,较少涉及文化层面,尤其对新时期演奏风格的研究就更少了.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小提琴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针对新时期小提琴作品的演奏风格及艺术表现特点进行探讨,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促进我国小提琴作品演奏民族风格的把握,同时,为更好的促进中西文化平等交流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巴洛克时期的小提琴艺术在西方小提琴音乐史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本文对巴洛克时期的小提琴制造业、小提琴演奏技术、小提琴作品、小提琴作品体裁形式、小提琴教学、小提琴教学著作等方面的发展进行分析和阐述,以此探究巴洛克时期小提琴艺术的历史沿革  相似文献   

8.
小提琴在演奏过程中需要左手与右手之间的相互配合,但当前绝大多数人都更加重视左手技巧,对右手技巧的运用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但实际上,在小提琴演奏过程中,右手技巧能够直接对作品的表现力产生影响,演奏者想要更好的表现出作品的内涵,就需要重视对右手技巧的运用。本文便以右手技巧对小提琴演奏的意义为研究基点,从运弓姿势、演奏弓法以及音色表现等三个方面,分析在小提琴演奏过程中右手的运用技巧。  相似文献   

9.
戏曲艺术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瑰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地位。我国作曲家将戏曲元素运用到小提琴作品中,创作出大量的即体现了中国传统戏曲风格又展示出小提琴音乐特质的作品。这些形式独特的作品,拓展了小提琴演奏技术,为演奏者二度创作提供了更宽广的艺术平台。本文将从小提琴作品的创作历史、小提琴演奏与戏曲艺术融合等方面分析戏曲元素在中国小提琴作品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小提琴家在演奏每一部作品时,都能给人以美的感受,使人们身临其境,陶醉于其中的感觉,使人的审美意识得到了升华,小提琴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好的音色是小提琴演奏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如何掌握小提琴演奏技法是每个人小提琴演奏者最值得探讨的重要话题,下面谈谈我对拉好小提琴的演奏技法。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钢琴伴奏为研究对象,从其创作、织体和演奏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使演奏者可以对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文章对曲式结构、节奏、演奏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通过对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钢琴伴奏的研究与分析,一方面可以为自己进一步完善作品的演绎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对其他演奏这首作品...  相似文献   

12.
目前很多小提琴学生对演奏力度的认识还停留在一个比较浮浅的水平上。往往认为演奏力度就是简单的强弱变化,演奏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只是:力度越大,则越增加音乐的紧张性同时伴随着音响增大;力度越小,则越减少音乐的紧张性同时伴随着音响减弱。对于力度的这种认识当然不无正确,但是如果对力度在小提琴演奏中的重要性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那么所演奏出的乐曲往往会苍白无力、呆板而无生气,并且不能更好地体现作品的艺术构思。实际上,力度在小提琴演奏中的重要性还远非如此,力度也应像音准和节奏一样在小提琴教学中得到重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可以分成左手与右手两个方面,其中右手的运弓负责的是小提琴音质的发出,而左手则对小提琴的演出效果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从某些角度来说左手技术甚至是可以被称为影响演奏效果与演奏水平的重要因素。左手技巧包括左手拨弦、泛音、颤音、换把、双音、揉弦、音准等,虽然这些技巧十分的复杂,不过这些技巧对小提琴演奏来说意义也十分的重大,因此左手训练是小提琴演奏着必须重视的内容。这与小提琴左手演奏技巧和作品表现力、律学、和声、演奏风格有很大关系。现本文将针对小提琴左手演奏技巧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4.
小提琴的学习过程是漫长的,循序渐进的,是音乐领域中比较难驾驭的一项乐器。当学习程度进行到到一定阶段时,在诸多乐曲中,会选择"巴赫"的作品来练习,并且成为音乐院校专业课程中的必练曲目,以及国内外各项小提琴赛事的规定演奏曲目。本文就巴赫的作品和创作风格作一个概述,其中以小提琴某一作品作为例证,简单分析在其演奏方面的一些相关问题,从而进一步体会巴赫在音乐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弗兰克《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演奏艺术。分析了第一乐章基本的结构及演奏技法、作品的艺术意境以及做为弗兰克唯一的小提琴作品《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的特点及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小提琴演奏技术中应用科学原理,能够提升演奏者对演奏技巧与演奏艺术的感知与掌握能力。因此,本文就基于平衡原理的小提琴演奏展开研究,对小提琴演奏中左手技巧、心理情绪等状态平衡进行了简要分析,又对音乐情感与理智的平衡、复调作品双音与和弦演奏的平衡、合奏与重奏能力的平衡培养等技术与艺术的平衡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7.
不同的音乐家对于感情和技巧的融合都不相同,对作品也有不同的演奏方式、演奏技巧。但不管演奏何种作品,都会全身心地投入,对任何作品的诠释都会做到心里有底,每演奏一首乐曲都是对内心真挚感情的自然流露,所以,不同的演奏方式,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巴赫作品的风格特点是崇高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新颖视角剖析作品,揭示巴赫无伴奏小提琴艺术的音乐特征,并对其核心技术支撑——和弦演奏技法进行较为深入的解读,纠正人们在研究、演奏小提琴无伴奏复调音乐方面的认知误区,以期促进该方向的理论研究、舞台演奏等,同时利于高校小提琴专业的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19.
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尤其是左手技巧,是小提琴学习的重点和难题之一。练习好音准技巧、是小提琴左手演奏技巧的重要内容,这些技巧复杂而重要,它关系到作品风格、和声、律学、表现力等问题。掌握左手技巧,是学好小提琴演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凝聚了门德尔松多年的心血,该作品是门德尔松音乐创作风格的集中体现。本文从对作品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分析入手,从音乐的旋律性,各声部线条的层次感,演奏的节奏与速度,音乐要素的内涵四个部分系统探讨了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演奏技巧,为深层次的理解门德尔松的作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