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美声唱法注重发声的科学性,演唱音色优美、发声通畅,音与音之间的连接匀净平滑,音域宽广,讲究声音的本质美,凭借优秀艺术特色而享誉世界。美声唱法对中国歌剧演唱艺术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歌剧演唱艺术在借鉴美声唱法多种风格的同时,向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使中国歌剧演唱艺术具有更旺盛的生命力,只有与国际音乐元素接轨,才能登上世界的舞台,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美声唱法注重发声的科学性,演唱音色优美、发声通畅,音与音之间的连接匀净平滑,音域宽广,讲究声音的本质美,凭借优秀艺术特色而享誉世界。美声唱法对中国歌剧演唱艺术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歌剧演唱艺术在借鉴美声唱法多种风格的同时,向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使中国歌剧演唱艺术具有更旺盛的生命力,只有与国际音乐元素接轨,才能登上世界的舞台,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孙铭梓 《快乐阅读》2011,(14):189-190
本文首先论述了阉伶歌手的产生、发展和辉煌,他们为歌剧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使美声唱法达到黄金时期;接着论述了阉伶演唱艺术的没落、悲哀,它加快了歌剧走向衰落的步伐,它必定走向灭亡。  相似文献   

4.
声乐艺术是一种把演唱和表演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的一种艺术,而花腔演唱艺术在美声唱法的基础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成熟.花腔演唱艺术其主要的特点是通过声音技巧、情感体现和演唱格调来进行表演,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花腔的演唱艺术在现代的音乐艺术中显得更加的重要.本文主要是对花腔演唱在美声唱法中的审美价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王小宁 《闽江学院学报》2006,27(3):129-131,135
中国歌剧的演唱通过对戏曲演唱艺术的吸收,使歌剧的演唱及表演较能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习惯,受到观众的欢迎。本文对歌剧吸收戏曲演唱艺术的必然性、科学性和中国戏曲演唱艺术对中国歌剧的演唱艺术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美声唱法在我国已有了近一百年的发展历史,在西方艺术歌曲和歌剧演唱领域,已经涌现了一批跨入国际水平的中国歌唱家。当前西方音乐的发展空间相对饱和,国际的文化融合使音乐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东方特点。中国的声乐艺术家可以借助美声唱法这一共同的"桥梁",把我国更多富有民族特色的声乐作品精粹向全世界传播。  相似文献   

7.
美声唱法是一种以意大利民歌唱法为基础的演唱方法,其音色洪亮、富有穿透力,表现的内容很广泛。长期以来,歌唱家们演唱艺术歌曲、歌剧、清唱剧等均采用美声唱法。美声唱法的演唱、表演体系发展经过了从口传心授到由声学、喉科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共同组成的多门类交叉学科。时至今日,声乐学习者不仅仅要学习声乐演唱表演能力,还要掌握大量相关学科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声乐是一种艺术,美声唱法最早源于意大利,在"五四运动"后不断的传入到我们国家,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外来音乐元素。美声唱法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当中,经过不断的尝试以及与传统民族演唱艺术不断交融与影响,在不断完善其自身的同时,也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本文就美声唱法在我国发展的误区及技术规格的把握进行了相关介绍。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美声唱法在音乐剧唱段中的综合运用.主要以《歌剧魅影》为例,从克里斯汀的独唱唱段,魅影的独唱唱段,克里斯汀与劳尔的二重唱唱段分析了这部音乐剧的唱法是在美声唱法的基础上,并巧妙融合了通俗音乐的演唱方法,将美声唱法在音乐演唱中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
所谓“美声唱法”,又称为“意大利唱法”或“西洋唱法”,它是伴随着西洋歌剧的产生、发展而发展的一种歌唱艺术流派。随着意大利歌剧的诞生 ,现存的最早的歌剧《犹里荻茜》的曲作者、著名歌唱家卡契尼 ,提出要以洪亮致远的声音演唱歌剧的美声唱法的美学和技术要求 ;在他 16 0 1年出版的声乐作品集《新音乐》的前言中 ,他又进一步提出 :歌曲不仅应该是美的 ,而且也应该是表现戏剧性的 ,其中花腔不仅是装饰性的 ,而且是应该表达内容和情感的。卡契尼在为美声唱法进行美学及技术定位的同时 ,也为歌剧的表现内容定了位。声音要想洪亮 ,发音各共…  相似文献   

11.
歌剧中的音乐形象是整部歌剧形象塑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歌剧中角色的音乐形象塑造得成功与否,对整部歌剧的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西方著名的歌剧中,但凡声名显赫的都有其著名的音乐形象。歌剧《弄臣》便是依靠男一号里格莱托错纵交织的角色塑造奠定了它在西方歌剧中的重要地位。文章从威尔第生活的时代背景和歌剧创作特点入手,对歌剧《弄臣》男中音角色的演唱艺术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中西歌剧演唱艺术迥然相异的美学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歌剧演唱艺术“戏剧唱法”由于受到传统戏曲的影响,其美学价值是达意之情,美学理想是韵味。韵味又包含着字、声、情、神韵,四合一达到塑造人物、表达故事情节、感染观众之目的,这种独特的美学品格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审美风貌和精神。西洋歌剧演唱艺术“美声唱法”由于受到音乐创作观念和演唱家本身对歌唱技巧的审美追求,其美学价值是华声之情,美学理想是唯美。它用一种均匀、统一、华丽、完美的声音艺术达到感染观念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京剧和欧洲歌剧分别代表着东、西方戏剧文化艺术的最高水准,由于它们诞生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形态以及政治体制、民族性、哲学思想与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形成了中国京剧的写意风格和以演员表演为中心的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形式以及欧洲歌剧的写实风格和以音乐为中心的欧洲歌剧演唱艺术形式。文章从戏剧的起始源头、发展脉络对中国京剧与欧洲歌剧作了阐述和比较。  相似文献   

14.
歌剧是音乐和戏剧相互融合的高级形式,在艺术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歌剧的发展历史中,先后出现了很多艺术大家,马丽亚?卡拉斯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本文着重研究了卡拉斯的艺术经历,并分析了她经典歌剧的演唱艺术特点,以期古为今用,学习借鉴,促进歌剧事业的繁荣。  相似文献   

15.
从上个世纪美声唱法传入中国以来,歌剧作为一种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舞台美术等各类艺术融合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日益为人们所接受。咏叹调(Aria),作为歌剧众多表现形式中的一种,不仅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而且由于咏叹调有助于培养学生演唱与表演技术,也日益被广泛纳入音乐艺术院校的教学范畴当中。  相似文献   

16.
美声唱法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在欧洲各国得以迅速的发展,而美声唱法是否能够有效的与中国本土音乐进行结合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美声唱法与中国本土音乐融合融合的必要性,深入探析了美声唱法与中国本土音乐融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音乐剧与歌剧艺术之间的联系是千丝万缕的,音乐剧在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不断创新性,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继承美声唱法的同时形成了音乐剧唱法;美声唱法作为古典艺术和高雅艺术的主要代表,将其应用于现代性极强的音乐剧中,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多彩缤纷的文化,为我们积淀了丰富的歌唱艺术理论。本文在介绍意大利美声、中国传统的声乐演唱艺术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声唱法中国化的特点,以期达到进一步推进我国的声乐艺术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歌剧是一种综合性艺术,是以歌唱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我国民族歌剧是歌剧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区别于一般歌剧,它的特点是继承了我国传统的民歌演唱方法,并向着更科学更合理更尖端的方向发展。我国的民族歌剧从它的诞生,就深深地扎根在人民的土壤里,因为它的演唱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以清晰准确的咬字吐字,突出民族地方音乐特征,通过表演者由内在与外在的情感表现有机结合,塑造出一个又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剧中人物形象,从而产生其丰富的演唱艺术感染力,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肯定和称赞。  相似文献   

20.
广义的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主要包括传统的戏曲演唱、曲艺说唱和民间的民歌演唱三大类民族演唱艺术,也包括新民歌、新歌剧的演唱和西洋唱法民族化的演唱等;狭义的民族声乐艺术,则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现代人所说的“民族唱法”。它一方面继承发扬了传统的民歌唱法,同时又吸收了西洋美声唱法的精髓,由两者融会贯通而成。声乐艺术的发展受到社会政治文化的制约。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导致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