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歌剧是声乐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对歌剧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歌剧《魔笛》是莫扎特的代表作之一。《复仇的痛苦》是这部歌剧中最有名的女高音咏叹调。本文对这首咏叹调进行了分析对作品的人物、表演以及音乐特点进行了研究,论证了莫扎特与众不同的创作特点和音乐风格。  相似文献   

2.
《一首桃花》是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中林徽因的主题性唱段。这首作品难度较高,意境高雅清新,是众多女高音在音乐会和比赛中的必选曲目。本文将从谱面分析、演唱处理、情感表达方面来剖析该作品。  相似文献   

3.
《情歌》选自歌剧《苍原》,是经典咏叹调之一,在美声歌唱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要演唱好这首咏叹调必须对歌曲创作风格、创作背景,人物形象以及曲式结构有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对呼吸的控制、音色的处理、语言的处理以及声音的把握有深刻的见解和感受,并结合科学的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使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对该作品的情感有准确地把握和处理,才能更完整地表达该作品。  相似文献   

4.
《唐璜》这部歌剧是莫扎特的代表作之一,《鞭打我吧》这首咏叹调是歌剧《唐璜》中的一个经典唱段,由剧中的一位乡村女孩采琳娜所演唱的,是声乐教学中的一首经典曲目,莫扎特用音乐将人物展现的格外富有生命力。这首歌描写的是她向爱人马塞托认错时的那首咏叹调"鞭打我吧,马塞托",前半部分唱的可怜兮兮,祈求丈夫的原谅,当乐曲变为6/8拍时,她却突然变的若无其事,唱起了"我愿生活风平浪静,永远欢乐相亲相爱…"充分表现采琳娜那没心没肺的性格。莫扎特善于用音乐来塑造人物,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通过音乐使人物更加活灵活现,剧情丰富生动。本文通过根据采琳娜的艺术影响,对该作品进行分析,这首作品是抒情性和艺术性的结合,在演唱时对气息的要求比较高,音色也要有对比,才能完美的展现作品。  相似文献   

5.
普契尼,意大利真实主义著名歌剧作曲家。他的一生中共创作了12部作品。其中《艺术家的生涯》与《托斯卡》、《蝴蝶夫人》一样是普契尼的力作。整部歌剧的音乐从始至终都美妙动人。在声乐艺术展示方面也表现出了无穷的魅力,剧中的咏叹调为演唱者提供了深厚的音乐内涵。文章从作曲家及剧情介绍、曲式结构和音乐分析以及演唱时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对这首咏叹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声乐作品中,咏叹调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歌剧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咏叹调对于塑造人物性格、抒发人物情感以及表现人物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鞭打我吧》是歌剧《唐璜》中采琳娜的咏叹调,这首作品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戏剧性。本文针对咏叹调《鞭打我吧》的艺术形象及演唱处理进行研究,旨在帮助歌者演唱此曲时,能够准确、全面的对作品形象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7.
《弥赛亚》是一部大型清唱剧,有五十三首分曲,其中八首男高音分曲,旋律优美,音域适中,很适合男高音作为练习和演唱的曲目。但是如果要唱好这些看似简单的作品(相对于歌剧咏叹调来说),则需要对背景,歌曲感情,歌词含义及演唱技巧进行细致的分析,才能真正演唱好这几首男高音分曲作品。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歌剧史上,威尔第这个名字是相当耀眼的。歌剧之王威尔第的《假面舞会》是他创作中期的一部成功的歌剧,其中女高音的几首咏叹调也是脍炙人口的。本文通过对《假面舞会》里奥斯卡的人物分析以及她的独唱咏叹调《她抬头仰望》的相关演唱处理,例如演唱技巧、演唱风格、演唱情感等方面的浅析,使声乐学习者更加理解威尔第的歌剧《假面舞会》中奥斯卡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为这首曲目的学习者和爱好者更好的去演唱这首作品做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歌剧《伤逝》是为纪念鲁迅先生的百年诞辰,由王泉、韩伟改编,施光南进行谱曲而成的。本文以该剧中子君的第一首抒情咏叹调《一抹夕阳》为主线,从作品的原创分析、演唱分析和情感处理三方面对其进行阐述,对作品中人物角色和艺术风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而进一步感受到歌剧《伤逝》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0.
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一生共创作了十二部歌剧,《图兰朵》这部歌剧讲述的是外国人脑海中古代中国的故事,这也是他这一生的最后一部歌剧。《主人,您听我说》是剧中较为精彩的一首女高音咏叹调,讲述的是女仆柳儿为了表明对王子的真心,宁可以牺牲生命来保护心爱的人。本文从歌曲的创作背景、艺术分析等两个方面对该首咏叹调进行解读,也加入了一些自己在演唱这首咏叹调时的感悟,目的是更好的分析和体会这首优秀的作品。  相似文献   

11.
民族歌剧在我国歌剧发展史上已经成为一朵璀璨的花朵,在民族民间文化发展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民族歌剧《苍原》创作于1987年,成为了当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歌剧经典之一,是中国歌剧发展中的一部黄金著作。其中这首《情歌》就是其中的主要唱段,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它贯穿整部歌剧,每一乐章都有出现,笔者将对于该歌剧进行简单介绍,并且从作品的情感处理、气息控制两方面分析其中的演唱技巧。此唱段受到了广大声乐学习者的喜爱,并拿它来作为提高演唱技巧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2.
18世纪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创作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是世界各大歌剧院上演频率较高的歌剧之一,其中伯爵夫人的形象成就了各个时期的抒情女高音歌唱家,成功地成为典型的抒情女高音角色形象。伯爵夫人的咏叹调《求爱神给我安慰》(Porgiamor…)亦成为耳熟能详的著名唱段。鉴于此,作为声乐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将这首作品诠释和推广,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这首作品。  相似文献   

13.
歌剧《再别康桥》,是由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周雪石先生作曲,是我国首次公演的小剧场歌剧,该剧主要讲述了一代才女林徽因与当时三位杰出的男性,情感纠葛。咏叹调《一首桃花》是此歌剧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作品。这部歌剧除了精彩的故事情节外,徐志摩与林徽因所写唯美的诗词也是一大亮点。从艺术鉴赏的方面来看,《一首桃花》的情感、语言等拿捏的都非常到位,达到了美的感受。本文便是通过浅谈创作、情感、演唱分析、演唱处理以及其他各方面来对这首咏叹调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胜利者归来》这首独唱场景是作曲家威尔第《阿依达》中的重要唱段,作品极具戏剧色彩,音乐形象丰富,极具舞台感染力。本文通过对歌剧内容的深入研究与挖掘,了解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分析研究人物的心理与感情状态,以及对作品的演唱技巧进行了难点分析。  相似文献   

15.
《歌剧魅影》是一部音乐剧作品,曲作者安德鲁·劳依德·韦伯,是当代最著名的音乐剧作曲家之一,英国人.著名作品有《歌剧魅影》、《猫》、等等.《歌剧魅影》是他的成功作品之一,也是音乐剧史上成功作品之一.这部作品深受观众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16.
《飞出这苦难的牢笼》选自歌剧《草原之歌》,现今这首歌曲被收编到很多声乐教材中,是声乐教学和音乐会中常选的曲目之一。解读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特征以及整体把握作品的演唱处理,是声乐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7.
古典复调音乐大师、巴洛克时期音乐的杰出代表亨德尔一生创作了丰厚的音乐作品。作品包含了清唱剧、管弦乐及歌剧,仅歌剧就有40多部。他的歌剧延续了意大利正歌剧的传统,继承了巴洛克早期的音乐风格,并且把巴洛克时期的歌剧创作推向新的高潮。亨德尔的英雄题材《朱利乌斯·凯撒》中女主人公科里帕特娜的唱段《我哭泣,为我的命运》,是一首最有代表性的一首咏叹调。作为歌者,必须广泛地浏览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作曲家的作品,不断提高音乐修养及艺术修养,也正是本文选题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意大利著名的歌剧作曲家威尔第根据法国作家亚历山大·小仲马的同名小说改编并创作的三幕歌剧《茶花女》在音乐史上堪称杰作。这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意大利古典歌剧,讲述了一位巴黎上流社会名媛悲情的一生。本文主要从歌剧的创作、薇奥列塔的部分唱段等方面来分析女主人公忠贞不渝的爱情观在歌剧中的音乐表现,以便能够使这首作品的声乐演唱者和教学者更好、更准确的去把握歌唱中的人物心理状态和对作品的情感处理。  相似文献   

19.
歌曲《一首桃花》是歌剧《再别康桥》中的一首咏叹调。本文通过该作品的体裁特点、艺术风格、演唱体会等方面来进一步探讨其艺术价值所在,并希望通过对该作品歌词、旋律、曲式、风格的分析、把握,更好的进行二度创作,以供大家相互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歌剧《伤逝》是我国较早的一部著名歌曲,在中国歌剧发展至今,仍然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其成功的因素包括了剧本的选择以及施光南先生对鲁迅先生作品的深入剖析,从而谱曲做到了切切实实地贴了剧本情节的发展.其中《一抹夕阳》是这部歌剧中最具代表性的女高音咏叹调作品,其艺术性至今仍值得探讨与研究.因此,本文通过文献调研以及亲身的演唱实践经验,来对这首咏叹调的演唱方法的处理与艺术特征作出相关研究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