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怯场是音乐表演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它直接影响着表演的成功与否。很多表演者长期受其困扰,却始终找不到有效的解决方法。本文在分析怯场心理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克服紧张情绪的方法,希望对表演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声乐艺术作为音乐艺术表现的类别之一,有着音乐表演的基本特征与本质属性,其中,对表演的再创造是其至关重要的一环,从美学的角度探讨声乐表演的本质与价值,以及表演中应当遵循的美学基本原则,从实践角度探讨歌剧表演中表演者所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以实现在表演中有更好的把握。  相似文献   

3.
音乐表演是音乐艺术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表演音乐才有了鲜活的生命,没有表演音乐只是"纸上谈兵"。音乐表演者如何才能更好地平衡表演与科学之间的权重,利用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让感性在理性的协调中得到合理地发展?本文将从表演的角度去分析音乐表演科学的特殊性,为音乐表演科学的研究探寻出一个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音乐表演是音乐艺术的再创作。这一再创作的过程实际上是表演者对音乐作品的解构和重构的过程。音乐表演的成功与否,和表演者的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气质、情感、意志三种心理因素对音乐表演的影响最为直接。气质决定音乐表演的艺术风格,情感激活作品的艺术内涵,而意志则是确保音乐表演活动完整、得体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音乐表演实践、表演效果与表演者的情绪状态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它们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次成功的音乐表演,不仅在于大量的舞台实践、技能技巧改进,而且也在于表演者情绪状态的调节和改善。反过来,表演者良好的情绪状态,又对技术发挥、角色塑造起着促进作用,从而使表演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二胡表演中的二度创作,体现出音乐的本质属性,是将二胡乐谱转化为实际音乐的过程。二度创作并不是简单地整合乐谱作品,而是对二胡表演者的基本功、演奏技巧和情感运用能力的考验。要想增强二胡表演二度创作的感染力,还需要增强二胡表演的艺术表现力,增强表演者记忆力训练以及提高表演者灵活转变语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音乐表演过程中,表演能力的呈现和展示受到表演者心理因素的影响和调控,因此,心理因素应该得到关注.紧张作为普遍的心理现象,在音乐表演中广泛存在.文章在分析紧张状态的心理学定义、表演者在音乐表演中紧张状态表现的基础上,研究了心理控制对音乐表演的积极作用,提出了如何利用心理控制的积极作用,从而获得音乐表演良好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尹丽华 《文教资料》2007,(15):178-179
音乐表演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综合心理运动,涉及认知、记忆、情感、理智、想象、直觉和才能等方面。音乐表演作为创造性审美活动,表演者的心理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表演者从事音乐表演活动,就必须高度重视对良好的表演心理素质的培养。本文主要对音乐表演过程中情感表现和音乐想象两种心理现象作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音乐作品在音乐表演再创造中获得价值与生命,音乐表演再创造使音乐作品形成具有新的审美价值的艺术品;音乐表演再创造的原则、手法与教学要点是使音乐表演者的表演艺术形象完善、美化、成功的前提与保证。  相似文献   

10.
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音乐表演艺术流派及其美学观念,从总体上划分为四种:1.浪漫主义音乐表演;2.客观主义音乐表演;3.原样主义音乐表演;4当代新形式主义音乐表演。各种流派的音乐表演风格随其美学观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历史上音乐表演美学观念和表演风格的不同说明了音乐是表演者的艺术,使我们增进了对音乐表演实践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音乐集合了声音和表演的艺术特点,是一种自古发展传承至今的艺术表达形式,对音乐水准进行衡量需要综合参考表演、创作以及欣赏.音乐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现给观众,表演者在这个过程中结合自身的音乐体验进行了二次创作,能够将自身的审美情感结合词曲作家的情感共同传递给观众,令观众感受到一种艺术享受.音乐表演者结合自身的表演技巧以及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够表现出自身特有的艺术风格,本文就音乐表演的艺术风格展开探讨,分析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表演者在歌唱过程中产生的"怯场",是一种心理反常现象,是一种极度的紧张病态,它是由心理及生理等多个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他们在舞台上放不开,表情紧张,没有挥洒自如的自信和胆量.如何克服表演中的"怯场",演唱前的充分准备及思想上的减压是关键.本文通过对舞台实践经验的总结,从歌唱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出发,探究引起"怯场"的原因、表现及有效预防和克服"怯场"现象的应对办法.  相似文献   

13.
音乐表演属于创造性的音乐实践活动,为了更为准确的表达作品情感,音乐表演者在表演时要根据作品内涵充分展开联想,并通过各种途径丰富自己的联想。  相似文献   

14.
在声乐表演中,怯场具有普遍性:无论是普通歌唱演员还是著名歌唱家,都有过怯场的心理体验。作者通过心理学的研究角度,论述声乐表演中怯场的表现及其心理依据,并探究了抑制怯场的方法,借此使歌唱演员在舞台表演时能平衡心态,发挥出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表演者临场紧张心理的研究,得出较实用的解决方法,来帮助表演者对自身音乐表演心理进行控制,增强其心理素质,完善表演。  相似文献   

16.
音乐表演在艺术创造中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所涉及到的因素有心理方面的,也有生理方面的,在音乐表演中这两方面的因素都表现得非常活跃,音乐演奏者在音乐表演活动中,在心理上要对音乐作品本身进行深入的理解,经过技术训练后,才能通过表演体现出来。研究音乐表演的心理问题,也是对音乐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心理、生理上的一些活动和状态的研究,对研究音乐表演艺术的内在规律的探寻。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文中从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分析了在音乐表演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根据自己音乐表演学习的经验,对每个问题都对应的提出了解决的办法,进而对表演者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克服,希望能够对表演者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我到洪湖市第二小学听课时,顺便了解到这所学校在实施美育中,注重把语文课文的内容改编成短剧,在课外活动时进行表演,很有启发。看了表演,使人耳目一新,大开眼界。这所学校的课本剧表演,已形成制度。每学期举行一次全校性的汇报表演,每个学期,班级都要选择2—3篇课文在班上自编自演。低年级以表演童话、寓言故事为主,表演者只戴与故事内容有关的头饰或面具,表演时配以适当的舞蹈动作、音乐伴奏,以及旁白等;高年级以表演历史故事或诗歌为主,表演时,表演者化妆从简,表演时配以简单的布景,对话  相似文献   

19.
音乐表演之所以被人们称为第二度创作,其原因有二:一是指表演者要重视原作,二是表演者要有自己的个性创造.重视原作与个性创造这两者必须平衡起来.两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20.
音乐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它必须通过表演者的参与才能将其中的乐音、思想、内涵等加以传达。音乐可以说是一时一刻都不能离开表演的艺术,单独的乐谱是不能够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的,只有和表演一起,才使得音乐具有了不断发展的生命力。传统的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即是音乐形象的标准化使音乐与学生生活脱节,造成音乐欣赏课的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