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消息来源:新闻真实性的关键 西方新闻界有一句行话:"没有一个记者能超出他的消息来源,记者提供的新闻的质量取决于消息来源的质量." 消息来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消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于一个记者来说,最为宝贵的资源就是拥有可靠准确的消息来源,这是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陈勇 《新闻记者》2004,(8):28-28
消息来源是新闻媒体赖以安身立命的根本。西方新闻界有一句行话:没有一个记者能超出他的消息来源,记者提供的新闻的质量取决于消息来源的质量。如果媒体拥有广泛而强大的消息来源,无疑能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拔得头筹。但如果对消息来源使用和处理不当,也会惹来无穷的麻烦。因为事实性差错大多发生  相似文献   

3.
通常,记者与消息来源之间的关系较少受到非难。因为消息来源对于记者和媒体非常重要。“新闻来源是记者的黄油和面包。”有了他们提供的线索,记者才能写出复杂的东西来。  相似文献   

4.
吴悠  孙起 《新闻采编》2003,(1):20-21
现代社会媒介担负着监督守望功能。以至于在很多国家媒介被誉为“看门狗”。为了履行其职责 ,媒介需要有源源不断的新闻来源。但是记者又不可能亲身经历每一新闻事件 ,其新闻来源就只能依赖于社会相关知情人士提供。在获取知情人士提供新闻线索的过程中 ,记者不可避免要与他们接触。有些消息提供人只出现在一次新闻事件中 ,记者与其接触是短暂性的。但也有消息提供人能经常性的为媒介提供消息来源 ,那么记者与其长期接触就是难免的。通常记者与消息来源之间的关系较少受到非难。因为消息来源对于记者和媒体非常重要。“新闻来源是记者的黄油…  相似文献   

5.
新闻热线信息,是新闻媒体重要的消息来源之一。这些信息来源于热线报料人,他们通过媒体设立的信息热线电话报料。  相似文献   

6.
安焱家 《新闻世界》2014,(10):163-165
消息来源对于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机构来说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匿名消息来源虽然能够揭幕一些不为人知的轰动性信息,但同时也容易引起法律纠纷,甚至会是虚假新闻的温床。在美国,记者拥有的拒绝透露消息来源的特权与司法公正之间的争论由来已久,本文通过典型案例—"特工门"事件探讨消息源保护和司法公正之争思潮的演进,梳理争论双方的观点和依据,并介绍其现实影响。  相似文献   

7.
谈消息源     
树有根,水有源。记者想拥有不枯竭的消息来源就必须建立起稳固可靠而又广泛的消息源网络。西方记者有这样一句格言:没有一个记者能够超出他的消  相似文献   

8.
严语 《新闻世界》2010,(4):118-119
随着新闻竞争的加剧,对新闻来源的保护成为关注的话题。然而,我国对于消息来源的保护基本上依赖于从业人员和行业的自律。本文介绍了西方媒体对于消息来源的保护措施和情况,以为我国新闻媒介消息来源的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新闻法律、伦理规范文本及其实施效果的研究发现,这些规范性文本在对新闻媒体及记者权利保障方面存在诸多缺陷,主要存在授权性规范涉及范围有限,义务性规范操作性不强以及权利缺乏司法程序的保障三大问题。新闻道德委员会的设立是当前中国新闻监管领域的一次有益探索,对于新闻媒体、记者权利保障规范的完善乃至促进整个新闻业的发展都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相似文献   

10.
周丽锋 《传媒》2001,(12):15-17
新闻媒体和记者,对于浦西村的村民来说是陌生的.  相似文献   

11.
马颖 《新闻世界》2011,(10):72-73
新闻写作历来都十分重视交代和说明消息来源,因为新闻无来源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为无根无据的东西。本文分析了消息来源的种类、表达形式、写法,以及在报道消息源时所易引起的名誉权纠纷。并提出,记者包括其他个人,在运用被动新闻源提供的事实材料时,特别要谨慎,以免因自己的主观随意性而损害新闻源和误导受众。  相似文献   

12.
所谓记者保护秘密消息来源的特权,是指新闻记者享有的拒绝任何人,特别是政府机关或司法机关对其提出的要求披露其秘密消息来源及相关新闻采访文件或资料之权利。该特权在美国社会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与历史渊源。同时,在美国,该特权又存在着与生俱来的争论。这些争论主要集中在其存在的理论基础、法律形态及实践表象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抗辩新闻侵权的一把利剑——浅析特许报道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媒体的特许报道权是指新闻媒体所享有的、根据权威消息来源进行报道而免除对报道内容真实性和合法性的审核责任,并不受法律追究的权利。特许报道权这一概念是舶来品,来自英美法系诽谤法中的“特许权抗辩”原则。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尤其是一线记者,写的最多的就是消息,一般报纸刊载最多的也是消息。然而,据笔者观察,许多消息不重视交代新闻来源。 消息来源是指新闻材料的原始来源和依据。只有交代了消息来源,新闻才有了依据和凭证,才有客观性和真实性,才能让读者信服,而不致被认为  相似文献   

15.
按西方定义,新闻是新近反常态事实的报道。作为捉摸不定的万变事实,随时可有,随处可存。记者不可能事事经历,件件目击。他们多是通过消息来源的提供获取报道素材,因而,新闻记者报道的质量,常取决于消息来源的质量。完整地考察一条新闻的制作过程,就不能忽略对消息来源的研究。消息来源主要指的是为记者提供新闻报道所需  相似文献   

16.
一、评估消息来源的可信度 防范虚假新闻,记者必须从消息来源抓起,必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消息来源在多大程度上值得信赖?这就需要对消息来源及其提供信息的可信度予以评估.  相似文献   

17.
随着媒介文本边际的模糊化,以及受评论员记者化趋势的影响,普利策新闻评论文本表现出重视消息来源的趋势。笔者从2019年《圣路易斯邮报》的获奖文本中,共收集到63个消息来源数据,且消息来源的类型、具名性、层级性、对立性、故事建构性、话语表达性、被处置方式都表现出丰富的文本意义。本研究一是可以拓宽对新闻评论生产的认知;二是可以对媒介新闻评论机制的变革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8.
新闻线人是指向新闻媒体提供新闻线索的人。有学者把“新闻线人”定义为“通过提供新闻线索而从新闻媒体获得报酬的人。”①记者在北京、广东、上海等地采访得知,在编记者以外人员,特别是机关公职人员利用职务活动中获得的内部信息写成的新闻作品,已成为媒体提高竞争力的最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专家类消息来源是记者经常使用的一类消息来源。但是使用专家类消息来源比较随意,在国内媒体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不少记者在使用专家时往往  相似文献   

20.
一位互联网“记者”被多家新闻媒体授予“年度关注人物”、“年度知道分子”的称号.这些媒体认为他深入实地报道了利比亚的战况.可是,当一些有心人顺藤摸瓜,仔细地跟踪调查这些新闻报道出笼的经过后,他们才发现,这位“记者”不是在制作新闻作品,而是在“写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