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教材特点,在课堂上创设生动、形象、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获取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西门豹》一文时,西门豹巧用妙计,破除邺这个地方给河伯娶媳妇的陋习,是该课的重点。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西门豹妙计所在呢?在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除了西门豹这个方法外,你还能有什么好的方法来破除给河伯娶媳妇这个陋习呢?问题一提出,学生思维十分活跃、一本正经地把自己摆在县老爷这个位置上,认真地思考起“妙计”来。一会儿时间,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我要叫手下人在邺这个地方贴满布告,明令禁止给河伯娶媳妇。违者一律下大牢。”有的说:“我要叫卫士把那些装神弄  相似文献   

2.
《西门豹》     
《西门豹》是一篇历史故事,情节曲折生动,篇幅较长,在讲解课文时,可以利用这个板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掌握课文的脉络.(一)把握全文,了解西门豹管理邺地的经过和前后的变化.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提问:西门豹初到邺地看到的是怎样的景象?经过他的管理邺地变得怎样?根据回答依次板书:"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和"每年收成都很好".接着教师追问:西门豹是怎样管理邺地的呢?他具体做了哪几件事?要求学生找出相应的  相似文献   

3.
第一场 向老人了解情况景 :一案台 ,一椅 ,台上放有竹简。(幕起 :西门豹伏案深思。卫士悄悄端茶放案台上。)西门豹 :唉——— (长叹 )卫士 :大人 ,您有什么烦恼 ?西门豹 :魏王派我来管理邺地 ,却不料这里田地荒芜 ,人烟稀少 ,不知是什么原因。 (起身踱步 ,猛转身 ,看卫士。)你去找一位百姓来 ,我要问一问这里的情况。(卫士下 ,西门豹坐下看竹简。一会 ,卫士带一老大爷上。)老大爷 :(跪 )大人 ,您有什么吩咐 ?西门豹 :老人家 ,这里为什么这么穷困、荒凉 ?(走近 ,扶起老大爷。)老大爷 :都是河伯娶媳妇给闹的。 (怒气冲冲 )西门豹 :这怎么讲 ?…  相似文献   

4.
上级部门派西门豹去调查漳河边上的邺。正值盛夏,一辆宝马开到了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邺。飞驰的宝马停在了空地上,车门慢慢打开,伸出一只穿着黑色皮靴的脚,接着从车上走下一个身穿黑色长大衣,头戴黑帽,还戴着一副墨镜的人。他是谁?“嘻嘻。”他狡猾地一笑,“在下就是人见人爱、酷帅有型、聪明伶俐、为人谦虚(你那也叫谦虚?)的——西门豹。”一位老大爷旁若无人地从西门豹前走过。西门豹叫道:“喂,你是怎么搞的?至少也送上一枝玫瑰花吧!在城里,我可是很受欢迎的喔!”老大爷瞟了他一眼,傲慢地说:“送花?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西门豹摘掉眼镜…  相似文献   

5.
学生在学习《西门豹》这篇课文时,不仅被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而且被西门豹巧治巫婆、官绅的妙计深深折服。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西门豹方法的巧妙之处,上课时,我和学生之间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对话。课堂实录如下:师:同学们都认真地朗读了课文,甚至把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转化成电影“放”出来,这就叫会读书。那么,你们就来谈一谈,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方法怎么样?生1:我认为西门豹这个人很有计谋,每做一件事情都是胸有成竹。他并没有派威武的士兵把巫婆和官绅们一网打尽,而是用带有幽默、讽刺的话说:“这样看来,河伯还真灵啊!河伯娶媳妇请…  相似文献   

6.
《西门豹》这篇课文,写了战国时候西门豹在受理邺地时“破除迷信,为民除害和兴修水利,为民造福”两件事,重点讲了西门豹怎样破除迷信、为民除害。在讲解课文时,我提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1、西门豹到了邺,看到了什么情景?2、西门豹找老太爷了解情况,一共问了几个问题?从中  相似文献   

7.
在学习《西门豹》一课时我组织学生讨论:西门豹是个什么样的人?有的同学说:“西门豹是个善于调查研究的人,先摸清楚底细,再处理事情。”有的同学说:“西门豹是个智勇双全的人,不露声色就把坏人处死,有勇有谋。”还有同学说:“西门豹是个青天大老爷.为民除害哦!”这时有个同学犹豫着说:“我觉得西门豹这叫做草菅人命!”  相似文献   

8.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七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生:惩治巫婆。 师:西门豹是用什么妙计惩治巫婆的呢?请同学们先看一段话,边读边注意带点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思考—— 西门豹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相似文献   

9.
《西门豹》一课教学中 ,西门豹惩治恶人的三处语言可谓精典至极 ,既展示出西门豹的智慧 ,也展现了语言艺术的无穷魅力。下面以《西门豹》一课教学为例 ,浅谈研究性阅读中语言感悟的艺术。一、充分研读 ,感悟语言的丰富性阅读是个性化的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感悟语言 ,体验情感 ,读是基础。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理解 ,读中品味 ,读中有所感 ,读中有所悟 ,感悟语言文字隐含的深层意义 ,感悟语言文字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 ,体会作者遣字造句之奥妙。片断一 :“不行 ,这个姑娘不漂亮 ,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 ,说我要另外选…  相似文献   

10.
日前 ,听一位教师开讲座 ,其中谈到要把课本中的惟一可能还原到生活中去 ,还举了一个颇为生动的例子 :  小学语文《西门豹》中的惟一可能是来了西门豹这个清官 ,而实际生活中多种可能则是不光有清官西门豹 ,还可能有贪官东门豹 ,昏官南门豹等。请学生想象这些官分别会怎样对待邺这个地方 ,然后拿他们与西门豹对待邺这个地方的不同态度相比较 ,学习西门豹机智地惩办地方恶势力 ,全心全意为老百姓的高尚品质。   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认为“实际运用比抽象理论更重要 ,学生应发展得更有个性而非只强调集体观念”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也认为…  相似文献   

11.
淡中求味     
一教师在教学《西门豹》一课时,没有按惯例先提出问题,而是先让学生自由地、仔细地通读课文之后,提出了以下几个平平常常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1.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痛快不痛快?2.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佩服不佩服?3.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有没有愤恨?4.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有没有同情?5.课文中有没有什么使你觉得奇怪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构建开放式教学理念是我多年来语文教学的追求 ,为此 ,我作了以下探索 :以教学《西门豹》一课为例。首先让学生理清课文所讲的三件事 ,将教学定位在“西门豹了解民情、破除迷信”这两件事上。学生分为“了解民情”组、“破除迷信”组。两组同学都要在细读课文、理清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向对方组同学提问 ,或帮助对方组同学补充、完善答案。如“了解民情”组的同学不仅要深入理解西门豹了解民情一事 ,便于检验对方组同学答题的对错及质量的高低 ,进而补充完善 ,还要了解西门豹破除迷信一事 ,才能向对方组同学提出问题。也就是说 ,双方同学既要各…  相似文献   

13.
教学《西门豹》一课,临近尾声,一学生提出质疑:“老师,西门豹是邺的地方官,他为什么不直接把巫婆和官绅活抓上来,而是假装相信迷信,再惩治他们?”  相似文献   

14.
褚少孙,西汉元、成之世为博士,是一位著名的《史记》续补者。褚补六人中有一则“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反映了战国中期魏国变法图强的史实,丰富了《史记》的内容。关于西门豹治邺,《史记·河渠书》有记载,云:“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但司马迁没有给西门豹作传,所以他的生平事迹不详。但西门豹治邺是真实的历史事实,故《史记》在《魏世家》中又记载说:魏“任西门豹守邺,而河内称治。”  相似文献   

15.
一、善于运用启发引导的提问小学生年少幼稚,思考问题常常浮于表面,有时则是人云亦云,这对培养创造性思维不利。教师教学时,不能对学生只提出一些不必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而必须巧设问题,步步深入,启发引导学生逐步思考,最终得出结论。如教《西门豹》(小语第七册)一课,有位教师这样来教:师:你是否能想出这节课老师想要提出和解决的5个问题?生1:造成邺那个地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是什么?(师摇头反对)生2:西门豹用什么办法来惩治那些贪官、巫婆?(师再摇头反对)生3:西门豹为老百姓做了哪些好事?(师还是摇头…  相似文献   

16.
<正>一、初识人物,提炼情节,概括复述(一)依据课题概括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慧的王戎。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历史人物(出示图片与人名),他叫——生:(齐答)西门豹。师:对西门豹,你了解多少?生:西门豹,复姓西门,单名一个豹字,是战国时期魏国人。  相似文献   

17.
《西门豹》一文在叙述了西门豹把巫婆和官绅头子扔进漳河之后,写道: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这一句话,对连贯全篇内容起了重要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呢?  相似文献   

18.
《西门豹》是一篇颇具戏剧性的历史性题材课。课讲了战国时期,西门豹管理邺地时,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惩治巫婆、官绅头子,兴修水利的故事,歌颂了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造福的业绩。其中西门豹为老百姓破除迷信的部分集中表现了西门豹的聪明机智,称得上“一石四鸟,巧妙绝伦”。通过送新娘时简短的几句话,西门豹同时达到了四个目的:救下了新娘;处死了巫婆和官绅头子;警戒了其他官绅;教育了老百姓。对于这样的章,学生充满了兴趣,喜欢西门豹这一个人物,  相似文献   

19.
1.交流调查报告,确定研究主题.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西门豹》.,我们知道,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的景象是--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生接答),面对这样的景象,他立即展开了调查.昨天我们大伙儿跟着西门豹一起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且每一位同学都认认真真地填写了一份《关于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的调查报告》,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的报告.哪些同学想来展示?(很多学生举手)……  相似文献   

20.
五年制第六册36课《西门豹》以曲折的情节和生动的叙述,再现了两千多年前西门豹管理邺地的历史功绩。教学这篇课文,可抓住“管理”,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懂。第一,比较前后,明确“管理”的功绩。学习开篇首句“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去管理邺这个地方”,可让学生搞清“管理”这个词的意思。再要求学生把“管理”前后邺地情况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