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天,吹响了万物生命的序曲,润物无声,随后春把生命传递给了夏天;狂风暴雨,汪洋中生命经历了抗争,于是夏又把生命传递给了秋天;百川灌河,天高地迥,生命逐渐呈现出了金黄,成熟地弯下了腰,带着一种不刺眼的光芒,生命被传递到了冬天;风雪中,生命在大地中涌动,即使到了最后,也要“化做春泥更护花”。这就是生命的传递,传递中的生命,在这里没有怨言,没有退缩,更没有悲伤,就这样,岁岁年年。  相似文献   

2.
张丽君 《小学生》2011,(5):16-17
“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意义的构成部分。”并提出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一节好课的第一个特征就是“教师要充满激情”。教师的情绪,决定课堂的气氛,决定课堂的效果,没有教师的激情,就没有学生的激情,就没有课堂的活跃和生机,没有了激情课堂的创设,就没有真正意义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当代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认为“生命是生物一心理一社会的整体”。从这一命题出发,教育自然“要关注个体生命潜能的实现,要尊重个体生命的多样性、独特性,要致力于个体生命质量的提升”,教育必须重视教师与学生的生命成长。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很多学校更多强调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忽略轻视教师的精神世界。没有教师的生命成长,就没有学生的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4.
没有流露出一丝痛苦,也没有向亲人表达一分生死离别的眷恋,一名只有12岁的小姑娘亲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此前一个月,一名中学男生在家中杀死了他的亲生母亲,并计划下一步杀掉他的父亲……近几年来,类似的事件时有发生。是什么原因使这些孩子作出如此不可思议的抉择?是什么导致了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极度漠视与残忍?我以为,除了家长期望值过高、学习压力过大等人所共知的原因以外,也与我们一直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生命教育,即引导他们如何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有关。生命是智慧、力量和一切美好情感的惟一载…  相似文献   

5.
生命的放歌,或高或低,或长或短,或深沉或激昂,或悠闲或急促,每一种音调都缺一不可,齐备的生命音符合奏成和谐的人生韵律。没有一种表达能永远停留在激越高亢,也没有一种倾诉会走不出平淡低回。[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世界上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也没有比生命更值得珍惜的东西了。然而,我想说,生命是一朵璀灿而易凋的鲜花,是一颗耀眼而易碎的珍珠,只要稍有不慎,它就会从我们的眼前,从世界上永远地消逝。看了下面的两则新闻,你也一定会感到一名教育者双肩的沉重吧。  相似文献   

7.
小草     
小草的生命很短暂.一岁一枯荣。然而,小草却能努力地延伸她的生命。不管生长在何处,高山、平原、花园、路旁、沟边,没有哀怨,没有不可企及的失望。每当春天到来,她都奋力地为世界增一份生机勃勃的绿:与寒松一样傲立。与树林、牛群、小船流水、炊烟一起构画一幅幅浓郁的乡村景色,与压枝的繁花一样绽放吐芽,为旅人匆忙的脚步扫除疲惫的尘埃,为净化一方水土宁可自身蒙尘含垢……用生命中永恒的绿来阻止生命的飞逝,用绿的生机来补偿生命的仓促潜逃,使短暂的生命变得如此深邃而长久。小草也很微小,然而,短暂的生命中,微小的小草依…  相似文献   

8.
生命是美好的,只有生命,才能享受美好,刨造美好。生命没有了,一切也没有了,如同一棵树,当它的生命停止的时候,它的包括绿在内的美丽也就销声匿迹了;如同一座城池,当它成为废墟的时候.它的繁华和灿烂也就不复存在了。古今中外的文人对废墟多有感叹,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也有精彩描绘:“片片瓦砾散落在荒草之间。断残的石柱在夕阳下站...  相似文献   

9.
一张并不算大的网织出了一片天地,一份友谊,一颗爱心。夏洛的网,网住了小猪威尔伯即将任人宰割的生命。可夏洛的生命也因此走到了尽头,他安静地走了,没有一句抱怨,也没有遗憾。在通往天堂的道路上。夏洛孤独地爬着,但他的心却装得满满的。  相似文献   

10.
生命需要亮点,没有亮点的生命就像一潭死水,毫无生气。课堂教学也需要亮点,没有亮点的课堂,没有灵性,让人昏昏欲睡。  相似文献   

11.
曾成司 《广西教育》2007,(7C):27-27
清晨的校园常常让我感到生命的力量和大自然的神奇。 清晨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刻,这时前一天繁忙紧凑的生活已经结束,今天繁忙紧凑的生活尚未开始,没有压力,没有烦恼,一切都是那么生机勃勃。这是大自然无私的给予,使得生命充满朝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生命的旋律     
生命是上苍对每个生灵的无私馈赠,而每个生命奏出的旋律却各不相同。是做乞力马扎罗山下用威严的目光俯视茫茫草原的雄狮,还是做泥沙中寄居蟹般懒慵慵过活的幼虫?鱼翔浅底,鹰击长空,驼走大漠,雁排长风,每一种生命都渴望在旅途中奏出最辉煌的旋律。没有谁畏惧寒冷,因为只有经过一整个冬天的潜藏,天际才会徐徐吹来温暖的春风;没有谁害怕挫折,因为只有经过一次次的磨炼,才会使自己更加坚强,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映出更加绚丽的彩虹。倾听万物的声音,你会听到生命真实的旋律。  相似文献   

13.
彭清亮 《师道》2009,(10):10-11
在这以前,我在四川的一个小镇上已教书十年。十年过去了,我对职业与生命之间的关系却知之甚少。并非我没有寻找,而是我有心寻找也难觅踪迹。职业外在于我的生命,我的生命迹象显示出了有些疲于奔命,紧张劳累,刻板单调,渺茫无望。有一次,我想出逃,想换另一所学校,然而我连出逃、换学校的勇气都没有。  相似文献   

14.
顽强的生命     
王绎然 《辅导员》2014,(13):66-66
学完关于生命的故事后,我常常问自己:生命到底是什么呢?早晨,我在小区里跑步,看见有一个人往沙子里扔进一粒瓜子,过了几天后,我惊奇地发现那粒瓜子已经长成了一棵10厘米左右的小瓜苗!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没有肥沃的泥土,只有干燥的沙子;没有园丁的呵护,只有冰冷的风雨;没有充分的养分,只有虫子和暴晒的阳光……但它却没有放弃对生命的追求,冒着这样糟糕的环境破土而出,这棵小瓜苗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  相似文献   

15.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的表现,是孩子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它可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水是生命之源、健康之本,水是人类及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相似文献   

17.
第三讲 水     
第三讲水赵洪胜施美珉李杰实一、水——生命之本水,是普通的,然而却是日常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水是地球上所有生命依赖的生存的基础,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地球的年龄已经有46亿岁了,地球表面由海洋、湖泊、沼泽、河流和地下水组成的水圈也有30亿年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18.
杨艳君 《新高考》2005,(11):53-54
水是地球上万物的命脉所在.水滋润万物、哺育生命、创造文明,因此水是生命的源泉。水和人体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相似文献   

19.
周彬 《班主任》2009,(6):9-12
历史上,有能力却没有权力的人,杨修最为典型,而且还为此丧失了宝贵的生命;有权力但没有能力的人,刘阿斗最为典型,虽然没有为此丧失生命,但却将整个蜀国拱手相送。要成就一项集体性事业,既需要从事者有相应的能力,也需要给予或者赋予他相应的权力;与之相反,集体性事业的失败,有可能是从事这项事业的人没有相应的能力,也有可能是没有相应的权力。  相似文献   

20.
ruimin空间     
没有差别的世界是一个孤寂的世界,没有差别的人只是一尊没有个性的木偶。学生不仅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且是一个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精心呵护这些生命,走进他们独特的个性世界,对他们加以引导和帮助,给以悦纳和确认,予以延伸和发展,使之在温暖、滋润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