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王舒雅 《文教资料》2009,(18):228-230
宋初为强化中央集权,采取大量措施增设官职,使行政机构庞杂.宋神宗期间支持王安石变法,但从此开始北宋朋党之争愈演愈烈.宋代内忧外患的政治背景为朋党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但朋党的形成与宋代重丈轻武、科举制度尤其与秘书机构设置也有很大的关系.尽管朋党之争现象在宋始终存在,但宋代的皇权始终强势,士大夫集团对中央集权始终是有向心力的.  相似文献   

2.
康熙时期的朋党主要有鳌拜党、明珠党、索额图党、皇子党等,由于康熙的高超的政治艺术,对朋党危害的清醒认识和高度防范,处置朋党问题也比较适当,因此,康熙朝虽有朋党的存在,但无激烈党争,亦无党祸。  相似文献   

3.
景祜朋党事件即是宋仁宗景祐年间,由宰相吕夷简与知开封府范仲淹之间的个人恩怨演变而成的两个士大夫集团间的政治纷争.在朋党事件的形成过程中,存在于当事人之间的同年关系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正是范仲淹的支持者利用他们之间的同年、同僚关系联合起来反对吕夷简,才导致这场个人恩怨变为朋党行为,从而开启了北宋朋党政治之先河.  相似文献   

4.
巴黎公社革命是一个久远的话题,然而从波希米亚文化视角进入,它能重新浮出历史地表,使人们对文人与政治关系做出新的层面省思,成为深远的美学纪念碑.即巴黎公社革命有着浓郁的波希米亚文人气质,这种放浪不羁的文人压活渗透和掺和在政治革命历史场景当中,演绎一出文人知识分子与政治盘根错节的舞台大戏,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文人政治激进化的内部文本.  相似文献   

5.
汉晋时“浮华”一词因使用场合不同而有多种含义 ,可以指奢靡 ,不守章句礼仪 ,有名无实及轻薄放纵的社会风气 ,也可以指朋党。魏明帝太和年间禁浮华则主要是从政治着眼 ,其真实意义在于严禁朋党。魏明帝本人虽口吃少言 ,却颇有大略 ,特好法理 ,习于军事 ,且又雄心勃勃想要完成统一大业 ,因此对于桀骜不驯、恃才傲物的当时名士颇为厌恶。太和二年的未遂政变 ,使明帝强烈感受到了叔父曹植的政治压力 ,由此直接导致了禁浮华的一系列举措。曹植在明帝继位时仍有相当大的政治影响 ,并且与当时名士在很多方面都有相通之处 ,极有可能结为朋党 ,成为政治隐患。因此 ,魏明帝禁浮华主要是针对曹植的 ,曹植死后 ,禁浮华也便由显著激烈而归于平静  相似文献   

6.
明前中期文人认为,本朝胜事除明太祖的个人品行外,多有关于宦官、外戚、兵统、刑罚、朋党、避讳等制度创举。明晚期文人笔下的胜事则关注生活琐节,对明代社会问题全然不提。明亡之后的反思认为,这些所谓的胜事未能与时俱进,最终成为明朝衰亡的症结。  相似文献   

7.
1 朋党、朋党之争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着不解之缘,但又深为历代最高统治者所忌讳,正如唐人李绛对宪宗所云,“臣历观自古及今,帝王最恶者是朋党。”按一般的说法,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矛盾运动始之于春秋时期,而《尚书·洪范》中所谓“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等语,即已明确反映出最高统治者的这种心态。秦汉以降,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确立,在统治阶级内部拉帮结派便尤为绝对的君主专制所不容,凡涉嫌“朋党”者,动辄受到严厉的制裁。然而,综观秦汉以来的历史,形形色色的“朋党”与“党争”却仍屡见不鲜。于是,“朋党”日益成为统治集团中一个特别敏感的字眼。“朋党”之名为君主所恶,为臣下所惧,也往往被作为一个重要的政治斗争工具用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冲突中。  相似文献   

8.
张君劢通过分析古代朋党与近代政党的区别,确立了近代政党观:认为政党是"影响国家政治的团体",是实现民主政治的第一步;反对一党专政,认为两党制比多党制"稳定得多".他的政党思想既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和民主性因素,又包含着严重的局限与不足.  相似文献   

9.
宋代统治者“以儒立国”、“与士大夫治天下”的治国方略,将古代中国的文人政治推向了极致,以科举出身为核心的士大夫阶层已经形成。在崇儒礼士的历史文化语境下,宋代士大夫表现出一种愈益自觉的群体凝聚意识,他们不仅能超越个人的利害得失,同以天下为己任,论道经邦,积极干预政治,而且不避朋党之嫌,高倡君子有党论,体现出一种志在经世、舍我其谁的党派意识。宋代士大夫的群体凝聚意识,凸显出士大夫阶层兴起后的一种整体心态,即从追求个人的进退荣辱转向对于社会及阶层利益的群体关怀。  相似文献   

10.
春秋战国之际,诸侯各国为在兼并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都谋求富国强兵之术,而群臣朋党比周,争权夺利,排斥异己,不仅危及社稷的安全,而且使君主无法作出正确的决策和贯彻国家的政令。所以春秋诸子不仅对朋党进行道义上的谴责,而且分析它的危害,要求禁绝朋党的呼声日益高涨。战国时期的法家对朋党尤为痛恨,其中,韩非的朋党观最具代表性。韩非作为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的倡导者,提出了一整套禁绝和制驭朋党之术,为专制君主提供了与朋党作斗争的锐利武器。这是先秦思想家朋党观进一步深化的标志,也是韩非的法家理论之所以能够深深打动秦始皇并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奉为圭臬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谱学属史学别支,谱系之作实为历史档案。居官、婚嫁均以此为主要参考,政治作用较强。晚唐宫廷政治中的朋党之争,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加速了大唐王朝的崩溃和灭亡,同时,数十年间的牛李党争结局,使得谱学逐步衰微。  相似文献   

12.
唐代文人的怀洛诗兼有政治、精神、情感等回归洛阳的多重创作主旨.流放文人多思君恋阙,显示出-种政治理性,情感凄怨;外任文人多倦于官场,怀居忆旧,期望回归精神的家园,情思恬淡;流寓文人多思家怀亲,情深意淳.其情思也随时序变化、空间流转、迎来送往等自然萌生;其传情方式,或通过水陆空,或借助于梦境;其表达题式多样,技法错综.怀洛诗反映了唐代政局的动荡和文人的心路历程,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价值和丰富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13.
科举政治是指以考试选拔为官员主要录用方式的官僚政治.科举时代多数中高层官员由进士出身,而科举牢笼天下英才,不仅能消弭反叛力量,所选拔者尤多报效国家的志士.科举与古代地缘政治、吏治、朋党等问题都有密切的关系.科举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从隋唐到明清1300年间,大部分政治精英从科举选拔出来,科举对中国古代官僚政治产生的影响利大于弊.科举政治研究从一个侧面有力地支撑着科举学,促使科举学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晚唐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皇室衰微,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朋党之争,诗人们不断经历体验家国动荡的悲凉,他们有心救国救民,却无力回天,这些心情沉痛的文人阻挡不住历史前进的车轮,大唐的辉煌一去不复返,晚唐叙事诗就是在巨大的时代压力和心理压力下产生的。晚唐叙事诗一方面继承了中唐叙事诗的审美倾向、创作技巧,另一方面又带有浓郁的悲凉、  相似文献   

15.
从反映两宋朋党之争的特定角度,探讨有关苏轼贬谪生涯的三部元杂剧《醉写赤壁赋》《东坡梦》《贬黄州》,深入剖析其遭贬原因及剧中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塑造,对于我们认识宋代党争的激烈残酷,以及党争中纷纭复杂的人情世态,思考党争对文人心态的影响颇有启迪。  相似文献   

16.
最晚至南宋时期,通俗文学领域内开始了对苏轼形象的塑造.通俗文学从消费者的趣味出发,以才情替代了政治,消解了苏轼政治生涯的波折历程;又以才情重新整理了文化地理,调节了苏轼的人生节奏.苏轼形象的塑造是近古通俗文化史上的经典个案,其直接成果是产生了一个文人形象生产的流水线和一个文人生活的经典模式.从此,以苏轼为模版,富有"才情"的文人们被相继塞进流水线,一个个大同小异的形象被不断生产出来.  相似文献   

17.
樊树志先生提出“东林非党”论,曾引起学界的较广泛争鸣。东林究竟是不是朋党,首先应该看史籍的记载情况。自明末以来的众多史籍都反映东林是朋党。具体来说,一部分史籍认为东林是由书院逐渐转化为朋党,另一部分认为东林书院重建之始即为朋党。  相似文献   

18.
昔人认为《玉泉子》所记皆唐人杂事,今考出此书记事中有褒贬爱憎,显现出扬李德裕、抑牛僧孺的政治倾向,有朋党烙印。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元明易代的社会历史背景下,集中对比阐述了处于时代政治风云变幻中的两大文人集团浙东文人和吴中文人的命运遭际和人生取向。  相似文献   

20.
出于文学情结和政治需要,曾国藩利用桐城派这面旗帜招揽天下英才,为其政治利益服务,表现出对桐城文人特别关爱和培养,赢得桐城文人对他的信任。与此同时,桐城文人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振兴桐城派三祖的文学事业,也必须追随曾国藩,借助其声望,扩大桐城派的影响。曾国藩看重桐城文人,桐城文人愿为曾氏效力,成为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