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姜怀宇 《丹东师专学报》2001,23(2):54-55,37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在评价、分析资源合理配置基础上的区域分析。本文从丹东市区域条件分析入手,系统分析了丹东市产业部门结构及空间结构调整的优势条件和劣势条件,最后指出了丹东市产业结构优化和开发重点。  相似文献   

2.
推广区域装备制造业企业品牌是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加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试图运用SWOT分析模型对湖北省宜昌市发展区域装备制造业企业品牌的内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以客观评价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从而确定宜昌市装备制造业企业品牌推广的策略内容。  相似文献   

3.
区域比较优势即区域优越条件或优势要素的差异及其对经济活动吸引力的显著差别的存在,形成了区域性不平衡产业结构。由于产业结构趋于平衡的需要,一种产业的产业化将带动其他产业的牵连增长。区域产业结构平衡是暂时的、非稳态的。不平衡产业结构是产生经济增长的动因,区际产业合作(产业化空间扩散)是“产业梯度”存在的必然结果,并不断推动全球产业结构朝着平衡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区域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IIISNE)对梅州、龙岩、赣州三市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自然生态环境响应进行了定量评价.又通过定性分析产业空间布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来分析产业结构演化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三市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动,产业结构转型时间不一;产业结构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波动性交化,但整体偏高;区域产业结构及产业空间布局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5.
苏南是江苏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其产业结构正面临着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经济对高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强烈需求使得苏南地区更迫切需要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本文通过对苏南区域高职教育的特征分析,在充分阐述构筑区域高职发展新优势的必要性后,提出了构筑苏南区域高职教育发展新优势的建议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地方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依据与产业的关联度,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加强专业集群建设,围绕资源整合与共享,形成专业集群优势,同时建立基于产业集群需求的效益导向评价标准,规划高职教育专业集群的目标与方向,以更有效地服务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7.
试论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比较优势支撑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发挥原生性优势、增强派生性优势和构筑新优势是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关键。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应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区域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8.
开展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有利于全面客观认识土地综合承载状况并对其进行优化提升。文章基于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的实证结论,对比研究了京津冀各区域土地综合承载的优势与短板;进而依据区域间子承载力发展相对不均衡状况,着重探讨了经济承载、建设承载、资源环境承载等承载子系统之间的博弈关系。在此基础上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资源环境、基础设施服务等方面分析京津冀土地综合承载差异的致因;最后从协调各区域承载力的角度探索推进京津冀承载力协同发展、实现区域承载力整体提升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9.
论西部地区战略性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战略性产业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区域战略性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关键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产业。西部地区战略性产业结构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产业结构合理化作出了贡献。随着内外条件的变化,西部地区战略性产业结构应选择绿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西部重点经济区)、航空航天和生物制药业、电子信息业、能源产业和有竞争优势的战略性产业进行布局。  相似文献   

10.
从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三方面分析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现状,依据其地理区位优势和港口资源优势,从地区共同发展、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增强港口发展对腹地经济的带动效应、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出促进河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经济增长区域结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利用区域经济学中的偏离份额分析法,对福建省九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了各地区在产业结构与竞争力方面的优劣势及其数量关系,为福建省制定未来区域发展规划和区域经济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产业对接成为必然。娄底,作为环长株潭城市群的次中心城市,以产业对接为重点而主动融入长株潭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后发赶超”的必然趋势。娄底具有产业对接的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又有产业对接的历史基础,可以科学地完成产业对接。生态文明、低碳经济、“两型”社会建设为娄底与长株潭产业对接提供了创新的路线。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关键就是看其所办的专业能否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能否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随着产业转型和升级,广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服从于区域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接区域产业布局,优化专业结构布局,使高职人才培养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强大支撑力量。  相似文献   

14.
“红三角”地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有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潜力。“泛珠三角”是面对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以及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而提出的包括香港、澳门以及广东、湖南、江西在内的九省、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的“9+2”模式。“红三角”一方面有着经济发展的巨大优势,另一方面对“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表现出较好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强大的竞争优势,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根源是产业集群特有的产业组织结构,即产业集群具有组织优势。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十年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经济快速发展,其成长潜力和发展趋势具有很大的区域后发优势。该区域在经济发展中主要面临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偏低以及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后发劣势,但同时也具有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和人力资源成本低等明显的后发优势。为充分发挥区域后发优势,促进黄河金三角经济快速发展,提出了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促进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构建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比较优势的困惑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条件下,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有一定的滞后性,对经济建设的指导作用不明显。通过构筑要素市场,降低区际交易成本,加快信息化建设,整合优化产业链以及不断推动技术进步等途径来弥补比较优势的不足,形成其竞争优势,从而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区位优势作为后发优势已经成为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来源之一,空间集群则成为当代跨国公司突出的区位选择变量。本文在阐述广东跨国公司群起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产业集群是当代跨国公司发展不容忽视的重要区位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广东跨国公司所参与并主导的产业集群越来越多,彼此密不可分、相互促进,构成重要的区位优势,这无疑为广东省跨国公司培育做了很好的铺垫,也为进一步促进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