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乐器考级(以下简称考级)是每个学琴的孩子都会遇到的。又要到考级扎堆儿的暑期了,面对五花八门的考级机构,考级到底有没有必要?考级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呢?考级的"好处"考级有利于增加琴童间的交流对于长时间接受一对一授课的孩子来说,与其他学琴者、教琴者缺少交流。没有交流,家长就很难了解自己孩子学琴的真实水平到底处在什么位置。从这个角度看,考级恰恰为学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个二年级小学生的父亲,与千千万万家长一样,已经拖着孩子步入中国教育的罗马斗兽场。亲身体验其中的酸甜苦辣离奇古怪。每一天我在学校门口接孩子时都会收到若干广告传单,上面有五花八门的培训班、兴趣课、名师辅导、出国游、夏(冬)令营等信息,我一般都扫一眼然后交给孩子折飞机。这些传单中,常常出现“考级”一词。什么都有考级,钢琴考级、小提琴考级、  相似文献   

3.
黄缨 《早期教育》2006,(8):25-25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让学绘画的孩子参加美术考级。当然学画和考级把握得好可以让孩子在学画过程中获得身心愉悦,可以提高孩子的感知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现在组织美术考级的部门很多,但内容一般都由文化部审定,大致可分为中国画、西画、书法、篆刻、儿童画等等。这里我们着重关  相似文献   

4.
李勇 《家长》2022,(3):45-46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很多家长在微信群中问我,孩子课余时间一下子变多了,不知道该干什么好.一些家长本想让孩子多学些艺术特长,但又怕考级无形中会给孩子带来负担和压力,如果让孩子赋闲在家,又担心孩子沉迷玩游戏或看电视.  相似文献   

5.
陈光 《中华家教》2015,(4):10-11
鲍惠荞,中国音乐家协会全国器乐演奏业余组考级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央乐团社会音乐学院副院长,曾经两次担任国际钢琴大赛评委,全国"金唱片"奖,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鲍蕙荞教授是我国钢琴演奏大师、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很多家长让孩子学琴时都希望孩子以鲍教授为榜样,像她一样成功。如何才能在孩子学琴路上做到事半功倍呢,为此我采访了鲍教授,她给家长提供了非常宝贵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时下学钢琴再也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了。但大多数家长让孩子们学钢琴似乎就是奔着考级,比赛去的,忘了当初为何选择让孩子练钢琴的(学钢琴对开  相似文献   

7.
首先,要让父母了解让孩子学琴的目的。学琴是为了用音乐来陶冶孩子的情操,如果盲目地追求考级,会造成孩子的基本功不扎实,缺乏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枯燥无味的练琴反而有害孩子的身心发展。因此,作为老师要耐心地和家长沟通,让他们在思想上对学琴和考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学琴时,对孩子宽严相济,在打好基本功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演奏技巧。在考级时,把它当成一个锻炼现场演奏和交流的机会,鼓励孩子大胆地展示自己。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的孩子似乎都走进了一个音乐考级的浪潮之中,邻里之间的谈话都是关于音乐考级的,而大街小巷不断涌现的各种音乐培训中心,似乎都在暗示着这一浪潮的汹涌。可真正学音乐的孩子对自己所学的东西掌握多少,了解多少,认识多少,是否真的热爱呢?作为教这些孩子的老师又有多少是全心付出,认  相似文献   

9.
首先,要让父母了解让孩子学琴的目的。学琴是为了用音乐来陶冶孩子的情操,如果盲目地追求考级,会造成孩子的基本功不扎实,缺乏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枯燥无味的练琴反而有害孩子的身心发展。因此,作为老师要耐心地和家长沟通,让他们在思想上对学琴和考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学琴时,对孩子宽严相济,在打好基本功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演奏技巧。在考级时,把它当成一个锻炼现场演奏和交流的机会,鼓励孩子大胆地展示自己。其次,在教学时,重点教会琴童规范识谱。对于初学者来说,要强调三个号,即谱号、调号和拍号。年龄小的孩子可以要求他们用铅笔自己…  相似文献   

10.
久清 《父母必读》2011,(11):114-116
中国琴童千千万,有多少父母在“逼他学”和“放弃”中挣扎,又有多少父母在面对考级时饱含说不清的爱与恨……敬请聆听茅为蕙女士的声音:孩子学钢琴,父母先上课.。  相似文献   

11.
《父母必读》2011,(10):87-90
中国的琴童千千万,有多少父母在“逼他学”和“放弃”中挣扎,又有多少父母在面对考级时饱含说不清的爱与恨……敬请聆听茅为蕙女士的声音:孩子学钢琴,父母先上课。  相似文献   

12.
徐怀谦 《新读写》2014,(5):53-53
北京大学教授、美学家叶朗说过,现实中不少家长逼迫孩子弹钢琴、学画画,目的只是为了考级.为了升学考试时加分。他强调,艺术教育一定要注意它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13.
琴童妈 《家长》2010,(2):71-72
很多家长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学琴,不是为了考级,不是为了获奖,而是为了让孩子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更好地去感悟生活和享受生活!  相似文献   

14.
陪练记     
钟玲 《教育文汇》2009,(11):51-52
假期孩子的古筝需要考级,得强化训练。可是我们却总是记不住时间,午休老睡过头。我不上心记不住,怎么孩子也总是忘记呢?孩子从小到大,上课从没迟到过,为什么她和同学的约会老不忘呢?我打车把孩子送到老师家,便坐下来听课。  相似文献   

15.
舞蹈班     
舞蹈班的一些同学去哈尔滨考级了。我在舞蹈班的功课很好, 老师也建议我去考级,她说去考考有用,我也一定能通过。但妈妈没有同意,她说我们没时间(果然,后来我们去姥姥家串门了),再说我们学舞蹈  相似文献   

16.
艺术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陶冶其情操,培养其艺术欣赏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为了考级或者获取证书。然而,由于许多学校在招生时,十分看重学生在社会艺术考级中获得的等级,这引发了家长对孩子艺术培训的追捧,不管孩子喜不喜欢,家长都要把孩子送到音乐、美术等特长班、艺术班学习,参加考级,一心为了拿一张艺术考级证书,以便在升学时加分或者获得特殊照顾。这种盲目的纯粹为了考级和升学的艺术学习,让很多孩子不堪其苦,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琴童千千万,有多少父母在逼他学和放弃中挣扎,又有多少父母在面对考级时饱含说不清的爱与恨……敬请聆听茅为蕙女士的声音:孩子学钢琴,父母先上课。  相似文献   

18.
于元林 《教师博览》2022,(35):11-13
<正>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正值“双减”政策出台,我家楼下不少教辅机构关停,但不在关停之列的音体美等培训机构依然热度不减。妻子着急,常在我耳边吹风:同龄孩子中,谁钢琴已考级、谁学跳舞、谁练跆拳道……经不住催促,我也不能免俗,决定选个地方让女儿学画画。深圳市区寸土寸金,房租贵,培训机构往往空间逼仄,通风不畅,装修污染加上画画颜料污染,孩子在这样的环境学画易造成身体伤害,因此虽然培训老师素养不错,培训费用我们也能承担,最终还是没有敲定。  相似文献   

19.
如今的父母越来越重视孩子的艺术教育.因此,大部分都市儿童都在经历着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艺术童年。但是,艺术考级的介入,使得孩子们的艺术生活不再轻松,瞧,节假日他们还得背着乐器或画夹四处“求艺”。看着他们并不“艺术”的笑容,我不由得想问:幼儿艺术考级到底给我们和孩子带来了什么?  相似文献   

20.
有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见到自己的孩子哪一点不如别人的孩子,就急得不行。钢琴考级人家孩子先考上了,就责怪自己孩子:给你付了那么多学费,都白学了!你看楼上谁如何如何;期末考试其实也就比人家差了几分,又是一顿埋怨。这样的家长往往看不到自己孩子的长处,总是拿别人的长处跟自己的孩子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