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小学英语真实任务教学实践论>充斥着学理谬误、逻辑错乱、概念模糊、术语混淆,不去说明什么是或什么不是"真实任务",反而玩弄假问题,谈空话大话废话.事实上,所谓的"真实任务"本身及其所衍生的"真实学习任务"和"真实运用任务"等等都是伪命题.对于任务型语言教学/语言学习来说,真正的问题不是任务的"真实与否",而是任务的"有效与否"--这才是外语教学研究或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应该真正关注的.因为,在任务型语言教学/学习中,任务是用来创造语言学习发生的环境和条件的手段,"手段"不存在是否"真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汪冬梅 《考试周刊》2015,(50):112-113
任务型教学是目前在我国英语教育界备受关注的一种教学方法。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任务型教学开始进入中学英语常规教学。任务教学的实施引导英语教师把教学目标指向"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根本目标发生了从知识转向运用的转变。然而,目前一些英语教师对任务型教学还存在一些误区,没有真正把任务型教学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任务型语言教学”这一术语是从英语中的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翻译过来的,从此英文术语就可以看出,所谓任务型语言教学,就是一种基于任务或以任务为基础的语言  相似文献   

4.
朱琳 《教育教学论坛》2019,(14):201-202
任务型英语语言教学是一种系统性的语言教学方法。此种教学模式以"任务"为中心,其主要目的便是完成"任务",而其所凭借的手段在于"任务"的设计与执行。任务型英语语言教学重视学生的自身生活经历,将学生视作学习活动的主体,重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学习过程。"任务型教学模式区别于其他交际教学模式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它更强调采用具有明确目标的‘任务’来帮助语言学习者更主动地学习和运用语言。"任务型英语语言教学,是指在英语语言的教学过程中应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这种教学模式的一大好处便在于,其教学过程更具动态性,其间伴随着介于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这种教学模式大大提升了英语语言教学的趣味性,使英语语言教学不再拘束于过往乏味、枯燥的模式,从而使得英语语言教学更加高效、高质。  相似文献   

5.
虽然"任务型"语言教学研究已经较为丰富,在基础英语教学中成效显著,然而,在中职汽车商务英语的教学中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并不多见,这方面的研究也不多。本文基于如何让中职汽车商务英语教学摆脱教学时常遇到的费时多、成效小的困境,以便提高中职汽车商务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为目的,试从对"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解展开讨论,以教材编写、教学案例、任务设计为实证,阐述在中职汽车商务英语的教学中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行动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要"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新课标以学生"能做某事"(即用语言来完成任务)的描述方式设定了各级目标要求(即任务目标),并且明确要求教师要避免单纯的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做好任务型教学设计能够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更加主动地思考与探究,关注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的结合,提升英语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7.
李海清 《考试周刊》2007,(44):65-67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本文就如何在《大学体验英语》教学中进行任务的设计进行了充分的阐释,并以实例说明课堂实践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对《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下任务型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在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达到“以言行事”,培养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本首先简述了任务型教学理论。认为任务型教学是完成英语学习任务的一种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并提出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注重任务型教学与综合折中的辨证统一。  相似文献   

9.
"任务单"型教学指一种以任务为核心单位,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第二语言教学的途径。由于我国西部大部分地区小学英语教学基础薄弱,新课标中的任务很难具体实施,所以现结合自己长期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实际经验,就小学英语"任务单"型教学中"任务"的设计步骤,谈一些具体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张静 《考试周刊》2013,(30):76-77
任务型语言教学理念强调"做中学"、"用语言做事",它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具体的任务为驱动,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融为一体,学生通过运用所学语言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本文探讨了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念,并通过具体的高职英语课堂任务型教学案例,说明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理念,从而实现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学术能力发展是民办高等学校教师发展的核心内容,民办高校教师应该具备教学、研究、应用知识、综合知识四种学术能力,其学术水平的提高需要四种学术能力的协调平衡发展。而当前中国民办高校教师学术能力的发展存在失衡的现象,表现在教师教学与科研学术能力发展不协调,应用知识与综合知识的学术能力尚为欠缺等方面。促进中国民办高校教师四种学术能力的协调发展和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是中国民办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和重要任务。中国民办高校要努力营造教师学术能力发展的良好环境,改革教师评价制度,构建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机制,中国民办高校教师也要追求自我发展,不断提高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12.
国内研究者主要从教学学术与教学质量、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学术运动、教学学术机制的互动关系,以及不同类型大学教学学术发展现状等五个专题领域,对大学教学学术展开研究,其研究成果对我国大学针对教学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新趋向,开展教学管理实践改革带来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从建立治学道德规范和形成个人修养两个方面 ,探讨了高校学者的治学道德 ,并论述了学术自由在高校学者形成治学道德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的曲折发展历程充分印证了在教师教育领域中的"钟摆"现象。正是人们对教师专业化认识与理解的左右摇摆与飘忽不定,最终演绎了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发展的曲折变化。学术性与师范性是教师专业性的两大体现。民国初期教师专业化中师范性特征明显,教育类课程获得稳步发展;民国中期教师专业化中学术性倾向突出,教育类课程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民国后期教师专业化中学术性与师范性的整合,为教育类课程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追求学术性与师范性的整合将成为教师教育课程发展的历史必然,而这也将是今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选择方向。  相似文献   

15.
大学内部组织机构是实现大学职能的重要载体,大学作为一所学术性机构,其基层学术组织是大学组织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当前,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基层学术组织在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忽视,权力和责任有限,存在发展方向模糊和发展实力不强等问题。在当前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持续不断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形势下,应重视基层学术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基层学术组织的管理,探索基层学术组织的发展内容与方式,从而增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发展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复兴梦,既是经济上的崛起,更是文化上的复兴和腾飞。建设具有中国气派的学术、实现学术中国梦是近现代以来知识分子孜孜以求的重要目标,是今天建设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期刊是学者发布学术成果、组织学术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是学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学术繁荣和期刊健康发展的保障和根本,学术专业是学术繁荣和期刊健康发展的主体内容,而积极创新又是学术期刊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解放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必须注重内涵提升,质量优先;必须创造和谐的学术环境,包容不同学派,包容失误失败,包容后辈冒尖,包容人才的个性。  相似文献   

18.
As an emerging field within higher education, academic development remains fragmented, both as a field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vibrant, on-going debate about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and directions of academic development as a nascent field, some relatively wide-ranging claims which have been made seem to be lacking in supporting empirical evidence. With regards to this limitation, this paper contends that more systematic empirical explorations of the knowledge-base of academic development are vital t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field. Informed by Bernstein’s social realist frameworks on the structure of academic knowledge, the paper presents an analysis of knowledge recontextualisation processes in two English and two Flemish academic development units, based on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30 academic developers. From the analysis, contrasting patterns of knowledge recontextualisation emerged between the four sites and between the national contexts in particular, pointing towards an increasing epistemological fragmentation.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西方四种不同学术权力模式的比较分析,从扩大学术自主权、大学自身调整、完善学术管理机制和建构多元化的大学学术权力模式等几方面提出了对我国大学学术改革的几点思考,以此推进我国大学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西方学术分科观念与方法日渐为国人所重视、接受。同时,西方历史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纷纷传入中国,一些学者以近代西方史学与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观念、理论与方法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学术。西学东渐之下,中国传统学术体系开始发生重要变化,一些新的学术研究门类开始出现在近代中国学术的体系当中,并最终发展为独立的学科。中国学术体系与西方学术体系逐渐得以对接。这是近代中国学术发展一种极为重要的现象。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兴起,也昭示了这一学术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