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惠利 《宁夏教育》2008,(12):22-23
社会实践活动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中学生,应不断在学习中成长,在实践中学以致用,学会与人相处,与人共事,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根据课程方案要求,我校在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方面做了大胆尝试,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周”活动,并把学生参加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作为学生学分认定的重要依据,取得了明显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
综合实践活动要以活动促发展,让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大胆探究、敢于质疑。以实践活动为主线,发挥学生主动性,以班主任为主导,以实践教育基地创建为依托,丰富实践内容,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社会角色,转变思想,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区,去关心社区发展,关注身边的社区问题,并积极尝试解决社区问题的方式和途径,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开辟出有自己特色的社会实践的新天地,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旨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的主动实践、乐于探索、大胆创新、敢于质疑的精神,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走向生活,在实践活动中去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相似文献   

4.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浩 《出国与就业》2011,(11):116-117
社会实践是高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形式.在新形势下,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环节,不断扩充以新的内容,在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拓宽专业知识面等方面起到了其它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莉 《课外阅读》2011,(10):109-110
少先队活动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两者都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向中小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强调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临淄区教委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结合本区实际情况,以临淄第二职业中专为依托建立了区中学生劳动技术实践基地。各初中学校每年集中学生到该基地进行为期一周的实践教育。自开展实践活动以来,已累计培训学员10200多名,得到了学校、家长、社会和学生的一致好评。让学生走出课堂,尝试社会生活,体验社会生活,磨练意志和毅力,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创造、学会求知、学会审美等方面有了质的飞跃。事实证明,社会实践教育的作用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可替代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载体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实践中培养预防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广西医科大学99级预防医学系学生进行的“广西预防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巡回展览”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总结学生在思想道德、专业技术、组织工作能力以及身心素质方面的收获,探讨社会实践活动在贯彻素质教育方针、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综合实践活动"帮助他人,快乐自己"是针对学生爱的教育的相对缺憾这一现状,组织学生开展的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自己动手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参加社会实践,解决问题,学会感受爱,学会奉献爱。  相似文献   

9.
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应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提供更多渠道以提升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效果从而提升其综合素质,旨在为社会输送综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在“调查、实践、探究、汇报、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和创新能力。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综合实践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要使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素质教育更好的结合,需要明确认识社会实践对专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素质教育,需要从学生顶岗实习、职业技能培养、职业性较强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校企合作基地入手.  相似文献   

12.
<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创新精神的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应紧紧围绕"教育创新"这个主题,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具有创新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会学习、会创造",学以致用。一、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拓展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能够主动提出问  相似文献   

13.
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走向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亲自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通过社会实践、研究探索、合作交流、沟通对话等活动,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操作、学会实践,培养学生的人精神和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4.
张永飞 《教育》2011,(34):19-20
今年5月27日,教育部与公安部、水利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粮食局等七部委联合召开会议,计划整合社会资源,建立主题教育实践基地。教育部表示,目前中小学教育中还存在着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实践的情况。开展社会实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可以让学生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中小学阶段,加强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获得全面化的发展。作为未来的接班人,接受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实施素质教育实质上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民素质,尤其中小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更应该接受素质教育。所以在中小学阶段,要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在学会学习之前要先建立三观,而综合实践课程的优化设置可以有效地对素质教育的提升起到助力作用。本文重点是优化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助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6.
高职素质教育是一种在新的教育观、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职业技能教育,即让学生学会竞争、学会创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处事、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等,引导学生发展自身的各种潜能,进行实践和创造,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7.
张永飞 《教育》2011,(12):18-20
今年5月27日,教育部与公安部、水利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粮食局等七部委联合召开会议,计划整合社会资源,建立主题教育实践基地。教育部表示,目前中小学教育中还存在着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实践的情况。开展社会实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可以让学生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普通高中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这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服务和社会实践三个科目。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精神和科学素养,三年共15学分。社区服务,三年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获得2学分。社会实践,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获得2学分。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呢?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面向学生生活、面向社会的课科。开设这门学科的目的,是为学生密切联系个人经验和社会生活,综合运用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亲近社会、体验人生、注重实践、学会创造提供更加直接的机会。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与自主性的特点。正是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与开放性,也正是本于它对学生生活与社会实践的关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下的综合实践课,就是要改变过去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进社会,亲密接触大自然和社会,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社会生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与人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