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内江市档案馆的陈列室里,有几页书信和一本书尤为引人注目,那是冯玉祥将军就内江节约献金事宜致威远煤矿郭象豫的信和内江市档案馆主编的《内江抗日救亡运动档案史料选编》。值此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之际,再次躬身阅卷,冯玉祥将军当年在内江三县倡导节约献金的情形历历在目:1943年底抗日战争进入第6个年头,国民党政府的财政困难日益加重,致使抗战将士的生活待遇极差。  相似文献   

2.
抗战后期四川节约献金救国运动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玉祥将军1943年冬至1944年秋发起的节约献金救国运动是抗战后期的一件大事。在贯穿整个抗战时期的各种献金运动中,它的成效是最大的,而且运动完全在四川省范围内进行,突出地表现了四川人民表现的高度爱国主义精神。1942年冬,冯玉祥途经成都,与当地基督教会的朋友举行谈话会,会后专门开会拟订章程,组成“中国基督徒节约献金救国运动(成都)分会”,意思是把总会留在重庆。冯玉祥回到重庆后,于1943年1月17日在重庆发起成立中华基督徒节约献金运动全国总会,冯玉祥为理事长。成立组织后,冯玉祥主要依靠自己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的身份和“爱国将军…  相似文献   

3.
沈涛 《四川档案》2005,(5):16-16
为配合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活动的开展,自贡市档案馆通过大量扎实有效、细致耐心的工作,工作人员从浩如烟海的馆藏中发现了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第二次莅临自贡市组织节约献金救国运动时留下的亲笔书信。在这些珍贵的档案中,关于自贡市第一次节约献金运动的有7件,有电报、收据、代电,从中统计出,冯玉祥将军在自贡市首倡的节约献金救国运动,共收到捐款1997771元。  相似文献   

4.
1944年6月,冯玉祥以中国国民节约献金救国运动会会长身份,第二次来到素有"银窝窝"之称的自贡,并亲自主持节约献金救国运动。从6月26日至7月22日,在爱国心的驱使下,在冯玉祥崇高威望及"大声疾呼"下,在自贡市节约献金分会的精心组织下,贡井盐场各界的爱国热情犹如火山喷发,节约献金救国运动如火如荼,一时间,"国家兴  相似文献   

5.
陈翔 《四川档案》2005,(5):23-23
冯玉祥将军1943年冬至1944年秋发起的节约献金救国运动是抗战后期的一件大事。在贯穿整个抗战时期的各种献金运动中,它的成效是最大的,而且运动完全在四川省范围内进行,突出地表现了四川人民表现的高度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6.
1943年10月14日,冯玉祥为了扩大抗日募捐的影响和数额,决定将1942年12月成立的全国基督教节约献金总会更名为中国国民节约献金救国运动会,首先在全川发动节约献金运动.  相似文献   

7.
冯玉祥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有名的爱国将军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在二十多年的戎马生涯中 ,他不仅以“倒戈将军”闻名于世 ,而且也以“基督将军”斐声海外。然而 ,人们却很少知道 ,他曾经还是一位帮会首领。在转战长城内外的戎马生涯中 ,特殊的时代背景使得他与哥老会这一秘密社会组织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冯玉祥与哥老会最早的联系可追溯到 1915年。是年五月 ,正为复辟帝制而紧锣密鼓作准备的袁世凯调令其亲信陈宦督川。其时 ,冯玉祥的第十六混成旅也随陈宦被调入川 ,驻扎在绵阳。四川是哥老会的发源地 ,同时也是匪患泛滥的地方 ,有…  相似文献   

8.
陈冠玉 《兰台世界》2012,(13):15-16
冯玉祥是民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和爱国将领,一生满怀爱国热忱,尤其是在抗战时期,他勇挑大旗同仇敌忾,直面困局慷慨陈词,处理军务深谋远虑,在我国抗战史上留下了灿烂业绩和辉煌成就。一、同仇敌忾冯玉祥将军是安徽巢县人,早年就曾为  相似文献   

9.
《咬文嚼字》杂志1998年8期31页《冯玉祥“戒毒”?》一文在指出《北京晚报》去年7月8日11版《冯玉祥常德戒毒》这一标题将冯将军在常德进行禁毒和办戒毒所的事迹概括为“戒毒”之谬时说:“况且文中还提到冯将军的缉毒销烟之举,那么这个‘戒’字就更有失偏颇了。”这里的“有失偏颇”,所表的意思恰与作者要表达的意思相反。“有失”改为“失之”就对了。  相似文献   

10.
一点订正     
《新闻研究资料》总第十三辑载丁涪海同志《采访将军·诗人冯玉祥》一文称:“冯将军,在光天化日之下,打着灯笼去见蒋介石,讽其反动统治,暗无天日!”此事不确。我曾当面问过冯将军,他称系“举烛”故事之讹传。兹述这段经过如下:1943年夏,我随邓宝珊将军在重庆郊外拜会过冯玉祥将军,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无酒有肴,大盘大碗。临时能备办这样一顿好饭菜,在当时的重庆来说,也是不多见的。邓对冯  相似文献   

11.
冯玉祥避寿     
抗战时期,冯玉祥在重庆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但有职无权,冯玉祥自告奋勇担任了国民党要员公馆区歌乐联保保长.冯玉祥以"丘八诗人"自称,写了一首诗:"平民生,平民活.不讲美,不讲阔.只求为民,寻求为国.奋斗不懈,守诚守拙.此志不移,誓死抗倭.尽心尽力,我写我说.咬紧牙关,我便是我.努力努力,一点不错."冯玉祥还发动"抗日献金运动",亲自到四川各县奔走,劝募黄金,捐输前线.  相似文献   

12.
张鸣  肖蓝 《出版参考》2004,(10):37-37
王怀庆是北洋军中老资格的将军,当曹锟、吴佩孚等人还在家乡吃老米的时候,他已经是北洋军的协统(旅长)了。虽然此公位不过师长,但由于长期担任北京卫戌部队的首长,民国风云,什么事都赶上过,所以在民国史上还算有点知名度。北洋诸将很多有外号,有好听点的,像吴佩孚叫“秀才将军”、冯玉祥叫“基督将军”;也有难听的,比如唐生智叫“和尚将军”、  相似文献   

13.
鸡蛋作稿酬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从重庆还都南京,蒋介石邀冯玉祥将军乘飞机去南京.冯玉祥不肯自己飞走,而把许多朋友抛下,就问蒋要了一条船,同九百多朋友一起乘船返回南京. 冯玉祥在船上创办了一份报纸,名为《民联日报》,由他自任社长,谭平山为编辑,王宠惠为法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讲述既是将军,又是诗人,身经百战,襟怀坦荡的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一生传奇色彩。在抗战中,他创作了独具风格的“丘八诗”体的《抗战诗歌集》。旨在唤起民众的意识,一致抗日,收复失地。  相似文献   

15.
1948年初,毛泽东曾三次电示华南局护送李达去解放区,并通过党的“地下交通”带信给李达:“吾兄是本公司发起人之一,现公司生意兴隆,望速前来参予经营。”李达心领神会,高兴得彻夜难眠,可他当时因严重的胃病,进食困难,一时难以成行。为了能及时听到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声音,李达特托熟人装了一架收音机,夜深时秘密收听新华社的广播,充满了对解放区的向往之情。真是“好事多磨”,早在1939年,李达应冯玉祥将军之邀,在重庆为冯将军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时,毛泽东和周恩来就曾托李达的学生吕振羽看望李达并征求他的意见,是否愿意去延安。李达当即表示…  相似文献   

16.
冯玉祥(1882-1948)是著名的国民党爱国将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要创始人之一.在抗战时期,冯玉祥进行了大量的文化和宣传活动,对抗战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民革前辈,也为纪念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兹对其“问答体”抗战宣传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17.
<正>冯玉祥(1882—1948),字焕章,安徽巢县人。中国近现代史上杰出的爱国将军,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坚定的民主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的真挚朋友。冯玉祥一生把坚持不懈的读书活动与追求和平民主、救国救民紧密结合起来,而且老而弥笃。一、刻苦勤奋冯玉祥从小聪敏好学,"以为惟有读书  相似文献   

18.
在民国历史上,章太炎与冯玉祥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章太炎是“有学问的革命家”,是一位民主的斗士,无论是排满倡导革命,还是抗拒袁世凯复辟帝制,或者揭露蒋介石的对日妥协,他恣睢放纵,不怕杀头,不怕坐牢,自称“章神经”,尽显英雄本色。而他的学问,则淹通博洽,造诣精深,为一代宗师。冯玉祥为著名的革命将军,他出身贫寒,行伍起家,颇具传奇色彩。他刚直不阿、嫉恶如仇、忧国忧民,不断追求进步。其学问虽然无法和章氏相比,但他颇为嗜读,创造的“丘八诗体”,自成一家,也独具魅力。两人一文一武,但都是性情中人。他们虽曾因政见不同有过芥蒂,但当…  相似文献   

19.
黎文耀 《军事记者》2014,(1):I0002-I0002
一张成功的人像摄影作品,一定是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从而给人留下深刻视觉烙印的。“门巴将军”李素芝的人像摄影作品之所以能让人过目难忘,就在于它抓住了人物在形象、气质、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同志曾赞冯玉祥 :“先生好读书 ,不仅泰山隐居时如此 ,即在治军作战之时 ,亦多手不释卷 ,在现在 ,更是好学不倦 ,永值得我们效法”。[1]冯玉祥家境贫寒 ,13岁入伍 ,只上过一年多私塾。他的学识完全是靠多年持之以恒的自学获得的。读书学习成为他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如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所说的 :“冯将军的一生 ,每天每时 ,都在学习 ,不断地学习 ,切切实实地学习。”[2 ]1 冯玉祥的两本读书札记 ,最能体现其读书的特点首先是《冯玉祥读〈春秋左传〉札记》。此书由上海军学社 1934年出版发行。除凡例和自序外 ,按照鲁国12个君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