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7 毫秒
1.
王磊  牛晋芳 《出版广角》2015,(11):78-79
《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策划出版的一套大型丛书,第一辑50卷已于2015年8月全部出版.该丛书分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三个研究主题.在权威的编委会指导下,该丛书坚持长期规划,分辑出版,致力于遴选国内外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打造高端出版平台.该丛书第一辑推出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研究精品,凝聚了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力量,获得了学界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2.
丛书出版与文化格局与生俱来地存在某种共生关系。作为一种书籍出版形式和传播手段,文学丛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文学格局的概貌;而文学格局需以某种形式呈现并存留于世。为此,在文学丛书与文学格局之间,便形成了制衡、统一的共生关系。20世纪30年代前后,左翼文学、京派文学、海派文学和鸳蝴派文学构成的文学格局与丛书出版相得益彰;新中国成立前后,受《讲话》等文艺政策的规约,文学丛书走向"一体化";80年代以来,主流文学、精英文学相继遇阻,大众文学则在一系列的出版策划中脱颖而出,并开始主导文化市场的走向。  相似文献   

3.
<现代生物医学科研技术丛书>是我进入出版行业后策划的第一套丛书.这套丛书从最初的想法萌生到成功立项前后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2005年,这套丛书被评为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2006年10月,该丛书中的第一本分册面世.预计在2009年年底该丛书十本全部出版.迄今,出版的分册中已有两本重印.  相似文献   

4.
1.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商务印书馆于1982年起陆续出版。此前商务印书馆于1920年起曾出版《世界丛书》,1932年至1950年曾陆续出版《汉译世界名著》。50年代以后,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作品,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至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前后累计印行300余种。1982年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分辑印行。丛书学术价值极高,一方面,所选原作是古典学术名著或当代有定评的名作,代表了人类思想的精华;另一方  相似文献   

5.
酝酿、运作了约两年的“世纪人文系列丛书”第一批图书约100种终于和读者见面了。在操作丛书的过程中以及丛书出版前后,总有读书界的朋友向出版者提出他们的种种问题或者说困惑。比如,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为什么要策划出版这套书,这是否又是新的一种“形象工程”,丛书是否只是为了  相似文献   

6.
刘浩冰 《出版科学》2018,26(1):121-124
《一角丛书》是著名编辑出版家赵家璧主编的第一套丛书.该套丛书在形式上借鉴西方出版丛书,与赵家璧的生活、学习经历以及求索精神息息相关.但是,该套书最初并未因新的形式而畅销,其出版畅销肇始于"九一八事变"下赵家璧紧捕热点向罗隆基、胡愈之约稿而陆续取得的,以此带动了相关图书的持续销售.在《一角丛书》出版后期,赵家璧也出于个人旨趣向名家约稿,并对出版内容做出调整,在市场实践中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出版参考》2013,(3):20
本刊讯(记者邸荣芬)致力于全面细致呈现中华文明发展史的大型历史知识普及读物"中国史话"丛书首批200种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1月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史话"丛书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希望通过媒体的广泛传播,让社会各界尤其是青少年更多地了解和阅读丛书,也希望社科文献出版社做好丛书的后续出版、营销以及走出去工作。"中国史话"丛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数十位著名历史学  相似文献   

8.
程正民、童庆炳合作主编的"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国别研究"(后面简称《研究》)丛书的出版,一下就推出了7卷,详细地展现了中、俄、英、美、法、德、日诸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方面的新形态、新问题.这套丛书,应该说是对20世纪世界范围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成就、问题的一个总体性的详尽描述、一个综合性的理论总结,堪称一部20世纪全景式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这样全面性的介绍、大规模的综合研究,在中国自然是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也更属首创,这真使我们大开眼界.  相似文献   

9.
一九六○年前后,吴晗同志为了配合学校教学和青年学习文化的迫切需要,先后主编出版了四套通俗的普及的知识读物,那就是,中国历史小丛书、外国历史小丛书、地理小丛书和语文小丛书。语文小丛书出版得比较晚,一九六二年末筹办,一九六四年由北京出版社开始出书,到文化大革命前共出版了十八种。吴晗同志在文化大革命前在北京市主管文教工作。他非常关怀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质量;编辑语文小丛书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并通过它培养一支写作队伍。吴晗同志对这套小丛书的编辑方针、选题计划直到组织机构等都亲自过问,花了不少的精力,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文化大革命开始,吴  相似文献   

10.
许征帆等同志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史》(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详细地论述和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以及在实践中经受检验的历史,给有志于学习、了解、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干部、群众,提供了有益的启导。它的出版必然要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并对我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湖南人民出版社在八年出书规划中,拟编写出版一批政治理论读物,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通俗读物丛书》,《怎样当好基层干卩丛书》,《青年思想漫谈小丛书》等。此外,拟编的成套读物还有《革命历史读物》、《农业科学实验读物》、《中学教师自俢丛书》、《中学生课外读物丛书》、《朝晖文学丛书》等。现将其中革命历史读物简介于后: 有计划地编辑出版介绍毛主席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革命先烈在湖南光辉事迹的读物,并对一些珍贵而希少的史料抓紧整理出版(有的作内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1月10日,商务印书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出版座谈会,正式宣告该丛书第一批100种全部按计划出版。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介绍了丛书出版情况。与会的领导和专家对"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的学术价值与出版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第一次如此完整与系统地整理了中华近百年来的学术演进和辉煌  相似文献   

13.
1989年春夏之交发生在北京的反革命暴乱,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出版战线出现的问题,使我们不得不认真地思考:解决出版战线的问题,除了根据出现的问题作出应有的处理外,还应做些什么?出版阵地的建设应当抓什么问题?我认为,有几个问题是应当着力加以解决的。第一,出版战线要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里,就要有领导、有计划地学习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出版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于出版活动的立场、观点及方法.文章通过历史溯源和文献梳理发现,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的理念坚守包括两个层面:出版物要坚持党性原则,受众传播要坚持出版的人民性,其中,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的第一要义.百年间我国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的融合创新包括:出版媒介已从纸质媒介发展到全媒体;监管主体经历了从"政治家办报"到"党管媒体"的发展;出版生产始终坚持联系群众,因时而变,尊重时代规律,结合社会实际.  相似文献   

15.
1985年,钟叔河先生主编的10卷本《走向世界丛书》(岳麓书社出版)曾轰动了文化界。那时,我国的改革开放开始不久,经济和文化等许多方面需要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引进和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新的面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走向世界丛书》正是符合这一时代要求出版的,为出版界和文化界所称道。与此同时,湖南教育出版社另一套丛书《世界著名学府》正在积极地运作之中。根据丛书主编(兼责任编辑)曹先捷先生回忆,《世界著名学府》丛书的选题构思,发端于邓小平同志1983年给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上世纪8…  相似文献   

16.
作者在《再版前言》中指出:现在已经出版多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著作。但是对于大众来说,恐怕是读不了那数十万言甚至几百万言的大厚本的。而这本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小册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相似文献   

17.
2013年1月17日和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先后在人民日报社和新华社调研时强调指出:"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理念,用心走基础,用情写群众。"对出版来说,同样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出版理念,到群众中去,以群众为友,向群众学习。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恩格斯早在《神圣家族》中就鲜明地提出"历史活动是  相似文献   

18.
最近我有幸读到了任继愈先生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中的几本。“编者献辞”里的一段话引起我的兴趣:“要让中学生和具有中等文化的读者掌握中国文化史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文化辉煌的历史,继承、发展优良传统,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打下基础,这是一件宏伟的事业,也是我们编辑这部丛书的宗旨。”这里,明确地把“中学生和具有中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的"阅读书目"表明,经典阅读被正式纳入英语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规划.文章以"外教社经典伴读丛书"为例,探讨了适应课堂化教学的原著读物出版模式.通过分析教学的过程和一般规律,创新性地提出了原著、伴读本、数字学习资源"三位一体"的出版模式,即伴读本实现原著内容的增值,测试内容的设置形成"教-学-测"闭环,外教社WE智慧教育平台提供数字学习资源,同时实现教学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20.
<正>正确认识历史问题离不开对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延安时期出版的《战的中国丛刊"》提供了研究抗战时期历史问题的文献资料。通过回顾这套丛书的出版背景、出版过程,发掘蕴藏在其中的史料价值,有助于提高我们对这套丛书重要性的认识。一、《战的中国丛刊"》的编辑出版背景《战的中国丛刊"》是在1938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号召全党展开大学习运动的背景下,为"研究当前运动的情况和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