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正> 比较若干个数或式子的值的大小,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解决许多数学问题的工具.这里举例介绍比较两数或两式大小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现实生活与生产实际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比较两个或几个数的大小.怎样比较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呢?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关于数或式比较大小问题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屡见不鲜.你是否知道,不等式性质帮我们提供了比较大小的“新招”,现展示如下.  相似文献   

4.
数列不等式是近年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常以压轴题形式出现.放缩法破解数列不等式就是利用不等式的传递性,对照证题目标进行合情合理的放大或缩小的过程.在数学解题中涉及2个数或式的大小比较、不等式证明时,为了达到求证(解)目的,常对给出的式子进行适当变形(放大或缩小),放缩得当,过程简洁且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物质获得(或吸引)的电子数等于另一种物质失去(或偏离)的电子数,即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守恒.利用得失电子数守恒来建立等式是快速解决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题的基本方法.下面通过几个例题,谈谈电子守恒法在氧化还原反应计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不等关系在中学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比较数(式)的大小,证明不等式,确定函数式的取值范围,在中学数学中随处都可遇到,有些不等关系的研究是很麻烦的,适当引入新的增量往往会给解题带来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7.
数学是研究世界中的空间形式(即图形)和数量关系的。数和形是整个数学发展进程中的两大柱石.数和形依一定条件可以转化。①对文字叙述进行“图形化”,对一些代数问题。借助图形可以促进问题的解决;⑦对数式进行“图形化”.有些数量关系汇聚在某一特定的几何图形中,依据数式特征构成相关图形:③对方程或不等式进行“图形化”,有关解方程或不等式问题.可通过对若干个函数图像间的关系的考察分析.  相似文献   

8.
教材简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在三年级学习了小数的初步认识及本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小数大小的比较,学生的思考习惯只限于位数相同的,对于位数不同的小数大小的比较,他们往往分不清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并且易受整数大小比较方法的干扰,错误地认为,小数位数越多,这个数就越大。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具体事例,使学生认清小数的实际含义,进而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填空。①2.35元=()元()角()分,2.41元=()元()角()分。②7厘米是1米的(),写成小数…  相似文献   

9.
对不等式b+m/a+m〉b/a(其中a,b,m均为正数,b〈a)的证明,目前各杂志刊登了许多方法,如比较法、函数法、解析法、几何法等.本笔再提供两个简单的证明.  相似文献   

10.
单调性是函数的一个基本性质.该性质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如下几个方面.一、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例1比较log2(x+1)与log2(2x+3)的大小.  相似文献   

11.
比较两个或几个二次根式的大小是学习二次根式时的一个难点.解答这类问题时,所用的方法较多且灵活.如何从其中选取适当的方法,需要我们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做到,这正是所谓的熟能生巧.但不论我们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比较,都离不开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和运算规律,有时还要借助于算术根和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进行比较.以下结合实例,介绍比较二次根式大小的八种方法.一.因式内移法二、平方法原理若a>0,b>0且a’>b’,则a>b.三、作差法原理若a—b>0(a—b<0)测a>b(a<b).四、作商法原理若a>0,b>0且;>1(;<1),则a>b…  相似文献   

12.
<正>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是初中数学中的基础问题之一,比较两个数的大小问题可能会比较直观,尤其是从数轴上观察,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要大;比较两个数大小的基本方法是作差或作商.比较大小也是中考中比较常见的一类问题,主要渗透了函数和方程、函数和不等式等重要思想方法.本文举例探讨此类问题的解题方法,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刻的数学思想.一、学情分析本文以学生已经开始了中考数学的第一轮复习,初中的内容已经全部学完为基础进行探讨.比较大小虽然直观上比较简单,  相似文献   

13.
比和比例     
比和比例第一课时复习要点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2.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比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发行的比较:化简比与求比值的比较:(4)12厘米:3.6米=12厘米÷360...  相似文献   

14.
王学光 《考试周刊》2010,(28):84-85
最值问题是高考重点考查的知识点之一.它经常与三角函数、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及圆锥曲线等知识紧密联系。为使学生更好的解决这类问题.本文作者总结了以下方法:定义法;三件函数法(或参数方程法);不等式法;构造函数法;数形结合法。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这一实验,笔者已读到有关它的研究资料和论文多达七篇.这些作者大都是从如何清洗浅盘、撒痱子(或石膏)粉、往浅盘水中滴加油酸酒精溶液(以下称溶液),如何计算油膜面积等方面进行探讨.而对于如何滴数1mL溶液的总滴数,滴数总滴数与滴加溶液的环境与速度等重要问题,则往往含糊其辞,甚至干脆回避.其实,这是该实验最难操作的步骤,是一个不容忽视且极具科学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比较数或式的大小是高中数学经常涉及的问题,下面结合实例给同学们谈谈比较大小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作差法是比较两数大小关系的一种常用方法,也是同学们首先会想到的方法之一,那么能否用此法来比较两个涉及平方根的数的大小关系呢?笔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梳理,现通过几例,和同学们分享一下笔者的做法:一、比较平方根与平方根或整数的大小:例1请比较下面两数的大小  相似文献   

18.
比较对数大小是中学数学的基本内容 ,也是高考命题热点之一 ,其本质是相应对数函数单调性的具体应用 .当两对数底数相同时 ,一般直接利用相应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便可解决 ,否则 ,比较对数大小还应掌握其它方法 .1 中间值法若两对数底数不相同且真数也不相同时 ,比较其大小通常运用中间值作媒介进行过渡 .例 1 比较大小 :①log1 2 4 ,log2 3,log3 2 ; ②log932 ,log83.解 ①log 12 4 <log 12 1=0 =log3 1<log3 2 <log3 3= 1=log2 2 <log2 3.②log932 <log93=14 =log82 2 <log83.注 通常…  相似文献   

19.
0不能作除数,这是为什么呢?假设0能作除数,则由m÷0有商为n及乘除法的逆运算关系有:0×n=m.(*)对于m来说,它只可能是0或者是不为0的数,于是有如下两种情况:(1)当m=0时,(*)式变为0×n=0.因为0乘以任何数都得0,所以n可以为任意数,即0+0的商可以是任意数,即0+0的答案不确定;(2)当m≠0时,比如取m=3,(*)式变为0×n=3,因为0乘以任何数都得0,不会得3,也就是找不到这样的数n,便0×n=3成立,或者说3÷0的商不存在.综合(1)、(2)两种情况可知,任何数除以比其答案或不确定,或不存在.因此,0不能作除数.0…  相似文献   

20.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其基本解法是“代人法”和“加减法”.“代人法”的关键是在一个方程中用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然后再代人另一方程;“加减法”的关键则是使准备消去的未知数的系数绝对值相等,然后再将两个方程相加(或相减).另外,解题时要善于观察、比较、分析,对于不同类型的方程组,消元法的技巧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