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唐代修书机构考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代是古代图书编撰的重要时期.文章主要考证了唐代官方修书机构集贤院、史馆的建制、修书等情况.  相似文献   

2.
古代文献保护方法的现实价值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发明了系统化的书籍保护技术,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些技术在今天仍然有借鉴价值。文章从图书馆建筑、图书防蠹、防霉和装帧修裱等方面综述了近30年来我国关于古代文献保护方法的现实价值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唐代是我国图书编撰的重要时期,论文从史馆的建立和监修制的形成、地域性、时代性、图书内容、著作权意识等方面论述了唐代图书编撰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秘书监是中国古代的图书管理机构和图书管理职官。作为中国古代专门的图书管理机构,秘书监形成了中国古代图书管理的技术经验与管理经验,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上产生了重要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档案工作的发展,为古代文化学术的繁荣,特别是史书的编修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而史馆作为编修史书的重要场所,自然与档案工作的关系十分密切.史馆及史馆制度的完善对档案工作影响深远,不仅加强了各类史料的征集、保管和整理,特别是加强了宫廷和官方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如实录、会典、大型舆地志、起居注的修撰,而且使档案编纂工作更加制度化.  相似文献   

6.
陈璐 《兰台世界》2012,(13):16-17
梁思成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毕生致力于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教育和保护事业,在我国古代建筑的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和文物保护方面作出了开拓性的伟大贡献。一、身体力行的建筑研究者梁思成是"戊戌变法"主要参与者梁启超的儿子,自童年时代,受父亲影响和督促,  相似文献   

7.
钟伟梅 《兰台世界》2013,(19):149-150
<正>唐代是我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档案管理工作的繁荣时期。唐代的档案种类已非常齐全,档案管理工作也已经初具规模,档案管理制度已经囊括了收集、保管、鉴定、统计等多方面,并建立了相配套的档案管理违法处罚制度。随着我国古代政治文化及档案管理、应用工作的发展,史馆这一档案管理机构产生了,唐代史馆与唐代的档案编纂及管理工作有着紧  相似文献   

8.
唐代是中国封建制度的成熟发展时期,许多制度都形成于这一时期,其中史馆管理制度是唐代发展完备的一项重要制度。唐代的史馆本是作为国史修撰的机构,因为集中的大量档案资料,也为其他类型的图书的编纂提供资料支持。  相似文献   

9.
唐代图书编辑出版的繁荣发展,与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与完善的史馆制度紧密相连。文章对唐代图书编辑出版特点进行了分析,对图书编辑出版管理机构的设置情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图书出版由来已久,图书的形制变化对当代图书出版业的影响也极为深远.笔者在文章中对我国古代图书形制的演变历史进行了简单梳理,列举具有代表性的图书形制样式,意在归纳总结我国古代图书形制的主要特征,进一步探讨其对现代图书出版活动的影响.笔者认为,现代图书出版沿袭了古代图书形制与装帧的文人气质,继承了部分古代图书设计风格,形成了古朴典雅、简洁实用、气韵生动的"东方特色".  相似文献   

11.
在有关我国古代档案管理及保护的论著中,对古代档案管理与保护的实际状况的描述与评价中存在不少误解。最突出的表现是以今律古及不恰当的推理逻辑,如将近现代档案管理中的默认前提——“原件”概念、珍贵书画作品及稀见善本图书的传统保护手段即修复、托裱技术也不适当地演绎认定为古代档案管理与保护实践中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事实上,古代文献(文物)保护技术的移植是有选择性的,档案保护技术的移植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2.
一提到藏书楼很多人就会首先想到各式各样楼的形状,其实这是一个误解,事实上藏书楼只是一种古代藏书处所的泛指,它包括一切古代官方的、私人和各机构收藏图书文献的地方,而且早期的藏书建筑均未冠名,"楼"、"阁"等名字是明、清以后的事,一般只要有藏书作用均可以认为是我们所述的藏书楼范畴.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以前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中,图书保护,做为一个学科概念很少被提及,但是有关图书保护的某些知识却很早就有了。图书保护,做为一种社会活动,其专业化的进程是极其漫长的。我国古代藏书楼的活动为图书保护这门学问的形成和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目前图书保护,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已的基础理论、业务范围、内容和方法。本文试想从这一新学科研究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出发,阐述建立图书保护学的必要性和依据、学科的基本概念,并简单描述和分析学科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及其应用范围等,以期促进图书保护学的建树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清朝史馆是中国古代官方修史机构发展的最后阶段,它很好地吸收了前朝历代官方修史的经验,并且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5.
古籍装潢中的浆糊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浆糊是古代粘接书纸、裱补图书的一种重要材料。古代浆糊具有粘接牢固、防蠹和防霉的作用,是我国古代图书保护的重要方法之一。中国古代书籍装潢中的浆糊配方,其防腐防蠹的科学原理,在今天的借鉴和应用,以及实际应用中所涉及的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讨论。参考文献9。  相似文献   

16.
清朝史馆是中国古代官方修史机构发展的最后阶段,它很好地吸收了前朝历代官方修史的经验,并且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7.
古代曝书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之 《图书馆论坛》2007,27(6):281-284
曝书是古代保护图书的一项重要制度。论文考证了古代曝书的历史,并论述了古代曝书的作用、时间、参预者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中国历代王朝图书活动"言"与"行"的观察与分析,可以总结出古代王朝关于图书事业的若干政治心态,即:1.图书一统——"大一统"观念的文化表达;2.典籍资治——强调图书政治功用;3.不惜代价——典籍价值高于一切;4.盛世修书——政权强盛心态的表征。通过从政治角度对古代王朝图书事业进行观察与分析,可以对"文化传统"取向型的中国古代政治在图书生产、保存、传播领域里的表现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建筑讲究雕梁画栋,大凡殿堂楼宇都少不了梁柱.而且"上梁大吉",还是一项重要礼仪哩.不过也有例外,在北京的古代建筑中,就有几处独具特色的无梁殿,是难得的古代建筑景观.  相似文献   

20.
古代私家藏书及其文化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了古代私家藏书的发展脉络。论述了古代私家藏书的文化意义:更好地保存了文化典籍,以补官方藏书之不足;传承衍生文化;校勘补正图书内容;搜访集全残缺图书;发展了图书保护技术。参考文献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