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远东运动会起源于近代东亚地区,是亚洲地区举办最早的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其赛事由菲律宾、中国和日本三国所发起,并效仿欧洲现代奥利匹克运动会的模式所创立。远东运动会从1913年创立至1934年解散,共计举办过10届赛事。中国在其间举办了第2、5、8三届赛会,赛会地点均在上海。远东运动会是中国在近代历史上最早参与并承办的国际体育赛事,这项赛事成功激发了近代中国社会民众对现代体育的关注与热情,也促进了近代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对近代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张久卿 《档案》2011,(4):28-31
旧中国体育十分落后,而地处西北的甘肃省体育较华北、东南各省更是相差甚远。1918年,甘肃省立一中为纪念5周年校庆而举行的运动会,在甘肃历史上尚属首次。其后,1933年甘肃派出运动员参加了西北运动会和民国第五届运动会,后又参加了1935年的  相似文献   

3.
2009年10月16日至28日,第十一届全运会将在山东省17个城市隆重举办。经历了2008年北京奥运的洗礼,中国体育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将在金秋十月闪亮登场。本届全运会恰逢新中国60周年华诞和全运会创办50周年,是山东省历史上承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一次国家级综合运动会,将是对共和国体育伟大成就的一次致敬,对祖国60周年华诞的一份厚礼。中央电视台将参照北京奥运会标准,多频道、多形式报道全运会。  相似文献   

4.
廖齐 《兰台世界》2011,(5):55-56
第十五届华北运动会于1931年在山东济南举行,本届大会的改革措施和取得的骄人成就,对华北体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动荡的20世纪30年代,第十五届华北运动会彰显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于2005年10月12 日至10月23日在江苏举行,本届全运会是我国第一次采用申办形式确定承办单位的综合性大型运动会, 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对全国竞技体育水平和办赛能力的一次大检阅、大练兵、大演习,也是建国以来江苏省承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接待人数最多的一次大型体育赛事。江苏广播电视总台作为这次盛会的主播台,整合国内电视转播力量,完成了所有比赛和开闭幕  相似文献   

6.
第十五届华北运动会于1931年在山东济南举行,本届大会的改革措施和取得的骄人成就,对华北体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动荡的20世纪30年代,第十五届华北运动会彰显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杨明  王二龙 《新闻前哨》2013,(12):32-33
四年一届的全运会是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体育盛会。尽管近几届全运会因各种问题一直饱受外界诟病,但每逢全运年,它仍是媒体报道的焦点。作为党的十八大之后首个全国大型综合运动会,根据中央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精神和要求,辽宁省主办的第12届全运会提出"力求节俭、开创新风"和"回归体育本质"的办赛理念,这与往届有了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景明 《兰台世界》2017,(5):83-85
1910年和1933年,南京先后举办了两届全国性的运动会,这两届运动会虽然只相隔20余年,但分别代表着现代体育在南京的萌芽与发展,对这两届运动会的组织筹办、比赛场地设施、项目设置与成绩、影响与意义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有助于深入探讨和发现近代南京体育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9.
举国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于2D05 年10月12日至23日在江苏举行,本次全运会是我国第一次采用申办形式确定承办单位的综合性大型运动会,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的一次大演习。十运会电视转播工作总目标和总要求是:“环境优美、设施优良、服务优质、成绩优异”,全面采用数字化、网络化等高新技术手段,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高水  相似文献   

10.
民国初年,现代冰上运动在华北得到了一定的普及,参与人数、运动团体、体育赛事和运动场所不断增多,为举办冰上运动会提供了条件。1935年1月在北平举行的第十九届华北运动会冰上表演会,是近代首次全国性的冰上运动综合赛事,在当时引起了极大轰动,不仅促进了中国冰上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更彰显了中国青年的良好风貌,激发了选手和民众的爱国热情。  相似文献   

11.
1840年开始,西方化重要内容之一的近代体育,随着炮舰和鸦片一起传人中国,中国的体育事业开始了缓慢的近代化过程。而教会学校和基督教青年会是近代体育传人中国的重要桥梁。1890年,上海圣约翰书院举行了以田径为主要项目的运动会,被公认为是我国近代最早的一次运动会。  相似文献   

12.
<正>1935年1月25日至26日,首届华北冰上运动会在北平南海冰场举办。共有来自北平、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和哈尔滨等七省市的89名运动员参加了这次冰上盛会。华北冰上运动会是中国第一次综合性冰上运动会,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冰上运动的发展,是中国冰上运动史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3.
第八届全运会的宣传报道,是《解放日报》有史以来对综合性运动会所作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报道,从7月28日至10月25日,一共发表各种体裁的新闻报道775篇,约32万字;言论51篇;照片314幅;出版专刊共20期,64个版面,报道的深度也大大超过了以往奥运会、亚运会和1993年第一届东亚运动会的报道。在八运会的筹办和比赛期间,我们大胆探索市委机关报报道大型运动会赛事的新思路,并获得了初步的成功。  相似文献   

14.
第二届全国运动会从一九六五年九月十一日到二十八日在北京举行。这届全运会检阅了我国体育运动的成就,取得了政治、思想、技术的全面丰收。是一次高风格、高水平的运动会。新华社对这届全运会的报道,(指国內文字报道。下同)。在会前、会中、会后三个阶段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內,共发稿二百篇以上,三十万字左右。这次  相似文献   

15.
由国家体育总局主办,江苏省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于2005年10月12日至23日在江苏隆重举行。这是我国第一次采取申办形式确定承办单位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对全国竞技体育水平的一次检阅,是建国以来我省承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的体育盛会。  相似文献   

16.
有"中国奥运之父"之称的王正廷原本是外交官出身,但他一生热衷体育事业,发起举办了远东运动会,被推选为中国第一位国际奥委会委员,策划夺回中国体育主权,狠抓体育教育,为近代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7.
9月15日在北京闭幕的第七届全运会,作为我国体育史上新的里程碑必将载入史册。与之相映生辉的,则是新闻界对本届全运会全面、生动、深刻的报道。与历次重大综合性运动会的新闻报道相比,各新闻单位对七运会的报道计划之周密,报道之深入,对新闻热点的捕捉之敏捷,科学意识与国际意识之强烈,报道方式的灵活多样,报纸的版面之新颖活泼,可读性之强,均是以往所未曾有过的。以上特点,反映出我国新闻界体育报道水平的总体提高。  相似文献   

18.
2005,这是一个值得这一代江苏广电人毕生牢记的年份。在这一年,江苏广电作为主播方承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的转播任务。正是这一届体育盛会,以其竞技项目、使用场馆、覆盖地域、公共信号制作时间等众多指标开创了历届全运会之最,而2008年北京奥运大练兵的历史使命,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亲临现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近代西方体育运动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举办城市运动会,成为近代体育史上最为重要的一项体育活动。民国政府成立之后,在城市运动会的引入和发展上作出了一定的积极贡献,由于受到日本侵略战争的破坏,近代城市运动会一度中断,抗战结束后,为了振作民族精神,体育运动会很快恢复。城市运动会的举办,对于促进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20.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是我省新建专门培养高级体育人才的高校。在第14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学校正全力以赴参加第十一届全运会。学院图书信息中心则借力“世界读书日”,以自己的特色为我省运动员决战十一届运动会加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