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1月25日,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组织27家媒体联合推出的“2006年度十大图书”及“优秀书评作者”评选结果于北京揭晓。本次活动是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组织从事书评工作的主要媒体联合行动的首次亮相,评选结果是在27家参与媒体各自推荐十本图书及三名书评人(均含推荐理由)以形成候选名单(按票  相似文献   

2.
7月中旬,山东省出版工作者协会图书评论委员会在泰山出版社图书编创中心召开图书评论研讨会,与会的14家会员单位代表围绕“编辑如何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做出贡献”进行了探讨。同时还进行了2007年度山东省优秀出版论文和书评文章的评选工作,从参评的近百篇文章中评选出了优秀出版论文22篇、优秀书评文章20篇。  相似文献   

3.
《编辑之友》2007,(2):59-59
2007年1月25日,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组织27家媒体联合推出的“2006年度十大图书”及“优秀书评作者”评选结果于北京揭晓。“2006年度十大图书”:  相似文献   

4.
《出版发行研究》2007,(2):72-72
2007年1月25日,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组织包括本刊在内的27家媒体,联合评选出“2006年度十大图书,”同时,“优秀书评作者”名单出炉。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记者晓光)1月25日,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组织的包括本刊在内的27家媒体联合推出的“2006年度十大图书”及“优秀书评作者”在京揭晓,本刊作者止庵被评委一致推选为“优秀书评作者”。  相似文献   

6.
(依次为作者性名、篇目、期数//页码) A安国楼早期复威夷客家妇女的“黄金”梦—仅威蔚对中国客家人的描述51122陈传才陈刚B白烨半夏本刊特稿步平一个人的排行榜—2《X万年的十部长篇小说对101经典:读,读法,及其他创14《中国图书评论》杂志2以巧年度优秀书评文章人选作品11113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组织27家媒体联合推出“2(X拓年度十大图书”“优秀书评作者”21117首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初选入围图书与选题对119东亚地区能否建立面向未来的历史认识11114陈四益陈永国的缘起陈勇陈玉立C蔡静曹洪洋常建华成中英常明艳程方勇程巍常梧陈…  相似文献   

7.
徐雁(秋禾)是当代中国著名的书话书评家。2007年初,中国图书评论学会首次联合27家媒体,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四位优秀书评人,他位列其中。二十余年来,他在书话书评写作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体特色。该文首次梳理了他在文体上做过的探索,总结了他在成熟的书评观形成以后,书话书评文章在题材、立意、文章结构等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由全国总工会宣传部、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中国图书评论》编辑部、《中国文化报》社联合举办的全国职工业余书评征文活动,经21个省市、自治区和全国铁路总工会推荐,来稿共544篇,评奖办公室将来稿分送书评专家审读后进行初评,评出147篇,最后由评委评出一等奖10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33篇。  相似文献   

9.
2009年12月22日,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与在京20余家书评媒体及媒体书评专刊、专栏代表们进行交流讨论,联合票选2009年度十大图书,并当场揭晓投票结果。这次活动成了新闻出版与出版评论界2009年岁尾的又一文化看点。  相似文献   

10.
由中宣部出版局、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主办,青岛出版社协办的第二届全国书评作者培训班7月18日至7月23日在青岛市举办。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的20多家出版社的编辑人员参加了学习,并研究了书评的历史与现状,以及新形势下的图书评论工作,广泛交流了图书评论与宣传工作的经验。图书评论工作近年来有很大的发展,涌现出一批优秀书评作者和著有书评专著的书评家。为使书评事业蓬勃发展,中国图书评论学会把建立书评作者队伍作为中心工作之一,每年一度的全国书评作者培训班,旨在培养书评骨干,同时为图书评论学会的团体会员单位提供交流经验、广泛交友的机会,也为出版社编辑人员、书评作者掌握书评知识、了解书评现状创造了条件。本栏刊登的几篇文章,就是这期培训班的部分成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推动图书评论工作,加强对出版工作的指导,系统地反映建国后我国图书评论工作的成果,促进和指导读书活动,中宣部出版局决定编辑《中国图书评论选集》。这一决定得到全国出版单位的大力支持,先后推荐了书评资料3000余篇。经《中国图书评论选集》编委会选出近300篇,约100万字,编成《中国图书评论选集(1979——1985)》,分为上下两卷,将由山西书海出版社于年内出版。这套书评选集展示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书评精粹,不仅对文化教育部门推荐好书、指导职工和青年  相似文献   

12.
吴道弘(1929年生),著名编辑家,编审,中国韬奋奖获得者,曾任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副会长,中国编辑学会副会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1950年2月从上海诚明文学院文学系考入上海三联书店,一直从事编辑工作。他从上世纪50年代初就开始写书评,早期的书评文章,多已散失。80年代以后的书评,结集出版的有《书评例话》、《书旅集》等。他评书约六十种,专论图书的书评文章九十多篇,  相似文献   

13.
书评可以扩大书的影响,书评可以帮助读者选书,书评可以提高图书质量,书评是联系出版社、作者、读者之间的纽带,优秀书评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一本书的价值,书评有助于党的出版方针的贯彻执行。在此向您推荐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书评例话》一书。本书精选了《图书宣传评论与编辑工作》、《图书评论的理论与写作》等评论文章,对出版工作者具有实用价值。本书的读者对象:新闻、出版工作者、从事理论研究人员及高等院校的有关师生。本书由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吴道弘同志撰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月25日,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组织、发起,《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华读书报》、新浪网、搜狐网等全国42家读书类媒体联合参与的"2007年度十大图书"评选  相似文献   

15.
《当代图书馆》2008,(1):72-75
1月25日,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发起组织,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华读书报、南方周末报、解放日报、广州日报等全国42家媒体联合推出的“2007年度十大图书”评选结果揭晓,《丧家狗:我读〈论语〉》等10本优秀图书当选。这是媒体为迎接鼠年新春给人们送上的一道独特的文化大餐。  相似文献   

16.
正在新中国图书评论发展史上,涌现出了许多知名的图书评论家。1988年9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筹备会上,"大家公认萧乾、李锐、周振甫、舒芜、戴文葆、吴道弘、沈昌文、徐召勋为书评专家,从此,结束了在我国找不到、推荐不出书评专家的历史"。1这几位书评专家中,萧乾、周振甫、舒芜、戴文葆已相继去世。健在的几位仍关心出版工作,并积极进行有关图书评论的写作。其中吴道弘在图书评论这块园地一直辛勤耕耘,他有关图书评论的理论与写作受到出版界广泛好评、关注,对后人有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7.
据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秘书处介绍,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将于今年4、5月间在云南举办第一届图书评论研讨会。这次研讨会是经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常务理事会研究,为推进书评的研究和发展而召开的。研讨会将围绕书评的性质与职能,导向和监督作  相似文献   

18.
为繁荣我国图书评论事业,调动广大读者参加图书评论活动的积极性,加强图书评论工作的学术性及广泛性,根据学会《章程》和理事会决议.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开始吸纳个人会员。凡热心图书评论工作、有一定书评理论素养和较为丰富的图书评论实践经验,具有较强书评  相似文献   

19.
12月上旬,中宣部出版局和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两次邀集在京的120多家出版社就加强书评工作问题举行座谈。与会的各出版社负责人和负责书评工作的编辑参加了座谈会并就书评工作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中宣部干部局局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伍杰同志就加强书评工作问题讲了话。他强调了书评对读者的导向作用和对出版事业繁荣的促进作用。提出今后《中国图书评论》杂志要评好书,评有争议的书,评热点书,评倾向性问题,文章要短,信息量要大,可读性  相似文献   

20.
2006年,中国图书评论学会正式注册成为新闻出版总署主管的国家一级社会团体,并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学会成立5年来,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开展图书出版理论的研究和出版作品的分析评论,在图书宣传评论工作、杂志编辑、图书评奖、业务交流、理论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是努力办好《中国图书评论》杂志.杂志创办25年来,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发表书评文章7200余篇,在新闻出版和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吸引了一批忠实读者,也激发了更多书评作者的创作激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