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假球”“黑哨”在中国足坛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现象。众所周知,“假球”“黑哨”危及联赛水平,伤及球迷感情,祸及球市兴衰,殃及中国足球声誉,可谓中国足球的一大“毒瘤”。“毒瘤”不除,中国足球或许永无出头之日“打假扫黑”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最近,中国足球因“假球”、“黑哨”一事,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中国足球自联赛以来,因为有了升降级、因为有了名次,因为有了荣誉,所以,出现了所谓的消极比赛、不正常比赛。有时,一只无形的黑手左右着比赛的结果。现在,足协、俱乐部、球迷、媒体都对“假球”、“黑哨”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目的只一个,净化中国的足球环境。由此笔者联想到了集邮展览,以展品为例。在一次全国青少年邮展的展场,某领导对一位邮集作者提了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职业联赛是一条河,那俱乐部就是河上行驶的船,要是从船上胡乱向河里扔东西,这河就会污浊不堪。而我们国内联赛这条河里多少是有些污浊的。在2002年初的中国足球工作会议上,俱乐部制度建设不够健全和规范,联赛中存在的一些不正之风和不正当竞争及腐败现象,等问题被足协列为了2001年中国足球的重大问题。 2001年底发生的“裁判风波”,再也无法逃脱人们对“假球黑哨”的狂追猛打。当证据终于被司法者抓到手里时,“黑哨”立马现形,不过哨之所以变黑不是球员支使的,也不是球迷支使的,站在黑哨身后的恰恰是联赛的载体——俱乐部。  相似文献   

4.
十年一觉扬州梦。中国足球甲A联赛在游戏规则尚待完善的背景之下苦苦挣扎。备受假球、黑哨、竞技水平低、市场疲软、缺少信誉以及贪婪、欺诈、虚伪等或隶属于职业足球本身、或滋生于中国人固有劣根性的种种因素的困扰吞噬,注定要成为一个“短命儿”,前后仅仅用了十年的光阴,甲A联赛就走进了历史的坟墓。甲A大旗倒下了,中国足协又扯起了一面取而代之的新大旗——中国足球超级联赛。这一新的联赛将于5月12日粉墨登场。“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一个多么响亮诱人的名字!然而它却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之嫌。正如甲A注定要成为一个“短命儿”一样,中超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实际内容上都是一个“早产儿”,它也将命运多戕。  相似文献   

5.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已经历了八载风雨、而中国的篮球职业联赛也步入了第七个赛季。2001年的足球甲B联赛出现“假球”现象,使足协痛下杀手:“一支球队降级、另4支涉嫌造假队伍的61名运动员、3名国内教练给予禁赛重罚。”此时,受到莫大冤屈的几家俱乐部站出来大声疾呼,凭什么只处罚我们,为什么不处罚裁判!他们不仅吹黑哨,而且还收受俱乐部的金钱与美女,我不服,我上诉!其结果就是受贿裁判被频见报端,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2001年,中国足球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大量的假球、赌球、黑哨事件影响着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健康发展.从博弈论的视角对英超联赛与中超联赛升降级制度进行对比,发现中超联赛“目标率”较低,影响联赛运作效率,需要推动制度变迁,促使其均衡竞争.  相似文献   

7.
乱世甲A     
从教练的眼里看,场上执法的尽是一些“黑哨”“官哨”;从俱乐部老板的嘴里说,联赛环境实在太差;从裁判的耳朵里听,不管干得好坏,场上场下一片叫骂;从球迷的感觉里感觉,职业联赛一团乱麻甲A情绪化 中国足球搞了7年职业化.居然有点怀疑 一切.否定一切的意思,真是令人寒心。这话虽然说得有点过分.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只要裁判出了点问题.就是“黑哨”.不管他是因为技术原因还是因为别的原因.总之就是被球迷认定为“黑哨”.教练和球员就敢上前挥拳头;球员发挥有点问题.就有可能被认为是“假球”;教练有点烦,就要扬言退出…  相似文献   

8.
数字里的中国足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弹指一挥间,已是5个年头了。虽然5年来取得的成绩有目其睹,但是“假球”、”黑哨”、“赌球风波”、“球场暴力”等种种因素给中国足球蒙上了一层深深的阴影。那么,中国足球5年来到底是在进步还是在倒退呢?确实应该好好总结。首先,看看运动员的数量。1996年在中国足协注册的运动员人数是7675人,其中职业、半职业运动员为1037人,青少年运动员2733人。1997年运动员人数是8028人,职业运动员为549人,业余运动员为7479人,  相似文献   

9.
足球自从染上了铜臭后,就和"假、赌、黑"结下了不解之缘。且不说国内足球盛传的种种"假球、赌球和黑哨"事件,就是放眼全球,又有哪儿的足球能和这些字眼无关?欧洲联赛,目前世界上开展得最成功的职业联赛,依然逃脱不了"假、赌、黑"的嫌疑,不过欧洲人的成熟之处在于,面对这些丑陋现象时,他们能够泰然自若,欧足联以及各国足协按照游戏规则进行相应的处理,因此欧洲的足球联赛并没有像中国联赛这样因为些许"假、赌、黑"现象而在球迷当中失去公信力。欧洲联赛中的赌球和假球事件并不少见,但一直以来对裁判的提法却很少出现"黑哨"之说,或许因为"黑哨"这个用词在没有确凿证据的前提下是不能乱说的。其实,欧洲各联赛中俱乐部、教练、球员和球迷对裁判的不满之声倒是时有耳闻,只不过在赛场上,那就是绝对服从裁判。欧洲职业联赛中的裁判大多数都有着自己的另一种职业,他们比较遵守职业道德,较高的职业报酬也使他们不会轻易以自己的身家作赌博,但这并不能说明裁判当中就没有收"黑"钱的,像前段时间德甲曝出的"黑泽尔黑哨案"就揪出了德甲当中的几名"黑哨"。除了收"黑"钱的,裁判们的各种主观因素也使许多哨声听起来  相似文献   

10.
中国职业足球超级联赛作为中国足球的顶级赛事,联赛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国足球产业的整体发展。然而在其17年的发展中,却发现其问题频出,"假球"、"黑哨"、"赌球"等一系列新的代名词灌入职业联赛,其发展前景令人担忧。本文借用超循环理论去分析如何使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制度文化内各子系统实现有机循环,进而提出一些有助于中超联赛实现良好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自足球职业化以来,假球、黑哨、赌球等丑闻频频在我们身边爆发,隋波“打假球事件”、渝沈“假球风波”以及最近的天津立飞七名球员集体赌球丑闻吸引了人们更多的注意,使不少球迷对所谓的“丑陋的中国足球”不再抱有什么信心。我们姑且不论国内的这类丑闻是真是假,看了现代足球诞生以来那些引起人们争议的假球事件及其幕后的真相后,相信我们能凭借一双慧眼,去洞穿一切假球的丑陋面目。  相似文献   

12.
在舆论界和球迷铺天盖地的“假球黑哨”的谴责声中,身为中国足协业余部副主任、联赛裁判部部长的张建强显然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对我的采访,他多少有些顾虑。然而,联赛已近尾声,作为中国足球裁判的管理部门,对今年联赛的和判执法工作以及裁委会一年的工作情况,应该有一个基本的评价和判断。而这个评价和判断,也应该让广大球迷及时了解,以使让他们自己去做一个公正的评断。也许正是基于这一点,张建强接受了我的采访,介绍了联赛裁委会今年的工作重点和他对今年联赛执法工作的基本印象。“启用年轻裁判!”“今年裁判工作的最…  相似文献   

13.
2004年,是中国足球“多灾多难”的一年。亚洲杯决赛上悲情谢幕,2006年冲击世界杯小组赛即告失败.混乱的中超更是把中国足球彻底拉入了“深渊”无法自拔。而罢赛.黑哨,假球仿佛给“多灾多难”的中国足球的伤口上又撒了把盐。如何面对这个客观存在的问题.面对现实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提出相应的对策,努力推进中国足球事业的向前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信息研究部副部长.副研究员林显鹏。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末代甲A的“假、赌、黑”,中超伊始就给世人留下了丑陋的名字,上赛季更是跌至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有史以来的谷底。然而寒冬已去,春意盎然。就在2006年的春天,“中超”同万物一起复苏。几轮联赛下来,令人关心的假球、赌球、黑哨现象,以及球场暴力等行为,并没有出现,中国足协  相似文献   

15.
足球联赛产权与公共产品供给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一、问题的实质足球界最近发生了一些讨论,一些俱乐部的老总以“投资人”的名义,质疑了中超联赛的产权归属,提出了对联赛的管理权、经营权、监督权、获益权的诉求。他们相信,“要用资本的力量牵头,从现有体制中找到切口,建立一套符合中国足球长远利益的新体制”。投资人和中国足协的这些对话,以及媒体、球迷、经济界、理论界的各种针锋相对的观点,还有网民们铺天盖地的激烈的言论,被掌握话语权的媒体称之为“足球革命”。在这些讨论中,涉及到足球改革12年以来的许许多多问题,如假球、黑哨、赌球等问题,本文仅探讨中超联赛作为社会产品的性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甲A联赛已经搞了8个年头,尽管球迷们因2001年的甲A联赛被“肢解”得七零八碎而产生出了些许的不满,但由于国家队冲击世界杯宣告成功,使得2001年的甲A联赛将注定会被抹上更浓重的历史色彩,同时这一年的联赛也因此而显得意义不凡。 坚定了搞职业联赛的信念 在中国足球开展职业联赛的八年时间内,我们对世界杯发起过两次冲击,第一次以失败而告终,第二次以一圆世界杯之梦而结束。 在过去的八年里,我们曾经在职业联赛面前迷茫过、彷徨过、甚至怀疑过。球员职业素养的低下、足球水平未见显著提高、球员收入过高、假球黑哨的衍生泛滥等等现象成为了我们产生上述疑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关于"假球黑哨"成因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中国职业足球联赛中存在“假球黑哨”之成因不在于某一个人或某一部门,而原原本本在于我们每一个。对人的研究必须从对人类文化的研究着手,而文化是一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也因此。本文从文化的精神、社会和物质生活三个方面对“假球黑哨”的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假球”和“黑哨”,尽管时至今日也没闹出个头绪,但它毁了一个赛季,却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没完没了的这么闹下去,对中国足球、对新闻媒体、对广大球迷部没有好处,这也是大多数人的共识,因此,在本次足球工作会议上,如何判定假球,如何打击假球,如何用制度去控制绿茵腐败个至于到处蔓延,就成为人们共同关注和讨论的话题。袁伟民界定“消极比赛”“假球”是绿茵腐败的内容之一,球迷痛恨之,媒介抨占之,中国足协也多次表明对“假球”要严厉打击,决不手软。但是,打击叫球”涉及许多法律问题,而且必须有确凿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足球在参加了2002世界杯之后,仿佛一夜之间就悟出了足球的全部真谛,变得前途一片光明,什么假球,黑哨,统统都不重要了,重要的只是李铁们  相似文献   

20.
中国足球曾经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但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假球、黑哨等丑闻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和中国足球的商业价值。如何拯救逐渐走向崩溃的中国足球成为了体育理论界刻不容缓的问题。本文认为只有司法的介入才可以遏止目前猖狂的假球、黑哨等,使公众重新建立对中国足球的信任,挽救中国足球。但是基于体育运动的特殊性,本文同时认为司法介入体育不是无限度的,探讨出司法如何中国足球,才可以保证既挽救中国足球,同时也不会因为司法的过度介入而制约中国足球的发展。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