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华章》2007,(5)
【核心提示】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全国约有2000多万农民工子女在城市读书。新的《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和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使这些孩子接受义务教育有了保障。然而,一部分学生初中即将毕业,新的问题又凸显出来:完成义务教育后,流动的孩子哪里去?有关专家指出,目前有三大因素阻碍农民工子女初中后教育:一是户籍障碍。城市高中目前一般只接纳有本地户籍的初中毕业生,而不向外籍户口人员开放。二是借读费用昂贵。少数农民工子女有幸进入城市高中学习,也要缴纳高昂的借读费。三是高考政策限制。高考目前严格执行按户籍所在地报考的原则,农民工子女不能在流入地参加高考。  相似文献   

2.
本学期开学,在沪的40余万农民工子女中,在本地公办学校或政府委托的民办小学享受免费义务教育的学生已达97.3%。今秋开学,上海将在全国大城市中率先实现农民工同住子女免费义务教育全覆盖。  相似文献   

3.
《教育科学论坛》2008,(3):80-80
从2008年春季入学开始,浙江将免除符合入学条件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借读费”。据悉,农民工子女要在浙江享受免费的义务教育,必须符合户籍所在地没有监护条件、其父母在流入地(县级)已持有浙江省居住证等要求,并能提供户籍证明及其他相应的证明材料。  相似文献   

4.
从2008年春季入学开始,浙江将免除符合入学条件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借读费”。据悉,农民工子女要在浙江享受免费的义务教育,必须符合户籍所在地没有监护条件、其父母在流入地(县级)已持有浙江省居住证等要求,并能提供户籍证明及其他相应的证明材料。  相似文献   

5.
日前,安徽省教育厅、财政厅联合发文,决定在今年秋季学期全面实现中小学学籍信息化管理,此举标志着今后该省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将逐渐与户籍脱钩。目前,安徽省已允许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参加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这在全国率先破除了户籍对农民工子女参加中考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户籍是教育公平绕不过去的一道坎,户籍制度不改革,流动儿童就学问题将是难解之结。其实,学籍可不可以与户籍脱钩,从现有的国家政策来看,这个壁垒已部分打破。图家早已明确,要保障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流入地政府应该负责。这就意味着,国家事实上已经允许部分中小学学生的学籍(至少是义务教育阶段)与户籍脱钩。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研究》2009,(11):145-145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领导相关批示精神,上海市教委积极推进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工作,依法保障农民工同住子女免费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一方面,加大公办学校建设的力度,降低农民工同住子女进入公办学校的条件,鼓励公办学校增加招收农民工同住子女;另一方面,鼓励社会力量按照基本办学条件举办以招收农民工同住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逐步将符合基本办学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小学纳入民办教育管理,并委托这些民办小学招收农民工同住子女。在前几年工作的基础上,2009年秋季开学,共有394280名非上海户籍人口子女在公办学校或政府委托的民办小学免费就读,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同住子女占学生总数的比例高达75%,上海本地生源反而成了少数,双方学生家长互不信任,心存顾虑……吴泾三小,这所位于闵行区南端、黄浦江边的小学,正遭遇着上海诸多接纳农民工同住子女的公办学校共同面临的新难题。今年新学期开学时,上海市教委公布,约97.3%的农民工同住子女在上海公办学校和政府委托的以接收农民工同住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免费接受义务教育。2010年3月3日,在闵行区中小幼德育研究会举办的研讨会上,  相似文献   

9.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要求考生在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这一要求与高考分省命题制度相结合,确实会导致外来人员随迁子女因为没有本地户籍而不能在本地高考,为外来人员及子女带来了焦虑、困惑和精神压力,子女难以在当地接受教育并参加考试。在高考分省命题制度暂时不变的情况下,我们是否能够解  相似文献   

10.
义务后教育难题是我国当前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中的最大问题。这一问题是由多元因素造成的,其中直接的原因在于我国传统教育投入机制的作用;更为深刻的原因在于二元教育体制造成了农民工在城市接受义务后教育的难题;户籍制的限制作用也是明显的。为了在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在根本上保证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财政供给;对二元教育体制进行一体化和均衡化改革;同时需要在户籍制进行根本改革之前,制定农民工随迁子女升学和考试的过渡性措施。  相似文献   

11.
各区县教育局、卫生局,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 改革开放以来,本市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在努力缓解本市户籍儿童入园矛盾的同时,农民工同住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问题也已经得到重视并正在逐步解决。目前,本市在园儿童中,非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已约占30%。其中外来农民工同住子女的比例在不断上升,且主要集中在城郊结合部和郊区。  相似文献   

12.
《今日教育》2008,(3):4-4
今春开始,重庆市32区县义务教育杂费全免,主城除江北区外其他8区将暂缓实行。江北区政府表示,拥有江北区户籍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和在江北区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定点学校就读的民工子女,从本次春季学期开始免除杂费,预计将有超过3万名学生受惠。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2014年,我区共投入2.53亿元,对接收农民工随迁子女就读的城市学校(含民办学校)进行奖补,免除符合输入地政府规定条件的随迁子女的学杂费,并严禁学校加收借读费及相关手续费。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先后出台了《关于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外省户籍学籍迁入人员在广西参加升学考试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创新和加强农民工工作的若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凤台县尚塘乡是凤台县典型的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地区,大约70%以上都在外打工,上海尤其集中,鉴于本地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就读的需要。安徽省凤台县尚塘乡政府通过本地一位在职教师在上海建立了“尚塘乡驻沪跟踪学校”。我们“农民工社会心理研究”调研组一行三人专程赴上海,在对农民工调查的同时。访谈了原尚塘乡驻沪学校孙长平校长。对流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情况进行了了解,整理成文,可以使我们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简易学校:从自力救济走向自助安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城市的城乡结合部以“自力救济”为主要形式的“简易学校”,是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主要学校。但由于事实上的“因陋就简”,它不可能为农民工子女提供高质量的义务教育。从“自力救济”到“自助安置”,其实质是解决简易学校办学和城市管理缺位矛盾的过程。因此,要加强政府对农民工子女简易学校的管理和扶持。  相似文献   

16.
职业期望代际流动性是代际职业流动的早期特征,表现出青少年子代相对于父代职业的流动倾向。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对初中生职业期望代际流动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重点探究农民工随迁子女与城市本地学生的差异性。研究发现:随迁子女相对缺乏学校、朋辈以及家长的支持;随迁子女的代际流动性更强,相对而言更期望从事高于父代阶层的职业,比城市本地学生更“上进”;学校、朋辈和家长支持维度的多项因素影响着初中生职业期望的代际流动性。基于发展型社会政策理念,对培育农民工随迁子女之职业期望提出三点对策建议:促进社会融入,培养新型市民;开展职业启蒙,塑造职业期望;加强三方合作,形成育人合力。  相似文献   

17.
一、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基本现状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长期由农村吸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进入城镇。到了90年代,这种“离土不离乡”由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方式已趋饱和,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开始跨省、跨地区流动,到沿海地区和大城市,成为“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农民工)。据统计,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达1.14亿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3%,其中举家在外的劳动力2430万人,随父母进入城市的6-14岁义务教育段的儿童约643万人。由于这些农民工不具有流入地城市的户籍,因此其子女的义务教育主要有以下5种…  相似文献   

18.
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能否顺利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成为社会及政府极为关注和解决的重点问题。“两为主”政策的颁布是政府致力于解决此问题的有力举措。落实“两为主”政策,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除了政府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切实落实教育免费措施、加大执法力度以及积极健全各项法律制度外,还应在教育领域率先全面破除户籍壁垒,实现对农民工子女学籍的动态管理,明确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拨付责任,加强流入地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责任,积极引导社会力量资助和参与办学,正确引导对农民工的尊重与认同,加强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一、营造有利农民工子女学习潜能开发的环境我是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但是新时期新任务却是我们不可忽视的责任,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国家已经提到日程上来,是下一个五年计划落实的重点。我们南岭小学农民工子弟比较多,就我们班来说,他们已经占我班学生数20%以上。由于这些外来孩子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文化背景都和本地学生有着很大差异,因此  相似文献   

20.
在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各种矛盾也有所凸显。其中.农民工子女入学难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包括受教育机会不平等、就学过程不平等。由于户籍的限制。农民工子女要想与城市子女上同一所学校,就必须通过多缴纳高昂的赞助费和借读费来实现。经济条件差的农民工子女只能就读于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而这些学校由于资金短缺,且不少学校办学以赢利为目的,办学条件相对较差,进一步加重了农民工的负担。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应政策,但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