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实践》2009,(12):65-65
本刊讯 11月14日,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和嘉兴日报社联合举办的"09金融危机下党报经济新闻传播创新高峰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中国记协、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等单位领导与专家,《新闻战线》、《新闻实践》等杂志负责人等近百名代表出席论坛,在全球全力克服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共同把脉我国党报及纸质媒体经济新闻报道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2.
高伟 《采.写.编》2021,(3):117-118
随着我国媒体的不断发展,其传播途径由过去的"书本化"变为现在的"网络化".因此,其环境概念也应进行一定的提升.在现如今的新媒体背景下,主要是以"数字技术"或"互联网技术"为基本平台,通过这两种技术,加强了新媒体下新闻传播的"灵活性"以及"时效性".受众群体在浏览新闻时,借助全新的传播渠道,将由以往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接受,加强了舆论的直观性.本文将就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展开讨论,阐述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主体的概念,分析如何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对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传播主体进行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3.
融媒体为新闻传播提供了创新的路径,融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面临着创新,改变了新闻传播和用户的关系,融媒体为新闻传播提供了创新的媒介,创新了新闻传播的方式、内容.融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创新路径创新后表现出很多优势,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积极融合起来,创新了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也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本文中比较了新媒体与传...  相似文献   

4.
毋庸讳言,不断深化的经济变革和特定读者群的形成提升了经济新闻事件的受关注度,而党报经济新闻报道近些年来也发展颇快,诸如<人民日报>1996年关于股市的"12·16"社论及2003年9月29日发表的关于国企改革中的MBO(管理层持股)的文章都展示了党报报道的权威性,对政策决策及市场运行产生重大影响.但是,仔细考察党报经济新闻的传播效果,也不能不意识到党报经济新闻也仍有很多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正在成为如何进一步提高党报经济新闻竞争力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国内科技水平的不断加强促进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频次更新升级,也促进了这两种技术的全面普及.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传播工作也升级到了新媒体阶段,在新媒体技术的有力支撑下,新闻传播方式也得到全面创新,民众接收信息的模式也愈加丰富.这要求将以往新闻媒体予以创新,以使新闻传播工作能够断续沿着正确的路线发展,给新闻传...  相似文献   

6.
可读性,是新闻的"题中应有之义",新闻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它"天生"应该具有可读性.新闻的本质属性包括:它是事实,不是杜撰的空穴来风;它是新近发生的、人们关注的重要事实,并非所有的事实"捡到篮子里就是菜".基于此,我们的纸质媒体上刊登这样的事实,读者自然应当喜闻乐见.在当前新闻媒介竞争激烈,受众的新闻选择也更加广泛的背景下,增强新闻可读性是媒介的力量之源,更是媒介核心竞争力的集中彰显.  相似文献   

7.
顾熠男 《传媒》2021,(14):58-60
"Vlog新闻"自2019年全国两会大规模出现后,已经成为新型的热门新闻传播形态.本文基于社会临场感理论,从共存感、达意度和凝聚力三个方面分析"Vlog新闻"传播创新之处与成功原因,并尝试提出提升"Vlog新闻"传播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黄颂明 《青年记者》2008,(14):65-66
党报政务新闻传播效果有待提高几乎是大家公认的事实.那么,以什么样的形式承载政务新闻可能更好地被人们接受呢?胡锦涛同志对新闻报道的要求可以作为形式的总原则:"言之有物,生动鲜活,言简意赅,切忌八股习气.""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搞好宣传教育".这就可以理解为:党报的政务新闻要切实放弃带有浓厚八股气的模式,使用群众语言而不是"官话",使用符合群众阅读习惯的方式去报道有实在内容的事实,做到简短、深刻、及时、生动.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在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上进行创新势在必行。近年来,各种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它为新闻的传播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以新媒体形式新闻传播的及时性和亲民性表现突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欢迎。本文以现在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模式为对象,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特点,提出新闻创新模式,希望能对今后新闻业的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2010年3月25日,是<陕西日报>创刊70周年纪念日,由陕西日报社发起并承办的"新媒介环境下党报传播力"高峰论坛在西安举行.此次论坛吸引了全国34家中、省级党报党刊和7个高校新闻传播研究院所蚓台交流,围绕党报如何应对新兴媒体挑战、巩固主流舆论阵地、进一步提高传播竞争力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经济新闻是地方党报新闻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张好的地方党报,离不开好的经济新闻的支撑。但长期以来,经济新闻却广受诟病,“内行不稀看,外行看不懂”,经济新闻的生、冷、硬面孔一直令读者生厌。因此,如何强化经济新闻有效信息传播,让读者喜欢并乐于接受经济新闻一直是我们从事经济新闻编采人员不断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夏寅 《新闻传播》2010,(9):140-141
在经济环境的大背景下,对经济新闻的研究已成为学术界热点,而如何解决经济新闻的“外行看不懂,内行不屑看”问题更是关注重点。文本着重以受众定位的角度,论述经济新闻分众化传播策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本文以经济新闻研究现状为出发点,结合经济新闻的特点。从传播学的视角为经济新闻分众化传播策略寻找了理论资源;且从经济新闻应用层面来阐述分众化传播是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经济新闻越来越受到新闻媒体的关注和重视.然而,在众多的经济新闻中,可读性强、读者满意的经济新闻却不多.究其原因则是传统经济新闻写作模式在作祟.传统的经济新闻写作往往是"经济术语+数字+新闻事件",或是"生产过程+生产措施+生产效益".这样,给人一副枯燥、呆板、生硬、乏味的面孔,造成"业外人看不懂,业内人不愿看".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的话:会议被称为"新闻富矿",每年的两会报道更是党报、电视台等传统媒体的"重头戏".但是程序化、模式化的倾向,使传播效果不能尽知人意.改进会议报道,一直是业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党报一版,是其后各新闻版的龙头,也是透视党报质量高低的主要"窗口".长期以来,党报一版稿件普遍存在领导活动多、会议多、程式化内容多而新闻少的问题,这是党报一版改革的最大瓶颈. 通过两年来不断探索和改革,<北京日报>一版找到一条强化新闻的有效途径-用各种形式的新闻导读解决新闻含量低的老大难.两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以标题为主的导读形式得到读者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16.
党报经济报道由于其权威、庄重、严肃的特质,在金融危机形势下更能给人可信度和安全感.2008年下半年以来,<湖南日报>围绕中央和省委的中心工作,热心服务"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个大局,以"坚定信心保增长"为主线,积极探索经济新闻"三贴近",有效提升了党报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壮大,经济信息成为当今社会的"神经",经济新闻则是"神经"中最敏感的部分.经济新闻报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占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民族地区党报中的比例也越来越高,有的已占到一半以上篇幅.这种背景下,地方党报经济报道在保持权威性的同时如何追求可读性,体现特色,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黄璐 《传媒》2014,(14)
正党报具有强势的政治地位和独享资源的优势,但也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如果不创新发展,只是依赖政策扶持,将给国家新闻工作造成被动难堪的局面。随着文化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文化娱乐新闻已经成为各国媒体报道的重要内容。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有必要思考我国党报文化娱乐新闻的功能定位和创新策略问题。党报文化娱乐新闻的功能定位提升国家认同的功能。全球化与媒介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改变着我们的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时代党报新闻传播的策略,并非新的课题。研究论文已经很多,但大都是从策略的外现形式及其形式的多样化上探讨的。本文则是从党报新闻传播策略的构建与实施的价值追求、优势自信和创新途径三个层面进行思考的。理性的分析,实践的例证,阐述了党报新闻传播策略的构建与实施,对提升党报新闻传播引导力,加大新闻传播效果,有着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旨在引起大家对党报新闻传播策略构建与实施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当前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研究视域与拓新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随着民族问题国际、国内背景的复杂化日益成为传播学研究的"显学".本文在总结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现状和成就的基础上,认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应在既有的史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学术高地上向理论创新和学科规范性方面发展,同时认为无论在研究领域、研究内容还是研究方法、研究特色上都有极大的增长空间和拓新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