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巧用辅助区分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伟钧 《情报杂志》1999,18(4):95-96,112
分析了在分类标引工作中,什么情况下需用辅助分号来对同类图书作进一步区分,辅助区分号标识符的使用,以及两种工作以上辅助区分号同时用于同一种书时,使用次序和分类目录排列次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使用"种次号"法应注意将不同版本的图书集中在一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施振宏 《现代情报》2005,25(7):149-150,177
界定了属于同一种书用同一种次号的不同版本;提出了不同版本、版次、卷册次图书的标识方法;对不同版本的图书应分别进行著录。  相似文献   

3.
现代中文同种书不同版本的辅助区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黄久斌  张书咏 《现代情报》2004,24(10):131-132
陈述了我国当前存在的中文同种书版本辅助区分的混乱状况,论述了其统一的必要性,并建议使用“种次号=版本区分号(卷册号)”模式辅助区分同种书不同版本。  相似文献   

4.
陈雅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7):155-155,73
韩文图书著录是编目员要面对的问题,韩文图书索取号是韩文图书著录的一部分。韩文图书索取号是由分类号和著者号码组成。国内专著和期刊文章均无提及韩文著者号码及其使用。韩国有六种著者号码表,目前韩国广泛使用的著者号码有张一世著者号码表和李载著者号码表,本文着重介绍这两个著者号码表的使用方法。在现今计算机技术发展和文献资源编目走向标准化的趋势下,图书著者号码具有种次号不可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合并学校图书馆书次号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可华 《现代情报》2002,22(12):81-82
本文就我校图书馆在合并前两馆对图书书次号取号方法的不一致性现象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新馆著者号的不适应性,选择种次号作为新馆的书次号,顺利实现了新、旧图书馆书次号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祁瑞 《情报探索》2012,(11):113-115
着重探讨在索书号相同情况下,不同译本、不同版本、不同卷册、不同出版机构图书的辅助区分方法,也介绍了少数民族语言文献索书号的辅助区分方法,旨在使图书排架更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7.
余和剑 《情报探索》2009,(4):125-126
阐述了机检环境下图书种次号改良中的“依人集中”现象,并指出它的弊端。  相似文献   

8.
试论种次号标引下同种图书的辅助区分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彩云 《现代情报》2005,25(2):177-178
种次号标引下同一图书的不同版本、不同译注本、多卷册本、连续出版本应当分别看作同种图书。编目人员应当对这些图书进行辅助区分,以促进图书编目与排架的精确化。  相似文献   

9.
赵云亭 《现代情报》2003,23(12):167-167,40
高校合并后,原来使用不同分类法的图书馆都面临着统一采用何种分类法的问题。本文试着从实际工作中使用不同书次号的体会来说明种次号比著者号更为实用。  相似文献   

10.
对索书号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论述了中文图书索书号在检索中的作用,加工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及解决方法。通过对索书号中种次号与著者号的比较,探讨了索书号标注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并提出了提高加工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应进行的业务培训。  相似文献   

11.
图书排架中的索书号,涉及种次号和复本号,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本文结合实际工作进行了论证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管理下种次号的改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蒋鸿标 《情报杂志》2000,19(5):F002-F002
改良方法有两种:根据每个类目图书的实际种数及可能达到的最大值,种次号分别设定为二位数、三位数或四位数;当某些类目的图书种数由二位数上升至三位数,或由三倍数上升至四位数时,即在原二位或三位种次号前加“0”。  相似文献   

13.
图书辅助区分号的合理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荣 《情报探索》2010,(4):106-107
分析了内容相同或相近图书在分类时存在的问题,对其辅助区分号的给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用好辅助区分号图书检索更科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成嘉 《情报探索》2008,(3):110-111
针对内容相关的图书分类使用辅助区分号问题,探讨了如何合理使用辅助区分号,使馆藏、读者检索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5.
根据发文量和被引频次这两个计量指标,利用综合指数法,对《图书情报知识》1999-2006年发文作者进行统计分析,测定核心著者,结果表明:该刊的核心著者群整体素质较高;武汉大学图书情报科研活动比较活跃;该刊在择稿上唯质而论。  相似文献   

16.
侯长来 《现代情报》2005,25(3):162-163
文章介绍了一种借助《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CSIPC)对《SCI》著者引证索引中同一姓名下不同著者进行辩识和地址追踪的方案,重点介绍了追踪过程并给出了实例。以实验数据为依据列举了该方案的检索效果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7.
对中文期刊刊次号的再思考--与邹常诗老师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月梅 《情报杂志》2004,23(5):128-128,F003
刊名四角号码刊次号是被大多数图书馆认同并采用的一种同类刊排序号码,它的缺点是有重码现象。为降低重码率,业内人士对刊名的取码字数及取角方法做了很多探讨。通过对刊名三字四角号码法和刊名四字四角号码法进行比较分析。对辅助区分号的选择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8.
胡敏 《情报探索》2012,(5):16-19
通过对国内4种最权威图书情报学期刊论文合著情况的统计分析,发现篇均著者数(合作指数)增长规律十分类似于科技文献的增长。利用该指标来描述当今图书情报学研究的发展同科技文献增长指标一样,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9.
图书情报学论文合著(1999-2002)现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图书情报学的五种核心期刊在1999年至2002年间所所刊载论文,从社会网络的角度研究了合著关系网络.经研究发现:我国图书情报学的合著关系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著者在现实社会中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20.
图书采访中单一途径查重的局限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久斌 《现代情报》2004,24(8):112-113
举例说明图书采访中单一使用ISBN、书名、著者查重的局限性,建议使用复合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