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因斯坦为了证明同时性的相对性 ,设计了一个著名的思维实验 :有一列很长的火车在路轨上以速度 V行驶 ,当火车的前端点 A′点、后端点 B′、正中间点 M′点 ,恰好与路轨上对应的 A点、B点、M点相重合的瞬时 ,A( A′)点和 B( B′)点处突然遭到雷击发生闪电 ,如图 1所示 (编者按 :此处 A、B等诸点的位置与许少知一文中的不同 ,请读者留意 ) ,因 M点在 A点与 B点的正中间 ,所以两处的闪光会同时到达 M点。因火车向前行驶 ,所以A( A′)点处的闪光会先到达 M′点 ,而 B( B′)点处的闪光会后到达 M′点。因此 ,对路轨 M点处的观测者来…  相似文献   

2.
许少知先生的《“同时性的相对性”是个伪命题》( 2 0 0 0年第 9、1 0期 )的确有其独到之处 ,是对相对论挑战批评的好文章 ,但也显露出它自己的局限性。的确当今权威是 (四维 )相对论性时空观 ,但不能说它是权威就应该打倒 ,就应该说它是“伪命题”。同时性相对性及解释正如许先生所说 ,爱氏的狭义相对论正是依靠“同时性的相对性”这一概念才推导出来的 ,为了证明其成立 ,爱因斯坦的确假设 :正当火车以速度 V向右行驶时 ,火车的 A′B′M′分别与路基的 A、M、B相重合 ,其中 ,MM′为中点。在此时 ,雷电在 A、B上空同时击一下 ,因 M是 …  相似文献   

3.
暗宇宙的观测表明,相对论的空时理论与观念面临挑战。其实,狭义相对论关于静止钟和尺服从欧氏几何是有待检验的假定;在相对论体系中(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宇宙学原理之间并不协调,等等;这些都表明相对论体系需要发展。事实上,从相对性原理与不变普适常数(c,R)原理出发,在德西特/反德西特空时中,可以建立相对论。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是曲率半径R趋于无限时的某种退化形式。在这类相对论中,具有两种同时性:贝特拉米坐标同时性和固有时同时性。对于前者,贝特拉米坐标系是惯性坐标系,相应的观测者为惯性观测者;自由粒子和光讯号满足惯性定律;可以定义守恒的可观测量,且满足推广的爱因斯坦关系。固有时同时性相应于共动观测;此时,贝特拉米度规成为罗伯特-沃克型度规。这表明,在这类相对论中,相对性原理与具有同样对称性的“完美”宇宙学原理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后者是前者的宇宙学依据和起源。这与马赫关于惯性运动起源的观点,在暗宇宙的意义下相似。如果观测宇宙及其未来视界渐近于罗伯特-沃克-德西特空时及其视界,3维空间是闭的,对于平坦的偏离为宇宙常数的量级;同时,观测宇宙具有熵界;存在相对于德西特宇宙背景静止的一类惯性系。当R趋于无限时,这类惯性系应仍然存在。简要叙述了如何建立具有局域德西特不变性的引力。  相似文献   

4.
规范理论的创始人外尔,在1918年运用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的思想和方法,把“尺度相对性原理”同“运动相对性原理”相比较,大胆地提出了规范不变性原理,这勇敢的一步在得到了爱因斯坦由衷赞赏的同时,也遭到爱因斯坦的严厉批评,可贵的是外尔自始至终没有放弃自己规范不变性原理的思想。文章使用“剩余结构”理论详细分析了规范理论发展的这关键一步,有利于深刻理解规范不变性原理与数学和物理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5.
贺道德先生以《再谈“同时性的相对性”》为题,对许少知先生的论断“同时性的相对性”是伪命题进行了反驳(见本刊!"#年第$期)。笔者认为,这个反驳是不能成立的。“同时性的相对性”肯定是个伪命题,因为它违背了“光速不变原理”。简述如下:对于大家熟知的爱因斯坦火车路基模型(可参见贺文的示图),为什么火车系上%&点的观察者先见'光?那是因为有(#)*+,(#-或(#)*-.,(#)即'光从'点转向%&点的路程小于*。又,为什么火车系上%&点的观察者后见/光?那是因为有(!)*.,(!-或(!)*-+,(!)即/光从/点传向%&点的路程大于*。式(#)中的(#与…  相似文献   

6.
一艘以接近光速行进的潜水艇,究竟会浮在海里还是会最后沉下去?这是一个悖论,是由爱因斯坦相对论引出的著名的“潜水艇悖论”。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的科学家马察斯最近宣布彻底破解了这个悖论。他在新一期美国《物理评论》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成果认为,那艘潜水艇最终将沉入水底。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物体的长度在运动方向上会产生收缩。举例来说,一列以近光速飞跑的火车,在站台上静止的观察者眼中会变短;而在火车上的乘客看来,以接近光速后退着的站台却收缩了。而所谓“潜水艇悖论”指的是这样一种理论假想情况:首先假设一艘完全浸没在海里的…  相似文献   

7.
读贺道德先生的挑战文《再谈“同时性的相对性”》,深感相对论在人们思想上造成的混乱远比预料的大得多 ,正本清源的工作刻不容缓而又任重道远。1 .权威与真理 贺先生断言 :“(许先生说 )‘两雷电既同时打在火车上又同时打在路基上’。你说在火车有速度的情形下 ,那可能吗 ?”然而却不问爱因斯坦的两雷电同时打在远隔的两处 :“那可能吗 ?”可见只认权威不认理 ,偏见之深。倘若贺先生仍不以此为然 ,则雷电打在车轮与路轨的接触处 ,行不 ?“权威加无知等于真理”是当今科坛的一种时髦病 ,也是相对论破绽一再败露却迟迟不倒的一大原因。2 .“…  相似文献   

8.
温海龙 《科技风》2014,(10):95-95,97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建立在两条假设之上的,一个是相对性原理,一个是光速不变原理。其中相对性原理都好理解,但是关于光速不变原理,很多人感到疑惑,文中将从一个特殊的角度用数学推论的方式具体讨论光速不变的必然性和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刊今年第5期上黄德民先生的《检验光速是否可变的实验方案》一文(下称黄文),饱含“毕其功于一役”之激情,推出了精心构思的三个“直接挑战‘光速不变原理’”的实验方案:一个用以判决运动回路对光速的影响,另两个为了验证作者的光介子猜想,意在与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决一雌雄。三个实验中的任何一个,按作者所言,一旦“出现预期的干涉条纹移动”,便“将对光速不变假设构成严重挑战”。说白了就是:“光速不变原理”被证伪,一槌定音!但事情能如作者之愿么?众所周知,相对论所谓的“光速不变原理”,限定于真空中的光速,在惯性坐标系中。因此…  相似文献   

10.
火箭上的困惑──同时还是不同时陈启星,罗启宇相对论有两个基本原理: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即:1、在任何惯性系中物理定律都是相同的;2、任何惯性系中真空的光速都是不变的。爱因斯坦设计了一个为相对论奠定基础的思维实验,这就是两只火箭上的两个闪电.甲和...  相似文献   

11.
“挑战与争鸣”栏目已刊出多篇批驳爱因斯坦同时性命题的文章(见如2000年第5、9与10期,2001年第3、5、8与11期,2002年第6期和2004年第8期),笔者也参与了这场大争论。在拙文《关于“同时性的相对性的探讨”的探讨》中,笔者揭示了爱因斯坦的“同时性的相对性”命题存在的悖谬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相对性原理”一词不时在科技刊物中遇到,《挑战与争鸣》刊出的文章中也出现过。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未必人人都清楚,相对论对它的扭曲,也亟待澄清。按爱因斯坦的理论,这一“原理”分为狭义的与广义的两种。后者已经被讨论过———见本刊2002年第3期上《广义相对论与科学相去甚远》一文,本文侧重考察前者。既然爱因斯坦对惯性原理一知半解(见《相对论“马失前蹄”在惯性原理》一文,本刊今年第7期),那么可以预料:他的狭义相对性原理,也够戗。1.相对性原理与狭义相对性原理“相对性原理”这一名称的第一提出人,恐怕是法国著名数学家彭加勒,虽…  相似文献   

13.
本刊今年第5期上黄德民先生的《检验光速是否可变的实验方案》一文(下称黄文),饱含“毕其功于一役”之激情,推出了精心构思的三个“直接挑战‘光速不变原理’的实验方案:一个用以判决运动回路对光速的影响,另两个为了验证作者的光介子猜想,意在与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决一雌雄。三个实验中的任何一个,按作者所言,一旦“出现预期的下涉条纹移动”,便“将对光速不变假设构成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14.
从《发明与革新》看到黄家荣先生《同时性的相对性剖析》一文,颇有兴趣。开始读到文章对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提出质疑时自己颇有些吃惊,因为相对论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始终是相当高的,难道相对论有问题吗?带着疑问认真的看完全文后,对作者的观点很是赞同,同时也对作者对待科学之勇气颇感钦佩。文中提到许少知和曲元春先生曾在去年的刊物上发表过类似的文章,于是又将去年的《发明与革新》如数仔细拜读,心中豁然开朗。对许、曲二先生的观点颇有同感,于是回头将过去上学时的物理课本翻出,将《狭义相对论》一章又“复习”…  相似文献   

15.
黄家荣先生就惯性原理的争鸣文《也谈惯性原理》(《发明与创新》2006年第1期),相应的答文《科学要求跳出本本看世界》在第2期)刚发表,又奉献出新作《相对论违背相对性原理》(第8期,下称黄文),对拙文《相对论原理的扭曲》(2003年第8期,下称《扭曲》)提出异议。本答文展开前,先指出:一、不言自明,与黄文的辩驳,针对的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谬误,意在为基础理论的正本清源效点力。二、如《扭曲》中所言,相对论中的所谓狭义相对性原理,与经典力学中的相对性原理有原则区别,但前者却认为“没有原则区别”,并自称源于后者——因而下文中无碍引举经典…  相似文献   

16.
首先指出:拙文《相对论‘马失前蹄’在惯性原理》,并非针对王超先生的《我的不同看法》而撰。它是一组挑战相对论的短文之一(第8期上的“相对论对相对性原理的扭曲”是第二篇),实系为“第二届全国爱因斯坦相对论问题学术会议”所拟学术论文改写而成;“学富五车”者指相对论“权  相似文献   

17.
爱因斯坦自己承认:“相对论常遭指责,说它未加论证就把光的传播放在中心理论的地位,以光的传播定律作为时间概念的基础”(《相对论的意义》,科学出版社,1979,第18页)。本文将揭示:相对论中,光的传播定律是时间概念的基础,光子、光速与时间有着不一般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缺乏逻辑根据,推出的不同结果又互相矛盾,因而必定是错的。  相似文献   

18.
《发明与革新》2000年第11期中有贺道德先生的一文“关于‘同时性的相对性’的探讨”,笔者有如下异议:两事件的光信号到达中点观测者的时刻同时与否能等同于两事件同是发生与否吗?    在“爱因斯坦火车”中,同时性定义为:两处事件的光信号同时到达中点位置,则该两处事件为同时性事件。贺先生的文章,自始至终建立在这个不严密的定义基础上。爱因斯坦的定义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把事件发生时刻偷换为事件光信号到达某地点的时刻。须知,任何信号的传递都要有时间的,光也不例外,因此光到达观察者的时刻已经不是事件的发…  相似文献   

19.
这个宇宙中也许其它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是永恒的,就连曾经被认为恒定的光速也有可能在时光的流逝中改变自己,进而改变宇宙的规律和命运。 光速不变原理是狭义相对论的基础,正是由于光速不变,伟大的爱因斯坦才灵光一现,推导出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即时间和空间都不是绝对的,在高  相似文献   

20.
A·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由相对性原理与光速恒定原理出发,推导出(特殊的)洛伦盈变换与洛伦兹收缩时间膨胀速度合成公式,质量公式能量关系能量—动量关系。原理与定理之间,定理与定理之间,都是相互协调一致的,其理由至为明显,那就是原理与定理之间通过洛伦兹变换一致地联系在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