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而进入青春期的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其心理健康状况为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所关注,文章对农村留守儿童及叛逆心理做出了新的阐释,并以内江市部分中学为例对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叛逆心理进行了现状分析,从城乡经济发展差异、社会大众媒体、农村地区学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方面进行了成因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
张雯 《辅导员》2011,(6):53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一大问题。留守儿童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特殊时期这一群体的生存和权益保护状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一、我校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为了全面了解我校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教育状况,推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对留守儿童教育进行了摸底、调查。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逐渐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但是这些关注大多采取问题取向。大众对留守儿童的刻板印象逐渐使该群体“污名化”,刻板印象威胁理论认为这种“污名化”会对个体产生诸多不良影响。为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从刻板印象威胁视角来探讨留守儿童“污名化”的问题,并提出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4.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一大问题.留守儿童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特殊时期这一群体的生存和权益保护状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我校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 为了全面了解我校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教育状况,推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对留守儿童教育进行了摸底、调查.  相似文献   

5.
留守少年儿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最需要关爱的特殊少年儿童群体之一。维护留守少年儿童群体的合法权益,代表他们的利益诉求,是共青团组织的职责所在。目前,湖南有240多万留守少年儿童,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不同程度存在学业失教、道德失范、生活失助、亲情失落、心理失衡、安全失保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留守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这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共青团湖南省委从2005年开始高度关注留守少年儿童群体,认真开展关爱留守少年儿童工作,取得了比较扎实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留守儿童一直以来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随着时间的流逝,一批留守儿童已经长大成人,而农村又有一批新的留守儿童继续"驻扎"。留守儿童的亲情沟通和教育期待随着时代的进步发生了变化,留守儿童也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而这些帮助虽然带来了一些实质性的改变,但是也有其弊端。文章通过叙事研究讲述两代留守儿童童年时期的亲情沟通及教育期待,以期让大众更好地了解这个特殊群体,从而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的培养,是农村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基于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相对弱化的现状,农村教育工作者应当加强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的辨识性教育,拓展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的人际性教育,关注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的个性化教育.  相似文献   

8.
“留守儿童”的生存与教育状况,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并已引起政府部门、学者、舆论界与社会的高度关注. 一、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缺失的现状 据全国妇联调查显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约为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4000多万人.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将转移到城市就业,留守儿童的群体规模也会随之继续扩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成为社会关注的对象.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不完善、政府缺乏有效对策、留守儿童自身境遇的特殊性等,导致我国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情绪情感、人格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机制,即完善家庭教育,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建立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提高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出现了一个新型群体即留守儿童。我国留守儿童数量呈逐渐增多的趋势,许多留守儿童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这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农村留守儿童为例,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了解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现状,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探索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方法和策略,从而促进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身体和心理全面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1.
隔代留守家庭儿童是需要更多关注的留守儿童群体。基于优势视角理论,文章对影响隔代留守家庭儿童社会适应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祖父母对儿童的关心与照顾、同龄群体是隔代留守儿童不可或缺的社会适应资源;朋友数量与朋友间的情感表达以及班级内同学对他们的非"标签化"相处对他们的社会适应起到了较大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隔代留守家庭儿童时应该对整个群体进行正面评价、老师对于隔代留守儿童不应过分关注、注意保持与隔代留守家庭儿童的"平等关系"。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打破了我国城乡之间的界限,越来越多农村人员前往城市务工,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因长期缺乏父母关爱和引导,在心理上、学习上都需要教师的格外关注.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不但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更有利于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文章从留守儿童概述入手,对农村语文...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提出:关注留守儿童课外阅读是我们的应有之责 农村留守儿童,不仅存在管理缺位、情感孤独等问题,而且其精神生活也较为贫乏,尤其是以课外阅读为主体的学业活动、校外生活现状也不容乐观。因此,关注留守儿童,关注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为农村留守儿童撑起一片湛蓝的课外阅读天空,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一名基层农村幼儿园老师,我每天都和幼儿生活在一起,伴着他们成长,分享他们的幸福与快乐。但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随之产生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在小小年纪,情感上缺少了父母的关注和呵护,心理上缺失了父母的引导和帮助,极易造成留守儿童个性、心理发展的异  相似文献   

15.
曹润鑫  胡怡慧  蒋艳青 《文教资料》2013,(18):119-120,131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多数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将子女留在农村,这些留守家乡的孩子组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可以说是纷繁复杂,理清现状的成因有助于我们解决这一群体的现存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离开或半离开土地大规模的向城市转移,大部分的农民进城后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于是就形成了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本文主要选择留守儿童群体中初中年龄阶段作为研究的对象,重点考察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的现状,试图通过对宿迁市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系统的研究以得出目前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现状,社会支持系统的构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倩 《时代教育》2012,(23):31-33,1
留守儿童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存在两极现象;情感因素显著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监护相关因素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一定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维护对策包括:给予留守儿童正确的认识;对留守儿童要分类区别对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多途径满足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重视监护人素质,对监护人进行培训.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留守儿童成了社会关注的群体,他们的学习现状更是很多学者关心的问题,本文以湘西花垣县吉卫镇机司村为个案,通过文献检索、调查访谈,对不同年级的留守儿童学习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分析,试图为解决我国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留守儿童是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许多地方在解决留守儿童教育方面有许多创新,其中"代理家长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在跟踪调查中发现代理家长制还存在一些有待商榷的地方,而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代理家长制的社会认可度和实施效能,也不利于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一、代理家长制存在的问题1.代理家长"代理"侧重点失位。现有代理家长更多关注留守儿童的物质生活,弱化了在留守儿童的情感满足、品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脚步的不断加快,部分农民外出打工,这使得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数量逐年递增,这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因此,身为一名小学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对这一群体加以留心及关注,并要充分结合学科特质,实施好情感教育,使得留守儿童感受到更多的真情与温暖,将学科价值彰显出来。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对情感教育的渗透路径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