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清冯集梧注杜牧诗,收入裴延翰编定的《樊川文集》诗四卷、北宋人所编《外集》、《别集》各一卷,另从《全唐诗》等辑录为《樊川诗补遗》、《樊川集未收诗补录》,编为《樊川诗集注》(以下简称"冯注")六卷,并对其中少数篇章的写作时间作了考辨。今人缪钺撰《杜牧年谱》(以下简称"《年谱》"),进一步对杜牧诗歌作了编年和考订。但尚有若干篇目的系年仍未确定。兹对冯注  相似文献   

2.
来新夏先生著《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于1983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即受到学术界的好评,当时我就认为这是一部传世之作。为了精益求精,距初版问世27年之后,经过补充修订,又于2010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了“增订本”。两相比较,初版本收778篇、谱主680人,计50余万字;而增订本新增803篇和谱主572人,  相似文献   

3.
郁贤皓先生在《唐刺史考》的基础上,经过十余载的仔细搜罗和精密考订,撰成三百余万字的大著《唐刺史考全编》(以下简称《全编》),使治唐代文学和唐史者从中获益颇多,故而傅璇琮先生称其是一部"具有学术价值的大型唐代文史工具书"。几年来笔者  相似文献   

4.
老舍是享有世界声誉的中国现代作家。但直到80年代中期,国外老舍研究界已出版多部老舍年谱后,我国尚无一部以专著形式正式出版的《老舍年谱》。近年来,国内相继推出三部老舍年谱:郝长海、吴怀斌先生合编、安徽黄山书社出版的《老舍年谱》,甘海岚先生编撰、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老舍年谱》,杨立德先生编撰、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老舍创作生活年谱》。三部老舍年谱的出版已引起国内外老舍研究界的普遍关注,无疑将推进世界人民对老舍的认识。年谱作为史籍中的一种,在我国已有较长的历史,如宋代就有以孔子、朱熹、杜甫、韩愈、苏轼、欧阳修等人为谱主的年谱出版。古人年谱多以谱主为中心,以年月为经纬,胪述谱主一生事迹。所谓“叙一人之道德、学问、事业,约悉无遗而系以年月者,谓之年谱。”(朱士嘉《中国历代名人年谱目录·序》)它杂揉了记传与编年二体,并从谱牒、年表、宗谱、传状等  相似文献   

5.
《宋应星思想研究及诗文注译》最近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它与《天工开物新注研究》一书堪称为珠联璧合的姊妹作,都是作者杨维增副教授十多年来呕心沥血、艰辛钻研的劳动结晶。笔者先睹为快,深感有推荐的必要。《天工开物注研究》已有专文介绍,此不赘述。这里要谈的是二十多万字的《宋应星思想研究及诗文注译》一书。顾名思义,它包括作者对宋氏的思想研究(上编)和诗文注译(下编)两大部分(以下简称“上编”或“下编”)。“上编”是对宋应星思想作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所运用的材料主要是过去所称宋氏的“佚著四种”,兼及《天工开物》的有关内容。所谓“佚著四种”,就是本书的“三文一诗”,指的  相似文献   

6.
王友胜教授著的<苏诗研究史稿>(以下简称<史稿>)一书,洋洋洒洒三十万字,是一部全面描述、论析九百余年来苏诗研究历史的学术专著.<史稿>作者对存世的有关苏诗研究资料作了详尽的辑录、认真的考辨和准确的诠释,对其中一些重要著作,如历代有关苏轼的年谱、传记,及苏诗的选录、评点、注释和研究著作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对历代研究者所体现出来的学术思想、研究方法及文学观念也作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勾画出了九百多年来苏诗研究史"两头热、中间冷"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7.
《许瀚年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原中国社会科学院袁行云先生编著的一部关于许瀚的个人编年谱。该年谱由齐鲁书社于1983年出版,全书24万余字。这部书到现在仍然是国内一部占有资料较为充分、考据比较精严、学术界评价极高的学术著作,当时堪称研究许瀚集大成之作。  相似文献   

8.
《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杨廷福、杨同甫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出版)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工具书,信息容量极大。共收录清代人物三万六千余人,十万三千多条目。笔者查阅的人物,十之八九得以解决。同时也发现偶有失收的人物,于是随手札录。今整理为一编,作为该索引的拾补。在所列人物条目之后,简注出处,以明所本。丁锡福海州人,字向卿,号味(?)。见自著《味(?)吟草》卷端题款。于景曦无为人,字敬夫,号茹芝子,室名茹芝馆。见《皖雅  相似文献   

9.
《朱熹年谱长编》2001年9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共105万字。这是著名朱子学研究专家束景南教授继《朱子太传》之后的又一部研究朱熹的力作。《朱熹年谱长编》第一次从全面收集、考辨原始文献入手,纠正前人诸多误说,逻辑演绎朱熹思想的历史真貌,是朱子学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式著作。《朱熹年谱长编》近获上海市1999—2001年度优秀图书一等奖。《朱熹年谱长编》出版@钟明奇  相似文献   

10.
白行简年谱     
说明:本谱所参朱金城《白居易年谱》、顾学颉《白居易年谱简编》、宋陈振孙《白文公年谱》、清汪立名《白香山年谱》,首见用全称,后用简称,即"朱谱""顾谱""陈谱""汪谱"。行简行迹向附于居易谱,为简省文字,采互见之法,有关居易行迹可参以上诸谱。凡引居易诗、卷名均据顾学颉校点之《白居易集》。《旧唐书》卷166、《新唐书》卷119白居易传附行简传分别简称《旧》传、《新》传。  相似文献   

11.
罗鹭编《采山楼藏稀见清人别集丛刊》收录了其个人所藏稀见清人别集20种,每种均撰有解题。较之近若干年出版的一些清人著作,《丛刊》是一部"小书";然基于其全部的藏书活动,衡其藏书实绩、究其藏书思想、察其藏书意义,《丛刊》又实为一部"大书"。《丛刊》是当代民间古籍收藏与保护的重要收获,必将在藏书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2.
高宗元是清代中叶诗人,也是一位戏曲家。但关于他的生平资料特别是生卒年,过去学术界都不甚了了。已故著名旅美戏曲研究专家邓长风先生所著《明清戏曲家考略三编》、庄一拂先生《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蔡毅先生《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以及李灵年、杨忠两位先生主编《清人别集总目》、柯愈春先生所著《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都著录有高宗元,而于作者的生平不得其详。笔者顷读丁丙辑《武林坊巷志》,在"东西坊二"所属"双陈巷"条,和"卫所下"所属"普济堂"条,同时见到了沈赤然为高宗元而撰的《候选州  相似文献   

13.
文献学家杨殿珣先生以多年的搜览,而编成《中国历代年谱总录》一书。此书与后出的谢巍先生《中国历代人物年谱考录》(1992年中华书局),在编纂意图与体例上有所异同,但俱为学界所称道。《考录》对谱主有较多的介绍,而且还记载大量所闻的待访谱种,可为学术研究作参考。但《总录》主要是著录编者所见或友人见而告知的年谱,尽管所收数量不如《考录》,却易于寻求,而且著录文字简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徐朔方著《晚明曲家年谱》,荣获第八届“中国图书奖”。此书分苏州卷、浙江卷、皖赣卷,共收起于徐霖终于金圣叹约200年间的39位戏曲家年谱。 这是一部难得的好书。 好书且又难得,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好书:《晚明曲家年谱》可以视为一部工具书,39位曲家的生平及作品,一览无余;同时又可以视之为一  相似文献   

15.
近代郭立志先生所编的《桐城吴先生年谱》中,收有曾国藩书信一封。由于此信为《曾文正公书札》《曾文正公书札续钞》和《曾国藩全集》所不收,故加以录出,并加以考辨,以求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6.
刘尚恒 《图书馆杂志》2005,24(11):78-79
去年顾廷龙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时,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沈津编著的《顾廷龙年谱》,精装一册,70余万字,是一部令人瞩目的当代学人年谱著述。  相似文献   

17.
清代文献浩繁,研究薄弱,存在的问题颇多。即如清人所编各体总集,便每每有被误认作别集者;反之,清人别集误作总集的情况亦间或有之。本文列举十五种此类总集,逐一予以考辨。  相似文献   

18.
洪迈《野处类稿》自宋以来广为流传,为诸种文献书目所著录,多种诗文总集所收编,然除其中二首诗外,其馀八十二首诗与朱松《韦斋集》卷一、卷二中的作品重出互见。清洪汝奎增订钱大昕编《洪文敏公年谱》时,曾注意到《野处类稿》之伪,钱钟书先生亦曾提到这一问题,惜均未予以考辨证实,亦未引起世人注意和重视。至王德毅重编《洪容斋先生年谱》时,在《野处类稿》真伪问题上,不仅未能进一步证伪,反而认为洪汝奎"所言近于武断"。而后世各种文学史与诗文总集均仍然相沿为误,讹误流传至今而未止。因而本文拟就宋代以来文学史上这一罕见的伪案予以考辨,以证伪于既往,免传讹于将来。  相似文献   

19.
《汉语大字典》所引用的" (已其)"字,该字上面部分皆作"巳"。查《说文解字》此字在"己部"内,《说文》另有"巳部",但无此字。《说文解字注》.《说文解字义证》皆作"(已其)".台湾省编《中文大辞典》亦作"(已其)",上部从"己"而非"巳".《汉语大字典》和《中文大辞典》收录此字时,还引录了甲骨文、金文等数种古文字形,上部亦皆作"己"而不作"已"。另外,山东黄县还出土了数件(已其)国铜器.王献唐为此还专写了《黄县((已其)器》一书(后收入《山东古书考》书中),其中作用"(已其)"字,  相似文献   

20.
据《康南海先生自编年谱》(以下简称《年谱》),1883年康有为曾与邻乡区谔良共创不裹足会于南海,并撰“不裹足会草例”及“序文”。他声言,此乃中国不缠足会之始。以后学术界论及这个问题时,多引据《年谱》中的叙述而深信不疑,至于“不裹足会草例”及“序文”等原始资料则长期没有被发现和利用。晚近所编《康有为全集》(上海古籍版)、《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台湾宏业书局版)、《万木草堂遗稿》(台湾成文书局版)、《万木草堂遗稿外编》(台湾成文书局版)均未收录此类文字。笔者赴粤,访得薄薄一册《戒缠足文》,内收《戒缠足会启》和《戒缠足会叙》两文,分别为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