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教师应在课堂上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唱、动结合,使学生在唱中感知,在课堂中大胆展现自我,活跃课堂气氛,从而使学生喜欢上音乐课.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音乐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由于长期受“教唱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老师已经习惯于练声、视唱、节奏训练、学习歌谱、歌词的传统套路,学生仍然是围绕老师的指挥棒运转,其学习的满足感也只能在最后10分钟的个人唱、小组唱、集体唱中获得一些体验。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构建一种具有时代气息,让学生经历音乐实践过程,满足表演欲望,使他们的心理素质、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能得到发展的新型教学形式已得到广大音乐教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把音乐课真正上成学生主动学习课,搭成让学生自主表演的旋转舞台和梦想剧场,让音乐课真正地“活”起来。  相似文献   

3.
体育课堂是个动态的大环境,与其他课堂比较教师掌控的难度会更大,那么体育教师要想成功地掌控一节课,怎样做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课的快乐呢?如何切实做到"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让兴趣来当启蒙老师",是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4.
何建琴 《科学中国人》2014,(5S):107-107
现在的学生都喜欢音乐。面对铺天盖地的流行音乐,我们和许多音乐教师一样,常常面临尴尬:学生唱课本歌曲味同嚼蜡,唱流行音乐却有滋有味。但并不是所有的流行音乐都适合孩子,怎样引导学生走出水中望月、雾里看花的视角,更成熟理智地面对流行音乐?如何选择一些积极向上、有益于身心健康成长的流行音乐渗透到我们音乐课堂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担起这个重任。  相似文献   

5.
音乐课中的舞蹈教育是对少年儿童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和作用。本文从舞蹈进音乐课堂的必要性出发,阐述了音乐进课堂的功能和益处。从而给单一的教唱教学增添活力和色彩,是孩子们在音乐中全身心的表演。  相似文献   

6.
汪六娟 《知识窗》2012,(6X):37-37
在中学音乐课堂上,很多学生不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人云亦云,被动地接受知识,答案千篇一律。本文通过反思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探讨了几种可行的教学方式,以使学生主动地走进音乐课堂。  相似文献   

7.
正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听到老师这样表扬学生:"你读的真棒!""你做的真好!""你真聪明!""你说得真好!"……老师之所以这么做,其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鼓励学生更好地学习。可是这样简单的赞扬的评价,虽然也有激励作用,但指向性不强,久而久之只会流于形式,没有一定的针对性,究竟好在哪里?棒在何处?聪明在什么地方?学生无从知道。这样的评价虽然能暂时性地提高学生的自信,但由于学生不明白到底好在哪里,为什么受到表扬,更甚  相似文献   

8.
由于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使音乐课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对音乐的欲望被扼杀了,把音乐课当作了可上可不上的课。所以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艺术化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只有在艺术化的课堂中,学生才会对音乐产生兴趣,学生一旦有了兴趣,最枯燥的、最难的乐音知识、技能技巧也是可以在愉快的气氛中被学生掌握的。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发现,有许多学生根本不爱唱课本中的歌曲,在他们眼中,课本中的歌曲老套、不好听,而是喜欢当今流行的诸如周杰伦、刘德华等歌星演唱的歌曲。再加上有的音乐教师只为上课而上课,音乐课也就成了一些学生的“休闲课”和“玩儿课”。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真心喜欢音乐课呢?  相似文献   

10.
近来新课改又刮起一股热潮,在课改十年后的今天,我们的语文课堂究竟应该如何走向,才能真正落实课改实质?真正丰富学生知识并提升他们的能力?笔者从课堂主人、课堂氛围、教育方法和知识梳理四个方面做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1.
所谓音乐快乐教学法是指在音乐课的教学、学法中,整合各种教学手段,解放学生,让他们在平等、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验美,在游戏、律动、歌唱、表演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那么,如何让音乐课堂快乐起来呢?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我做了以下尝试。一、快乐学习节奏节奏是音乐中体现音的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的一种统称。活生生的节奏不是靠思维把握的,而是靠人的直觉去感知的。音乐的节奏通过听觉能产生刺激的反映,如心理的快感、肌肉的张弛、脉搏跳动的增快或减慢等。在不断体验音乐演奏(唱)的过程中,主体内的各种刺激反应建立起一种复杂的联…  相似文献   

12.
音乐课堂应该是变化无穷,充满美感的;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活"起来,"动"起来是关键的。教师要善于创建活跃的课堂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活动兴趣,要用多媒体技术、美妙的歌声、琴声和有趣的游戏,创建与众不同的音乐课堂,把课堂教学变成学生挥洒个性、展示能力的舞台,彻底改变以往单一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让我们的音乐课闪耀着灵动的光芒。  相似文献   

13.
科学课堂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阵地,怎样让科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我们要更关注情趣、真实、心灵、智慧;有效的措施则是:课堂要有效地互动,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要有真切地体验,学生要大胆地创新。  相似文献   

14.
让学生参与实验教学比让学生看教师的演示实验效果要好得多,我们不可能个个实验都做学生实验,但是每个演示实验都可以让学生不同程度地参与进来,注重发挥让学生参与的功能,加强在课堂演示实验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能显著地提高课堂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在我从教这些年里,发现音乐课并不是所有学生感兴趣的课程。或许是个别的学生认为音乐课不太重要,也或许是别的原因造成的。姑且不谈原因是否来自家长,是否来自学生本身的偏见,但我可以确切地说,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没有培养起来,没有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审美意识。笔者就该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做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有人提出了"向课堂要效益",也就是在课堂上,学生体验到开心快乐的课堂氛围,又掌握了大容量的知识。那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该怎样去做呢?这就得改变我们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等,把无效、低效的教学方式给抛弃,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新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等。那怎样做才能使无效的教学变成有效的教学,把低效的教学变成高效的教学,这里我谈谈我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课堂尤其是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一直以来都是我深思熟虑的问题?在我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逐渐形成了:情感的课堂,对话的课堂,开放的课堂,感悟的课堂。使学生在这样的课堂里学习和生活,快乐成长,我感到十分地幸福。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程的新理念下,老师们追寻着快乐教学,追寻着高效课堂,试着让学生在高效的课堂上感受快乐,体验快乐。作为一名一线的音乐教师,我经常为学生不认真上课而头痛,也为学生对音乐的不屑而伤感,更有甚者,不愿进音乐课堂或进了音乐课堂却心不在焉。试想,这样的音乐课堂何来快乐?何来高效?音乐课虽非主课,但被学生如此"打入冷宫",值得我们每一个音乐工作者深省。而要想营造快乐高效的音乐课堂,创意导入是前提,学案导学是基础,激趣导行是关键,和谐互动是保障。  相似文献   

19.
"Favorite festivals",作为一节非课内的对话阅读课,教师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起到主导的作用,反之,学生唱了主角,教师只是负责穿针引线,帮助学生科学地进行自主学习。课上贯穿始终的是"导航图式"的教学,学生可以通过"导航图式"清楚明了地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教师则省去了繁琐的语言指导,课堂的清洁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20.
刘莉 《内江科技》2012,(8):203-204
上音乐课应该是快乐的,有创造的,有探索的,有期待的,有惊喜的……我们的人生因为有音乐而倍感美好,因为音乐所带来的愉悦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有孩子说过:"我们喜欢音乐,不喜欢音乐课。"这样的心声不得不引起所有的从事音乐教育的人们的深思。我们在课堂上教授的,不是现在的孩子们期待的。那是不是说一味的迎合学生们的口味就是对的?你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