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花园路径现象"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语言现象。近年来,许多学者从多个层面对"花园路径现象"展开研究和讨论。本文试图沿用关联理论,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探析该现象,旨在帮助人们在语言理解的处理过程中更为有效地理解有些歧义现象。话语解读可以在语境假设和认知效果等因素的相互调节下完成。  相似文献   

2.
"花园路径现象"是语言处理过程中的一种暂时的局部歧义现象。本文回顾国外"花园路径现象"的研究历程,概述基于心理语言学和句法分析的"花园路径现象"的研究;同时介绍了国内关于"花园路径现象"的研究,对"花园路径现象"的研究做出思考,指出今后的研究应朝着将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相结合的实证研究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关联理论角度分析广告书面文体中的双关语现象,以及双关的特点、功能。指出广告双关语要求达到最佳关联,才能使广告获得意想不到的语境效果,给受众带来新、奇、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内省选择题测试和问答题测试考查了某大学英语专业三年级和四年级100余名学生理解“直接宾语/主语”类花园路径句的情况。测试结果表明,高级水平组未达到花园路径现象的触发标准;中级水平组达到花园路径现象的触发标准,出现了花园路径现象,且在成功消歧后仍出现了曲解残留问题。分析显示,花园路径现象的发生是由于受试尚未成功习得有标记的一位谓词,更倾向于根据“最少节点挂靠原则”将语言进行简化处理,将新加入的结构挂靠在已有节点并产生花园路径现象;而挂靠节点的重新选择则增加了处理难度,从而导致曲解残留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党美丽 《文教资料》2013,(13):24-26
尽管广告交际与关联理论所讨论的明示-推理交际有一定差异,但从本质上来讲,广告交际仍属于明示-推理交际范畴。广告的功利性导致广告受众对广告采取不信任不合作的态度,故广告制作人使用新奇隐喻作为明示刺激信号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引导受众参与广告信息的推理过程,从而在有限的篇幅内迂回向广告受众传递更多有效信息,将受众导向最佳关联,进而达到广告宣传目的。  相似文献   

6.
小品是表演的艺术同时也是语言的艺术。小品的语言幽默风趣、滑稽可笑,其语言产生的幽默是由于会谈双方对相互的认知环境的理解存在差异。听话人在幽默话语的解读过程中势必会遇到"花园路径现象"。"花园路径现象"实际上是一种听话人对幽默经过语用推理而产生的心理反应。由此,我们可以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对小品语言产生的"花园路径现象"进行分析,从中找到满意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广告是一种交际行为,在关联理论框架下,交际行为是一种明示——推理的认知行为,它具有很强的认知特点。联想是想象的一种重要类型,它贯彻于广告创意的整个过程中,是广告创意的粘合剂。在广告创意中常用的联想方式有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和关系联想四种。合理地运用联想这一心理现象进行广告创意可以引起受众的关怀,影响受众的情绪与行为,使广告的效果更直接、更显著。本文从关联与认知语境的视角出发探讨联想在广告创意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赵瑞 《成才之路》2010,(18):86-86
关联理论是当代新的语用理论,它指出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在解释交际理解过程的诸多理论中,它最具解释力。根据关联理论,理解广告话语的过程是一个交际的过程,是广告受众寻找话语最佳关联的过程,该过程也是受众根据各种语境假设,推导广告话语的含义,从而解读广告主所要传递的信息的过程。本篇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跨文化语境下的广告的成功及失败案例,提出跨文化广告应充分考虑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他国人民的认知心理及风俗习惯,让他国消费者对广告产生最佳关联,更好地理解广告内容及意图,从而实现广告的最佳效应,更好地宣传本国产品。  相似文献   

9.
以汽车广告为语料,从关联理论的视角研究了广告语体中的指称模糊现象。研究得出在含指称模糊的广告语体中,广告受众在推理模糊的指称时,是依靠隐喻推理,依照指称的特征进行常规关系的推理等方式寻找出了符合语境的最佳关联,从而使广告受众的心理指称、广告商的目标指称与推理者所推出的最佳指称三者契合在一起。模糊的指称能够实现解释、劝说功能,能产生更多的弱暗含和诗意效果,同时也能增加话语的客观性,凸显话语的可信性与权威性。  相似文献   

10.
在英语广告中恰当地运用双关语,更容易让广告达到影响交际的目的。本文通过分析关联理论视阈中的双关语在英语广告中的渲染效果,来客观揭示广告受众对广告的认知过程,以及一语双关在英语广告中取得显著交际效果的原因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广告在当今社会几乎是无所不在的,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向受众传递最有效的信息,广告制作者们便更加注重运用各种语言技巧来促进销售,而双关语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手段。本文以关联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受众对带有双关语的广告的理解过程的分析,揭示了双关语促成广告顺利交际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广告文体是一种具有极高商业价值的实用文体,商业广告翻译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能否达到广告的预期目的和功能,这就决定了广告的翻译必须要抓住广告受众的认知心理,使广告受众以最小的认知努力来获取最佳的语境效果。本文在分析现代广告的目的及其主要功能的基础上,结合西方语言学家Sperber和Wilson对关联理论的研究,通过实例的剖析,探讨广告翻译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版面编排自图形、文字出现以来就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人们传达信息、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现代版面设计不仅仅要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体验,还要充分考虑受众群体的情感诉求。"三只松鼠"利用当前直邮广告拥有网络用户和手机客户端的优势,结合公司自身的经营理念,有针对、有目的地向受众群体宣传产品。"三只松鼠"直邮广告的版面设计注重设计版面的情感表现和视觉、听觉等多方位体验,并以不同的形式、方式出现在受众群体的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将产品带给受众群体。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技的发展,广告作为一种宣传和销售手段,其制作方式越来越多样。由于广告的特殊目的——吸引目标受众购买产品,广告翻译工作就显得相当复杂,只有当译者真正了解原作目标受众的认知语境和译作目标受众的认知语境后,其译作才能使目标受众产生最佳关联,这样翻译出来的广告才能深入人心,从而促进产品的销售。  相似文献   

15.
现代广告已经从传统形式向网络和数字化快速转型,这一转型不仅包括广大广告受众群体。对广告从业人员来说,广告经营模式也在向网络媒体和电商方向积极发展。近十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传统广告的持续低迷对比明显,这也迫使广告行业在找寻创新点和突破口,而近图企服正是广告图文实体经济的创新模式之一。这种广告经营模式,将线上线下连锁化经营作为重点,对目标客户进行区域定位和市场细分,充分发挥近图企服创新优势。从兰州市广告市场的实际运作看,这种模式正在逐渐成为广告图文行业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广告是一种单向性的交际形式,非常讲究采用某种或某些语用策略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说服受众购买所推销的商品。本文从语用预设、关联和互文性三个方面来探析语用策略如何作用于广告受众。  相似文献   

17.
童晓岚 《海外英语》2012,(9):255-256
该文运用实例证明了关联理论对广告隐喻,包括文字隐喻和图画隐喻,有极强的阐释力,并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分析了隐喻如何作用于广告受众,使其获得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18.
英语广告双关语能够提高广告信息的记忆度,并且更加吸引顾客的注意力。依据Sperber&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分析英语广告双关语的交际过程以及读者对其解读过程,并对广告双关语认知过程和语用功能进行分析,可以使广告受众能更深入地理解广告双关语,也能使广告商能更好地将双关这种修辞手法运用于广告交际中。  相似文献   

19.
骆蓉 《巢湖学院学报》2007,9(1):103-106,112
商业广告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艺术,具有明显的认知特征。成功的广告总是能否抓住广告受众的心理,尤其是受众的认知心理。关联理论作为探索交际与认知关系的语用理论,对于解释广告语言对于受众的影响具有一定启示。本文在现有关联理论中的认知语境,最佳相关原则等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广告修辞中的具体言语实例,阐述了这一理论的语用价值,揭示了关联理论框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依托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新的文本形式——微图文文本正在发展、壮大。这种文本形式和以往的文本形式不同,微图文文本的超文本性以及受众的权力迁移造成了其语言的碎片化、"语—图"审美的立体转换以及草根话语权的"狂欢化"。同时微图文文本发展过程中也出现很多问题,要使其成为文艺界一片真正的"绿色原野",还需要克服趋魅庸俗、内容混乱以及侵权等多重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