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司空表圣诗集》由来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存《司空表圣诗集》,系由后人三次辑录而成。较早的是明胡震亨《唐音统签·戊签》七十四,据多种宋以来唐诗选本辑录司空表圣诗365首。清人席启寓在胡本基础上小有删补。《全唐诗》则在胡、席本和季振宜《唐诗》等基础上汇集、补遗,“可云大备”。  相似文献   

2.
考察用典与唐诗整理王光汉唐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最为珍贵的艺术遗产,为保存并总汇这分遗产,清曹寅奉旨领翰林词臣彭定求等十人,在胡震亨《唐音统签》和季振宜《全唐诗》的基础上,参互校勘,搜补缺遗,历时一年多,完成了清编《全唐诗》的刊刻工程。但该书的编纂因限于...  相似文献   

3.
《唐人万首绝句选》是清康熙年间“诗坛圭臬”王士祺(号王渔洋)编纂的最后一部唐诗选本(以下简称为“渔洋选本”)。该选本是对赵宦光、黄习远本《万首唐人绝句》(以下简称为“赵黄选本”)进行的删纂,对于清代诗学尤其是绝句领域的研究极有价值,故有必要通过对《唐人万首绝句选》的研读,弄清该选本的选诗特征与诗学思想。渔洋选本基本符合唐诗当时发展实情、以诗人诗作本身的造诣选诗。该选本虽选“四唐”之诗,以选录中晚唐诗人诗作偏多,但通过该选本对赵黄选本的删纂仍可窥见该选“略重盛唐”的诗学思想。  相似文献   

4.
司空图诗集现存较早版本是明人胡震亨《唐音统签》中的"《戊签》七十四”,辑录司空图诗365首,其中6首在《全唐诗》本中注明为"互见”诗.本文依据多种资料对这6首诗逐一考订其作者归属问题.  相似文献   

5.
《全唐诗》刊刻年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唐诗》是有唐一代诗歌的总集。它大致包括了流传至今的唐代所有诗人的诗作。举凡唐代政治、经济、科举、宗教、艺术以及民俗、世风,无不在唐诗中得到深刻而生动的反映。对于研究唐代文学及唐代历史者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全唐诗》刊刻于清康熙年间,以明胡震亨《唐音统签》及清初季振宜《唐诗》二书为底本,网罗宋元以来所刊刻、传钞的唐人别集等加以校补而成。此书的修纂,始于康熙四十四年三月。而在此前数年,清圣祖玄晔即有修书的打算。四十四年五月,在扬州天宁寺开局,命  相似文献   

6.
王周生平及其诗集版本叙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秀芬 《天中学刊》2004,19(4):70-71
诗人王周的生活年代,大致有三种说法:唐末五代之间;宋真宗、仁宗年间;五代末至宋初。今据细考,认为第三种说法合乎情理。五代末另有一武将王周,与此诗人王周显系二人。关于王周诗集的版本,现存较佳者为明朱刻本《唐百家诗》,明末胡震亨《唐音统签》本、清席氏琴川书屋刊本、江标影写本等。  相似文献   

7.
撰作本文目的有二:第一、试图由国际视野和比较方法来评述20世纪《荀子》研究;第二、介绍过去日本《荀子》研究的主要脉络和特色。由以下四个步骤来进行讨论:(一)首先从三种途径整理《荀子》思想研究的主要方法;(--)以此为切入点,大致评述整个20世纪《荀子》研究之主要见解的长处与短处;(三)回顾日本《荀子》研究之早期(约1880---1920)历史;(四)点出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思想的三个视角。  相似文献   

8.
后蜀韦縠距韦庄时代较近,其唐诗选集《才调集》收韦庄诗63首,其创作顺序与明代朱承爵十卷本《浣花集》诗作次序大致相同,据《唐音统籤》韦庄散佚诗作大抵是入蜀后诗作的观点,《才调集》所选韦庄诗作后半部分多数乃韦庄入蜀后诗作。  相似文献   

9.
不屈不挠的一生柯炎译陈敏校评黑格所著《自然之力》(ForeeofNature)、特德·格策尔与本·格策尔合著的《莱纳斯·泡今》(LinusPauling)及玛丽娜茜编纂的《莱纳斯·泡令言论集》(LinusPaulinginHisOwnWords)这三...  相似文献   

10.
联系元初文化背景可看出《赘笺唐诗绝句》虽为民间流行的私塾教材,却包含了编写者在社会骤变之际传承文化与拯济人心的用意,胡氏"赘笺"是对谢枋得《唐诗绝句评点》相关思想的发挥,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亡国之痛;二、忠臣之赞;三、理学之思。这些都比较集中反映了他们作为宋朝遗民与理学家的心理特征与思维特色,是一种在特殊年代的独有的阅读体验,也体现了其时流行的唐诗选本以及评点在传承文化与构建共同文化意识方面的特有功能。  相似文献   

11.
明代《草堂诗余》版本述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草堂诗余》作为一部由南宋书商因应歌需要而辑成的词选,在明代被视为宋词的典范受到社会的普遍推崇。流传至今和见于录有39个明代《草堂诗余》版本,受它影响由明人续编和扩编的尚有11种词选。明代《草堂诗余》的版本体系、各版本在明代的时间分布、主要版本的收词情况以及参与传播的情况进行了考察,可见其传播的盛况。  相似文献   

12.
史官是中国史学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有明一代的史官制度沿汉、唐之旧,并在元代的基础上有所损益。明代无专门的修史机构,而是以翰林院兼修史之职。翰林院下设史官负责具体的修史工作。明代重视史官的建置,早在开国前已有了史官的设置,为选拔史官还建立了相关的选举制度,其中以科举最盛。明代史官职责广泛,除了负责修史之外,往往还协助处理其他政务,无论在史学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古代蒙学教材经历了以识字教育为主体的周秦汉魏初创时期,注重伦理道德教育的隋唐五代大发展时期,集识字读本、韵语读本、经书读本三大体系并存的宋元明清成熟时期,形成了自身所特有的启蒙教育特点。探讨和研究我国蒙学教材历史发展的轨迹和启蒙教育特点,对促进当今启蒙教育发展,提高启蒙教材编纂水平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据台湾学生书局印行的《明代登科录汇编》中殿试录的记载,对明代殿试考官的人数结构;读卷官、提调官、监试官、受卷官、弥封官、掌卷官、巡绰官和供给官等八种考官的人数、官衔、科举功名出生及所占比例做了比较深入细致的分析。最后对殿试考官职位的高品级、各种考官来源上的京官化、考官荣誉头衔的高品级化、考官科举出身的标准化等四个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有宋一代,法律文献的编纂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一是《宋刑统》实行律与敕令格式合编,不仅完善了唐后期出现的“刑统”体例,而且开创了后世律例合编的律典编纂新体例;二是以《名公书判清明集》为代表的判例集,使判例从虚拟走向现实,从应对科举走向服务司法,大大促进了判例法学的繁荣;三是《洗冤集录》总结汇集了宋以前历代法医检验成果,标志着宋代法医学的成熟。  相似文献   

16.
林春虹 《宜宾学院学报》2011,(10):52-55,108
作为明代散文家茅坤的代表性选评本,《唐宋八大家文钞》选本的编选目的、编选体例与评点内容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文统观。以作家作为基本的编选体例,尽管其文统与道统相贯通,但茅坤还是突出地肯定了唐宋文章的文学性,改变了"以道统文"的道学至上主义倾向。此选本对唐宋八大家的地位的确立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唐代宫廷音乐机构通过层层设置发展到历史上相当完备的阶段,是唐代宫廷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繁盛的宫廷音乐活动相适应。唐代宫廷音乐机构是否可被认为是教育机构,其音乐教习行为是否属于教育行为,是研究唐代宫廷音乐教育的前提。对此,试从教育学和历史学的角度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18.
论黄虞稷的目录学成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虞稷在目录学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他的《千顷堂书目》 ,作为私人藏书目录 ,体例严整且具创造性 ,开著录一代著述之先例。他参与编修《明史·艺文志》 ,“去前代之陈编 ,纪一朝之著述”的体例 ,即以《千顷堂书目》为据  相似文献   

19.
从舞蹈《大唐华章》与《仿唐乐舞》的比较剖析中,洞察到后者落伍的缘由,论证指出仿唐乐舞只有像舞剧《长恨歌》那样进行全方位的创新,着意面向公众,增强其娱乐性,才能重铸辉煌,永葆艺术之树常青。  相似文献   

20.
乐伎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领域的一个普遍现象,在唐代更成了一个颇具规模且引人瞩目的社会群体。从乐伎促进了唐代乐舞诗的繁荣和乐伎促进了唐诗的传播和保存两个方面论述乐伎对唐代诗歌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