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炭行业是国家能源的主要来源之一,与此同时它也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构成煤炭的有机质的元素主要有诸如碳、氢、氧、氮和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极少量的磷、氟、氯以及砷等元素。火电燃煤机组的动力能源主要来自煤炭燃烧所产生的强大热能,但是使用煤炭进行工业生产作业时不可避免的产生一定程度的煤炭污染。鉴于煤炭污染排放物对环境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出台的《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2014-2002年)》和新版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均对火电燃煤机组的烟气污染物排放提出了超低排放要求,并给出了具体的排放限值。为了实现烟气污染物的超低排放,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越来越受到火电行业的重视。本文以江苏某化工厂为例,分析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在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中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作为大城市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NOx与PM2,5复合是雾霾的主要成因之一,严重危害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环境建设。为此,在2011年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在"十一五"实施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10%目标基础上,新增加将"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作为国家"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文章研究300MW火电机组在调试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工程建设后期调试与投产后的运行调整,提出相应的技术改造及运行调整措施,使湿式电除尘器顺利投产,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达到或低于燃气轮机组的现行排放限值,实现大气污染物"近零排放"。  相似文献   

4.
中国1991年至2007年火力发电-燃煤消耗-SO_2排放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淑娜  孙根年 《资源科学》2010,32(7):1230-1235
我国电力工业以火电为主,是煤炭消耗和SO2排放的最大行业。本文依据1991年-2007年有关统计数据,构建了一个"双三角"的概念模型,一方面分析了我国火力发电量与燃煤消耗量、燃煤消耗量与SO2排放量的关系,另一方面分析了发电耗煤强度和燃煤SO2排放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①火力发电量与燃煤消耗量为二次函数关系,但二次项系数很小,说明我国火电行业还处于外延性的规模扩张阶段;②燃煤消耗量与SO2排放量随我国国民经济"五年"规划呈周期波动,这反映了我国谋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动态博弈过程;③发电耗煤强度和燃煤SO2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当国家放松节能减排政策及关停小火电的步伐放缓时就会出现反弹期。研究结果为认清我国火电行业的节能减排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011)》的确定,重点地区特别排放限值即为烟尘排放浓度不大于20毫克/立方米国家大气粉尘排放新标准的实施,部分企业原有的电除尘设备无法达到排放标准。本文通过对沿海某4*600MW燃煤发电机组高频电源、脉冲电源在电除尘中的实际组合应用情况来说明介绍高频电源及MPS脉冲电除尘设备的组合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集尘效率。  相似文献   

6.
提升生态效率是促进我国电力工业特别是火电行业节能减排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途径。利用2001—2011年全国电力工业和火电行业的发电量、装机容量、从业人员、原料投入和SO2、CO2排放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计算整个电力工业和火电行业的生态效率,结果表明:火电为主的行业结构是影响电力工业生态效率的主要因素。将生态效率分解为经济效率和环境效率,采用Tobit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电力工业与火电行业的生态效率、经济效率与环境效率之间的计量关系,结果表明:经济效率对生态效率存在负向的影响,进一步提高电力工业的经济效率将使生态效率降低;而环境效率对生态效率存在正向影响,火电行业的环境问题是影响整个电力工业生态效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李晓鹏 《今日科苑》2010,(12):86-86
针对国家局下发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1029-2007)行业新标准,某矿实施了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工作,通过改造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及可靠性,减少"假数"现象,在安全生产中起到积极作用,对改善煤矿安全状况和促进煤矿行业技术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新标准的推广实施更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能源消耗的急剧增长,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如何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已越来越受到关注。锅炉作为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大户,如何减少锅炉的能耗和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将成为整治环境污染的重点。乳化油燃烧技术是一种降低油耗,改善排放的有效手段,采用乳化柴油作为燃料应用于燃油锅炉,通过理论分析,其燃烧效果优于单纯采用纯柴油作为燃料,同时也有效地降低了排烟中的污染物含量。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5,(21)
甘蔗制糖厂蔗渣锅炉的烟气除尘处理,传统大部分采用麻石制作的"文丘里+旋风水膜/旋流板除尘器"为主的湿式除尘工艺,只能满足烟尘排放浓度≤200、100mg/m3的旧标准。随着全面实施《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新标准,要求烟尘排放浓度≤30mg/m3,提标改造势在必行。本文主要针对甘蔗制糖厂锅炉烟气除尘现状,选择现有经济可行、可达标的主流工艺技术,主要就纯布袋除尘、电袋除尘与湿式电除尘这三种工艺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0.
以规模化环保养猪场为实例,按照污染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治理规模化环保养猪场的废弃物,在养殖场的生产全过程对污染物进行控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进粪沟设计,实现干湿分离和雨污分离,使干粪收集率达到80%,减少冲洗水量20%.新建200立方米沼气生态工程.日处理污水120吨,采用高效UASB厌氧 湿地 水生植物塘生态化处理组合工艺,充分开发沼气资源,日产沼气100立方米,用于烧开水和食堂炊事;经处理后的最终出水达到<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599-2006)的排放标准.项目建成后使污染得到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防止了疾病的传播,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控制污染源头的视角出发,构建长三角环境污染治理模式,对江浙沪三地污染物源头控制的影响效应和作用路径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上海防治污染效果最显著的源头控制路径为"技术进步—产业演进—污染物减排"的间接路径,江苏和浙江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最主要路径是"能源优化—污染物减排"的直接路径。  相似文献   

12.
造船行业是一种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清洁生产是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由末端控制转向全过程控制的必由之路。在造船企业中实施清洁生产可以从源头上采取相关措施实现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工业污染,提高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文章通过对浙江省扬帆集团推行清洁生产的案例进行分析评述,初步探讨和研究了清洁生产在造船企业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3.
以我国"十一五"期间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与GDP增长量为依据,探讨"十一五"期间二氧化硫每年的排放总量如何确定才既能保证经济发展又能够减少环境污染.本研究为排污权总量的确定提供了一种分析方法,依据这种分析方法,可以根据GDP的增长趋势和环境承载阈值确定未来20年甚至更远年限的污染物年排放总量目标.  相似文献   

14.
华丰煤矿通过实施洁净生产和洁净利用,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实现了节能减排,使矿区生态系统得到了良性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陈尚本 《科学与管理》2006,26(6):107-108
华丰煤矿通过实施洁净生产和洁净利用,在生产过程中将废渣废水废气逐步吃干吃净,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使矿区生态系统得到了良性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作为大城市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NOx与PM2.5复合是雾霾的主要成因之一,严重危害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环境建设。为此,在2011年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在“十一五”实施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10%目标基础上,新增加将“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作为国家“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长庆气田第一天然气净化厂实施CLINSULF-DO硫回收工艺前后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和排放速率计算分析,对该工艺实施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客观分析,对该工艺防治大气污染物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效果进行了客观评价,为低含硫企业治理废气二氧化硫,推进环境保护工作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环境     
正全球高污染发电机组PM_(2.5)排放量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张强教授研究组与合作者在《自然—可持续发展》创刊号发表新成果,在全球尺度建立了以机组为单元的电力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数据库,并识别出高污染发电机组及其对全球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重要贡献。通过对全球和区域尺度多个电力行业数据库开展大数据挖掘研究,整理出全球7万多个在役火电机组的基础信息,首次在机组水平上建成  相似文献   

19.
针对水泥行业污染物排放特征及主要排放环节,对山西北部某新型干法水泥窑的污染控制措施进行了详细调研,在长期的窑尾烟气污染物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对其污染治理效果及其污染物排放水平进行了分析,对新型干法水泥窑的污染治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运用模糊聚类方法并使用总资产、利润总额、能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指标对我国39个工业行业进行分类,依据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特征确定规模特殊行业和效率特殊行业,探究2007年重要减排政策对特殊行业减排成效的影响。主要结论为: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规模的重工业化趋势减弱,但电力行业始终具有特殊性;2008年起,轻工业行业在能源消耗和污染物处理效率方面的缺陷得到弥补,两类特殊行业证明了工业能源投入与污染产出特征随时间发生变化。同时,减排政策对高污染行业控制成效优于高耗能行业,促进了特殊行业能源消耗和污染物处理效率的整体优化,但需进一步强化轻工业减排政策。最后,提出我国工业减排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