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余飞 《传媒》2017,(19)
音乐传播是人类音乐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重要社会活动之一.通过音乐传播,人与人之间形成交往和联系,进而形成统一的社会群体和文化.因此,音乐传播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音乐媒介和音乐产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针对音乐传播问题进行研究就显得极为重要.作为一个新兴学科,音乐传播是音乐学和传播学相结合的产物.音乐学和传播学的联系在于两者都关注"传播",但是两者也有明显区别,即研究对象、研究领域都有所不同,而这又造成了不同的文化属性.音乐传播学是在音乐学发展的过程中诞生的新学科.在当前国内针对音乐传播学研究中,中国传媒大学曾遂今教授所著的《音乐传播学理论教程》一书,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具有学科创建性,是国内唯一一部系统论述音乐传播学的著作.作者从音乐传播的基本问题、学科建设、社会规制、音乐文化产业和音乐媒介几个重要方面,对音乐传播进行了系统研究,对当前音乐传播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欢欢 《大观周刊》2011,(52):214-214
音乐学习是促进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音乐学习理论来源于音乐学才同时又指导音乐学习。因而对音乐学习理论研究的重要途径是对音乐学习的心理因素及规律进行探索。音乐教师只有把握好学生的心理活动.才能科学地指导学生的演唱和演奏;学生懂得了音乐学习心理问题,才可以使自己更为积极地运用心理规律提高音乐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近代音乐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王光祈为我们留下了最宏富的音乐著作和丰富的音乐理论遗产。救亡图存是其从事音乐研究的不竭动力,"音乐救国"是其整个音乐生涯都为之践行的爱国主张。  相似文献   

4.
音乐学同人类整个科学知识中的一切独立的、成熟的学科一样,是一个由其相应的基础理论和各种技术方法组成的完整而严密的学科体系。音乐学及其艺术表现形式在其各个发展阶段中,自始至终都受到其它相关学科的影响,并在与其它学科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为方法和目的的交融下,结合派生了许多具边缘学科性质的音乐学分支,如: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社会学、民族音乐学、音乐物理学、比较音乐学、音乐治疗学、音乐控制论、音乐信息论等等,这种情况在19世纪以后变得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5.
赵艳娜 《大观周刊》2011,(37):120-120
体系音乐学是音乐学中的一个大的分支,以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为主,对构成音乐的有关学科进行研究和分类。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有关音乐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原理的一些学科;第二:有关音乐的精神科学层面的几门学科。  相似文献   

6.
瞿小蕾 《大观周刊》2012,(28):46-47
苗族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其灾难深重和曲折迁徙的民族发展史练就了苗族人民刚毅的民族性格和不屈不挠的斗志,也使得这个民族至今仍保持着充满生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可从说其音乐文化是中国乃至世界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湘西和黔东南是苗族人口分布最多的两个地区,集中体现了苗族民间音乐文化的特征;本文以民族音乐学理论为指导,对两地苗族音乐的异同作比较全面深刻的比较研究,对我们全面的了解苗族的历史,认识苗族音乐文化的内在结构和具体内容,为如何保护、传承和弘扬苗族音乐文化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俊 《大观周刊》2012,(52):249-250
作为人类有意识的精神活动的产物,音乐与人类的生理、心理和行为息息相关。情感是音乐艺术中最为重要的特征,也是心理学领域十分关注的问题。对音乐情感的研究,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与音乐学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当今已成为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8.
作为德国当代音乐学界的领军人物,达尔豪斯过于活跃的思维看似违背了严谨德奥音乐学传统,却造就了他独树一帜的行文风格;同时在那片具有深厚哲学思辨气息的土壤中所继承下来的优秀的学者素质,又使得他时时刻刻以一名德国学者所特有的多维且深刻的思辨体系去观照音乐现象.《音乐美学观念史引论》以独到的视角和尖锐的笔触,阐述了18世纪以来音乐美学思辨中一些关键性的疑难课题,可被看作一部音乐美学问题的历史批判与诠释著作.文章将从"浓缩与深刻"发散与开放"多维与个性"三个层面对达尔豪斯的代表作《音乐美学观念史引论》进行解读与评判.  相似文献   

9.
石娟娟 《出版广角》2015,(12):56-57
在革命战争时期,一大批优秀的文艺界人士聚集延安,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开展文艺出版和发行工作,大量的民族音乐出版物出现,是民族音乐研究的重要成果,对我国民族音乐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重点介绍革命战争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延安民间音乐出版物和其特点,分析其对民族音乐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乔建英 《大观周刊》2012,(25):292-292
音乐欣赏的过程不仅是音乐教学过程,也是情感体验的过程,通过理论认识、情感体验等有效生动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欣赏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11.
王达亮 《兰台世界》2013,(28):131-132
王光祈是东方比较音乐学研究的开拓者,他在新文化风潮中远渡重洋,积极探寻"音乐救国",提出建立"民族性国乐"的构想,试图以音乐唤醒人民。  相似文献   

12.
音乐既是艺术,更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既要对音乐形态自身进行深入研究,也要研究音乐在社会中的文化意义。文章通过音乐和文化的关系,分析目前的音乐教育在注重音乐学层面的学习外,更应注重由本体向外扩展来认识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13.
朱应珊 《大观周刊》2012,(24):253-253
音乐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它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审美力、表现力及创造力,在感悟音乐中陶冶情操,是小学音乐教学的追求。  相似文献   

14.
张慧君 《大观周刊》2012,(48):343-343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和灵魂,是音乐赖以生存的基础。它是表现歌曲情绪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儿童感受音乐、认识音乐和表达音乐的重要工具。因此.培养儿童的节奏感是音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那么.作为音乐教师,如何循序渐进地通过一些简便有趣、形象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呢?  相似文献   

15.
孟黎明 《大观周刊》2012,(48):326-326
欣赏课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学习领域,对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只有不断深化其内涵,拓展其外延,才能赋予这一课型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活态民间音乐文化资源是指存活于民间的、鲜活的、发展的音乐文化资源。为记录和保存民间音乐文化,展现当下活态音乐的生存模式,中国音乐学院图书馆于2004年成立项目对活态音乐资源进行主动收集和保存。[方法/过程] 以中国音乐学院民间音乐资源建设项目为例,运用人类学、民族音乐学等方法和"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将民间音乐及与其存活相连的文化事项整合考察,并以录音、摄像等多种形式收集第一手资料。[结果/结论] 活态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建设是一项庞大的音乐文献建设工程,在特色资源建设、艺术实践、文化传承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还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广告音乐是用世界通用的音乐艺术语言,宣传商品带给人们的便利,以产生积极的商业效果.广告音乐明确的目的性、商业性,使其有别于任何一种音乐形式.因此,它要通过观众自己的感受才能领会,从感情上影响观众的情绪、营造氛围,以创造商品的音乐形象,所以广告音乐具有自身独特性.  相似文献   

18.
李岚清视察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文化城购书中心本刊讯2005年3月24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在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昌尔,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总经理王建辉等同志的陪同下,视察了湖北出版文化城购书中心。李岚清同志在购书中心一楼卖场饶有兴趣地参观完中国国家博物馆“青铜名器纪念文物”展示区和香草花园咖啡厅后,在“音乐天地”图书专区仔细浏览了陈列丰满而整齐的书架,对购书中心能够兼顾《中国音乐学文库》、《音乐论著丛书》等专业音乐理论和丰富的大众音乐读物的做法很满意。当经过“鄂版精品图书”专区时,…  相似文献   

19.
革命战争时期延安的音乐工作者编辑出版了大量民间音乐出版物,奠定了民族新音乐创作及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基础,其中《民族音乐》、《歌曲月刊》、《民间音乐论文集》等都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些出版物表现出较统一的编辑思想及特点。  相似文献   

20.
张敬平 《大观周刊》2012,(44):286-287
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课的一个主要内容,它让学生通过聆听、感知音乐从而理解音乐,提高其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它对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情操、提高对音乐的审美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上好音乐欣赏课呢?要想取得较好的欣赏教学效果,我们必须转换旧教育观念、旧模式。尽自己所能为学生创设一切条件,尽可能让学生全方位置身于课堂教学,参加到教学活动中,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如何在音乐欣赏中感受音乐、想象音乐、表现音乐呢?下面谈谈我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