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写作中的“特定环境”是相对于文艺创作中的“典型环境”而言的。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不仅要求事实上的准确,而且要求本质上的真实;后者则只要求艺术上的真实。所谓写人物通讯要真实地再现先进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无非是指要把主人公生存、活动的历史背景以及他同周围的具体人物关系显示出来,从而真正立起一个高大丰满、光采照人的英雄形象。恩格斯说:“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恩格斯的这一至理名言,原则上无疑包适用于人物通讯的写作。  相似文献   

2.
“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恩格斯的这旬名言虽是对文艺创作而言的,但对新闻写作,特别是人物通讯的写作,也不无一定的指导意义。读了一九八四年获省一等奖的人物通讯《受聘前后》——记南京市汽车工业公司新任经理王步美,能给我们许  相似文献   

3.
1995年是我步入人生的50周年,这一年也是我从事新闻写作30多年来出现精品最多的一年,先后有7篇作品16次获得本台、全省乃至全国新闻奖,其中有3篇作品获得国家级政府奖——中国广播二、三等奖,1篇作品获中国经济新闻三等奖,4篇作品获省级好新闻一等奖。细细回想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城市广播求证新闻的多重实践为基础分析了广播求证新闻的特点和时代意义,指出,要做好广播求证新闻必须做到:以第一时间、权威信息除公众的猜测;以声音纪录、广播手段揭秘新闻真相;以真相引导、本质探究加强对社会的引导;以创新理念、创新手段探索多媒体传播;以质疑权威、独立判断确立信息的真实;以严格制度、依法调查,加强采制过程的把关;以科学精神、高尚品质体现媒体的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5.
典型,较早地出现于文学理论之中。恩格斯说,文艺作品应该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在新闻作品中,也存在着典型,许多新闻是典型新闻.人们在读了一些好新闻后,常会说:“真典型”,就包含着这个意思。典型新闻在世界各国的报纸、广播、电视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它数量大,影响强烈,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表现力,为广大读者、听众、观众所关注。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延安革命根据地的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就非常重视典型新闻,报道了关于申长体、陈德发、吴满有等边区劳动英雄  相似文献   

6.
曾鼐 《新闻传播》2010,(5):75-75
纪录片是影视作品四大类别中的一种。其选题是以真实的日常生活环境为依托,以社会价值为判断依据,并且要考虑建构故事结构的可操作性。纪录片直接摄录真实生活事件.不虚构、不用演员。但也不是漫无目的、毫不经意地机械实录散乱的表层生活现象:它同样要调动主题选择、情节提炼、段落剪辑等艺术手段,对生活素材进行适度艺术加工.从而凸显人物事件典型的深层本质。本文拟从题材选取方面,对当前中国纪录片创作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邢宇  王莹 《新闻前哨》2007,(4):63-63
一、基于事实1.把握典型瞬间。一幅成功的新闻作品,很大程度上在于记者对瞬间抓拍的掌握。瞬间形象选择得好,便可以发挥新闻摄影的独家优势,达到一图胜千言的传播效果。恩格斯指出,应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新闻摄影不同于其它,它的典型性主要是通过典型瞬间来表现的。因为具有典型性的新闻摄影可以反映新闻事实的本质特征;而典型瞬间的准确表现,是反映新闻事实本质最具代表性和鲜明特点的基本要素。缺少这种基本要素,新闻的典型性就难以准确地体现,从而使新闻摄影流于平常化和一般化,缺少个性,没有感染力与冲击力。  相似文献   

8.
艾绍军 《新闻知识》2000,(12):34-34
在一些广播新闻作品中存在着一种为运用音响而运用的倾向,主要表现为两张皮、不粘连。笔者近年获得的“延安新闻奖”、“陕西新闻奖”、“中国广播奖”的作品中都运用了音响,可以说.获奖的作品大都得益于音响的成功运用。我从实践中感悟到,音响的运用最好能做到水到渠成,而不是生拉、硬填,否则不能真正地发挥广播音响功能。要做到水到渠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第一,要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音响作为录音报道的组成部分也是如此。音响所反映的各种内容,也必须是真实的。然而,在现实中,常常会出现有意识地运用虚假音响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梅松武 《新闻界》2001,(1):13-15
新闻的真实性既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新闻界》 1996年 1期有两篇文章引起了我对新闻真实性的进一步思考。一篇是何光同志撰写的《新闻真实论》,另一篇是喻权域同志撰写的《世妇会报道对新闻学的启示》。前者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本质真实论”在理论上不能成立,在实践中无法操作,认为它不能作为检验新闻真实性的标准。后者分析了某些西方传媒对世妇会的报道“本质上不真实”,认为“本质真实的意思是对的”。近几年,新闻界关于新闻真实性的争论仍然没有停止。   我是不赞成“本质真实论”的。这不仅因为“本质真实”…  相似文献   

10.
<正>作者深入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进行新闻作品的采写制作,最终形成广播现场短新闻。该新闻具有较高的价值,凭借广播进行播放,达到传播的目的。要想真正写出一篇有文采、有分量、有韵味的作品,实属不易的一件事,本文从广播现场短新闻的写作艺术入手,结合自身的写作经验,谈谈现场短新闻的新作艺术,以供相关人士参考。一、广播现场短新闻广播现场短新闻作为新闻问题的形式之一,迎合了听众求快、求短、求新、求活的普遍心理,以真实的场景、  相似文献   

11.
20年来,广播新闻节目的制作在形式和内容上均有创新,节目质量亦有大幅度的提高,但相形之下,广播评论的写作尚且薄弱,评论力度亦有待提高。本文就新形势下广播评论的写作原则这一问题作一探讨。坚持“讲政治”发挥创造性新闻宣传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而新闻评论则集中地体现了这种政治倾向,这是不争的事实。江泽民总书记指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一指示的核心就是要“讲政治”。作为政治色彩和政治倾向都非常鲜明的新闻工作来说,“讲政治”自是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2.
蒋建铭 《视听纵横》2003,24(6):33-35
学作品的创作必须有一个典型化的过程,即作家从客观实际生活出发,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独特理解,对日常的生活现象进行艺术的加工、改造,通过个别揭示一般,通过现象反映本质,通过偶然表现必然,创造出具有典型性的形象的创作过程。典型化是概括化与个性化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3.
广播是声音的文化,一个优秀的广播新闻记者,应该能熟练地使用两支笔:一支是用来书写的笔,另一支就是话筒。广播记者要能够用录音机和话筒录制出真实、生动的典型音响,通过话筒的“描写”,将信息准确地、全方位地传达给听众,使听众能够领会作品的深刻主题。 那么,如何才能用好话筒这支“笔”呢? 一、在采访中要尽可能地用话筒,尽量避免用笔。  相似文献   

14.
二、新闻特写的文学性描写1、选择典型,更要选择细节特写的写作过程,就是使表现对象典型化的过程。通过把采访得到的典型环境和典型情节加以认真地处理,使之突出典型形象。  相似文献   

15.
戚翔 《视听界》2014,(3):118-119
广播是听的艺术,音响是广播区别于其他媒体、展现广播特色的重要手段。有别于电视新闻,广播新闻当以音响取胜。在2011—2012年度中国广播影视大奖评选中,泰州台采制的短消息《半小时生死营救九名船民安全脱险》以音响真实、鲜活、生动,作品震撼力、表现力强,从众多报送作品中脱颖而出。让典型的音响呈现,让鲜活的音响说话,离不开对声音元素的精心选择和巧妙运用。学习取舍,工于裁剪,就能实现广播事件性报道以声传情、  相似文献   

16.
·我与新闻写作·从新闻通讯员到作家□杨正夫“恒心搭起通天路,勇气吹开智慧门”,这是我奋力拼搏、进取的格言,是我追求人生成功的座右铭。我是唐河县印刷厂职工,业余时间酷爱新闻和文学写作,当记者和作家是我首选的奋斗目标。起初,因为我文化水平低,功底浅薄,写出的稿件质量不高,虽漫无边际地投稿,企盼着自己的作品突然从报刊、电台中跳出来,可总是事与愿违。为此,我哭过鼻子,认为自己不是耍笔杆子的料。有一天,我去拜访著名作家田中禾老师,向他细说详情后,他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你只管走自己的路,有了奋斗目标就不要一…  相似文献   

17.
广播新闻作品中需要改进的问题———参加评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96年优秀节目稿件想到的曹仁义关于短消息短消息在广播新闻中占有突出、重要的位置,二三百字的短消息常常是广播新闻节目的主体。研究这种短消息的写作,应该是广播新闻工作者的课题。我认为,这种短消...  相似文献   

18.
李:邓老.有幸在北戴河见到您.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邓:你们右宁研究“五七”干校.很有意义、它实际记录了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有一定特征的典型事件,特别是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知识阶层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9.
广播新闻中所说的情景描写.不是文学作品中那种采取典型化的虚构的手法来勾勒画面,塑造形象,而是凭借语言文字把所报道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在广播新闻写作中,恰如其分地进行情景描写,有助于更好地突出主题思想,弥补广播一听而过、不可随意重复的不足,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起到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作用。广播本身具有一听即逝,不留痕迹的特点。要使其宣传收到良好效果,仅凭平铺直述和一些高级形容词是难以奏效的。若使其中描绘出一点景,表现出一点情,让你的新闻活起来,听众就会乐意听,接受你的宣传.曾记得毛泽东同志1949年4月写的《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相似文献   

20.
真实性是新闻作品文学化追求的根本准则。新闻作品文学化追求必须遵循新闻规律.即遵守真实性原则。具体地说,“新闻与文学的合流是指题材上、技巧上的合流,而不是本质上的混同。”应该明确,新闻所表现的真实是生活真实。想象、虚构等文学化艺术加工手法在新闻写作中是绝对不被允许的。如果为了追求作品生动感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