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新闻琐碎化--平民化报道中的不良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当上世纪90年代《东方时空·百姓故事》明明白白地宣称要“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之时,平民化报道就有了强有力的擎旗之手。在此之前的中国媒体,理念上总是把受众作为传播链条中的次要环节看待,是接受媒体宣传教育的对象,很少考虑将平民百姓及其生活列为报道的对象和主体。正因为如此,东方时空的宣言意义独特而深邃,意味着媒体在内容  相似文献   

2.
徐军 《新闻世界》2009,(9):27-27
当今电视新闻的发展越来越追求人性化、故事化、平民化和娱乐化,尤其是平民化的创作手法、更是各电视媒体追求的一种境界。随着1993年5月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推出,“平民化”的民生新闻便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从中央台的《实话实说》到江苏都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从安徽经视的《第一时间》到滁州台的《大家谈》《民生》等栏目,  相似文献   

3.
民生新闻,挖掘普通人身上不普通的东西,反映我们的时代,拓展了新闻报道的新领域。在传统的新闻实践中,普通人的生活很难成为新闻报道的题材,这种置广大的人民群众之痛痒于不顾的新闻状态,被当作新闻方针严格地执行着。1993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子栏目《生活空间》,打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口号,给观众带来了完全不同的新闻报道观念、视角和表现手法,开辟了新闻报道平民化尤其是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的先河。  相似文献   

4.
主题:《东方时空》目录一、从后台走入“平民化”生活五、《东方之子》的两个尴尬二、商业路线六、《东方之子》的“精华”与创作者的眼三、双重权力制约下的话语协调力不足四、关于访谈七、创作队伍的问题与出路一、从后台走入“平民化”生活朱光烈(本刊副主编);这几...  相似文献   

5.
高品位的栏目主旨平民化的表现手法──对《东方之子》的思考和建言吴中美《东方时空》为中国电视界及其它媒介树立了探索新的传播路子的榜样:如何选择贴近生活、贴近受众的传播角度;如何运用纪实手法真实地再现生活。作为《东方时空》开场先声的《东方之子》以推出“民...  相似文献   

6.
生命的追寻──记《东方时空·生活生间》制片人陈虻沈欣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开播两年多以来,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关注和喜爱,收视率不断上升,现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牌栏目。这个栏目中专门“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生活空间》,格外受到老百姓的青睐。不少观众...  相似文献   

7.
在中央电视台近年的收视率调查中,《东方时空》一直保持30%以上的收视率,成为仅次于《新闻联播》而位居第二的名牌栏目.《东方时空》的成功在于它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使众多社会优秀人才加盟其中.5年前,《东方时空》一改中央电视台传统的从高校毕业生中大批接受期待端铁饭碗的新人做法,率先向社会公开招聘人才.时至今日,栏目的工作人员已经由5年前的10几人壮大到了100多人,但其中拥有中央电视台正式编制的却只有20人.容纳“打工族”最多的是以“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而闻名遐迩的《东方时空·生活空间》栏目.在报酬方面,《东方时空》对招聘人员和台内正式职工一视同仁,收入  相似文献   

8.
2005年7月8日,湖南《衡阳日报》首次开辟“百姓纪事”专栏。我成为了该专栏的主笔。“百姓纪事”是一个立足于百姓生活的“平民化”专栏,它以普通老百姓为新闻主角,站在维护百姓利益、传递民众呼声的立场,聚焦百姓的喜怒哀乐,剪辑了一个个平凡的生活细节,真实地体现了老百姓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点点滴滴。该专栏荣获了2005年度湖南省市州报新闻奖专栏类二等奖。  相似文献   

9.
宗戎 《视听界》2004,(5):42-43,41
目前,在中国电视片创作领域中,“平民化”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对中国的纪录片来说,更是如此。“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几乎成了整个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口号。“平民化”的内涵“平民化”是一种基于平民视角,具有观众意识,创作出让观众喜闻乐见的作品的创作态度。具体地说,从节目素材的选取上,要从老百姓生活视角、审美趣味出发。纪录生活、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反映老百姓关注的题材;在节目制作流程中,要追随生活,参与生活。创作者既是参与者,又是记录者:从美学形态上说,“平民化”追求自然和本色,努力做到情感和观念的表达亲密无间;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0.
《东方时空》是中央电视台第一个早间新闻板块节目。从“讲述老百姓故事”的平和纪实风格,到“焦点时刻”的针贬时弊、敢于直言;从浓缩人生精华的东方之子,到面对面真诚交流的全新主持人,《东方时空》的出台不仅是中央电视台深化改革的一项新尝试、新举措,也向人们展示了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方向和希望。从1993年5月1日创办,《东方时空》曾先后两次获得中央新闻单位名专栏称号,被公认是新闻改革的“拳头产品”。然而,时至今日,《东方时空》在跨越了一个个辉煌的台阶后,却好象突然间进入了一个原地不前的平台,原先不断创新的…  相似文献   

11.
民生新闻是近几年学者提出的理论名词,它是在社会转型、经济转型期,新闻内涵、形态必然经历嬗变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形式。这种转变体现在新闻正从国内外消息转向本乡本土,人们更多地开始关注每天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从严肃的政治转向与衣食住行的有关经济,从专题讨论转向生动人物的报道。虽然民生新闻的孕育和生成是以平面媒体一报纸为依托,特别是都市报,但真正把民生新闻推向高峰的是电视媒体,民生新闻理念生成其标志是以央视的“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作为理念的《东方时空》,而《南京零距离》则掀起了新一轮民生新闻现象,  相似文献   

12.
《生活空间》的纪录片形态是在《东方时空》开播两个月以后的事情。在此之前,《生活空间》的定位类似于《为您服务》栏目,主要是教给观众一些生活常识。这在当时属于前卫的《东方时空》栏目中显得极不协调。为了扭转这一现状,节目组人员喊出了“填补中国电视空白,有助于中国新闻改革”的13号,并决定尝试把镜头转向普通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想法一出笼,便得到了领导与专家的支持与首肯。于是,《生活空间》开始以拍摄普通人生活的“纪录片形态”在荧屏亮相。  相似文献   

13.
平民化新闻与记者作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娥 《新闻前哨》2004,(1):36-37
平民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普通的人民”。新闻传播中的“平民化新闻”就是指普通人民的新闻。这种新闻报道的主体是普通老百姓,报道的内容是普通百姓的工作、生活、学习以及喜怒哀乐等等。 平民化新闻是近几年才出现的。1992年从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开始,到现在遍布全国各个地方电视台形成的固定的“说新闻”阵地,可以看出平民化新闻强劲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4.
陈皖军 《军事记者》2006,(11):47-48
国庆长假,闲来无事,胡乱翻书。拣出这本前年就买回、匆匆翻了几页就插进书架的书。闲翻了几页,没想到这一翻却放不下了,一气读完,竟还有些余兴未尽之感。想来前次未能细读下去的原因,乃与当时工作甚忙、心气不平有关,但也许当时就感觉到了这是一部好书,要留待闲暇时仔细品味?孙玉胜先生是央视《东方时空》栏目的创始人,现为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这本书是他对《东方时空》从1993年开办到2003年这十年间探索和成长历程的一个回顾。《东方时空》是我十分喜爱的电视栏目,相信也是全国广大观众喜爱的一个栏目。它的《生活空间》“讲述老百姓自己…  相似文献   

15.
戴虹 《中国广播》2008,(6):75-75
《今天我演播》是辽宁人民广播电台2006年10月29日开办的一档大众娱乐节目,每周日11:00~12:00首播,18:00~19:00重播。《今天我演播》是一档听众参与播讲的故事节目,以平民化的视点,挖掘生活中普通百姓的艺术潜质,提供老百姓自我展示的平台,打造“老百姓自己表演”的广播。  相似文献   

16.
<正>在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中国电视纪录片中,平民化是许多作品表现出的共同特点,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几乎成了当时整个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口号。本文旨在梳理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纪录片平民化的发展脉络,并试图立足当下审视纪录片平民化的得失。纪录片平民化是一种以平民的视角融入观众意识,创作出让受众喜闻乐见的电视纪录片的创作模式,其实质就是在节目素材的遴选上,从老百姓的生活视角和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17.
闵虹 《新闻爱好者》2001,(11):37-37
河南电视台推出大型谈话类栏目《沟通无限》已经一年,相对全国从央视到各地方电视台谈话栏目,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所突破。因其栏目所渗透的人文关怀、价值追求,以及它对普通人的生活和感情的关注,受到观众的喜爱。从已播出的节目看,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是视野更加平民化。她用一种直观、轻松的座谈———对话加点评的形式多角度、多层次地“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如《老外侃中国》、《成长的季节》、《足球,我为你疯狂》、《胖子们》、《跳槽》等都不是靠卖点、明星效应,而是靠普通人的生活和感情的交流、展现来吸引观众。如…  相似文献   

18.
“九五新歌”的定位与个性──对于音乐电视作品的一些思考王铮《东方时空》的《金曲榜》(现为《音乐电视)))栏目自创办伊始,便面临着与其它三个栏目迥异的挑战。其一,与关注焦点人物、纪录老百姓生活状态和追踪报道社会重大事件的新闻性栏目不同,《金曲榜》、《音...  相似文献   

19.
民生新闻是以民为基本点,从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态度、民生的情怀方面,表现出强烈的亲民情怀。关注和表现与普通百姓生存发展相关内容的一种新闻。民生新闻可以追溯到1993年《东方时空》“生活空间”的开播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似乎为民生新闻理念开了一扇窗。  相似文献   

20.
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电视新闻形式。民生新闻的第一个特色是平民化的视角。我们看《南京零距离》的新闻报道,它是以普通观众的目光去注视每一个新闻事件、每一个新闻人物,让普通人成为节目的主角。记者真正放下了电视人的架子,以百姓平等的身份,以普通人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