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针对中国传统武术太极拳、形意拳动作"发劲"的特点,从物理学角度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虽然太极拳以转动为主,而形意拳以直线运动(平动)为主,这仅是表像区别,但其内在本质是相同的。两者打击力量的获得,绝对不是依靠肢体部分进攻的运动,而是身体整体部分的参与。因此,不论是武术套路的形成,还是武术套路的训练等无不受传统文化整体思维观的影响。当下借助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进一步认识武术、指导武术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颜胜 《精武》2010,(8):62-64
呼吸力、意念力和丹田力是太极拳内劲的精髓,也是太极拳内劲的精华所在。只有将三者的内在完美地结合,你才算真正地踏入了太极拳殿堂的大门。太极拳是强调用意的武术,因为太极拳的内劲是含而不露的,所以必须强调用意、强调用意念力。  相似文献   

3.
祝大彤 《武当》2011,(4):15-16
深研太极拳,特别是推手和技击的拳艺,听劲是最好的学练内功的手段。而喂劲是老师培养学生具备柔化听劲能力的最为重要的拳法。一、听劲"听劲"是太极拳教学传承下来的术语。  相似文献   

4.
灵在太极拳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拳论曰:"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这是练太极拳求功遵则,也是评价太极功夫的标准。能达这样功夫者,思维敏捷、动作灵活、肤感极强、听劲准确、发劲迅猛、神态自若。但是,能达到此功者确实太少了。对"灵"的作用理解不深,导致太极功夫终不能提高。  相似文献   

5.
太极拳,缠法也。提起太极拳,大家必然联系到缠丝劲,缠丝劲是螺旋劲的一种,是太极拳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武术大都讲究螺旋发力,然而缠丝劲作为术语首见于陈鑫的《陈氏太极拳图说》一书,因其符合太极学说原理,也成了太极拳的标志特征。陈鑫(1849-1929年),字品三,河南温县陈家沟人,陈式太极拳第八代传人,也是中国近代武术史  相似文献   

6.
孙万智 《精武》2009,(6):54-54
“四两拨千斤”这一武术技法术语初见于太极拳《打手歌》:“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谓顺势借力,以小力胜大力。在太极拳推手过程中,凡加引化劲于对手动作上,诱其落空,或者先化后粘,逼使对方陷入不利地位,或者以横拨直,以起到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如何掌握听劲是学习太极拳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就好比写字如何拿笔,笔不会拿,字怎么写?太极拳论说:"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问题是:不会"听劲",如何能"懂劲"呢?何谓太极"听劲"?太极"听劲"就是在老师或对方身体上触摸太极松柔之感,即感受人体因松柔所产生出来的力量。听劲分动态中听劲和静态中听劲,所  相似文献   

8.
魏坤梁 《精武》2010,(4):59-65
一、古代和近代的太极拳家都认为太极拳必须不用力 对于太极拳,最难的理解和锻炼的莫过于"不用力"了。我从1965年开始先后正式跟几位武术老师学练武术和太极拳,开始阶段我既弄不清楚太极拳与非太极拳武术究竟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又不理解太极拳的所谓"不用力"是什么意思,觉得凡是动作都是力作用的结果,既然是动作怎么可以不用力呢?  相似文献   

9.
严昭法 《武当》2012,(3):12-15
欲掌握太极拳实战技法要领,须有一年以上拳龄,会练整套拳架,在动作标准、熟练、规范的基础上,懂得多用意念,少用硬力,手脚能分虚实。此外,还需要多琢磨动作分解,体会招法的综合运用。技击动作运用不是生搬硬套,而是一招多用,一个动作有多种用法,要根据双方当时所处态势,目视或凭手上感觉(听劲),掌握对方袭我的意图,灵活变招。本文列举太极拳各式手法、技法、劲法运用的若干例子,供  相似文献   

10.
梁凯明 《武当》2012,(4):23-24
杨式太极拳的最大特征就是体松柔和,舒展大方,外柔内鼓,有掤劲拳术之称。在杨公澄甫遗著《太极拳练习谈》中也讲到"太极拳乃柔中寓刚,绵里藏针之艺术也"。这里的所谓"刚"和"针",指的都是太极拳的内劲。当前有许多人练拳只见软不见刚,把柔理解成软,把柔与软混为一谈。太极拳之"刚",就是以腰为轴,利用太极拳的缠丝劲,牵动丹田充溢的内气,在瞬间发出的爆发力,亦称弹簧劲。这种劲是通过长时间周身放松、拉长,用柔缓的动作在去僵求柔中练出的先天自然之气(常说的丹田之气)所产生的,并非后天之拙力。太极拳之"柔",《拳论》上讲,"运动之功久,则化刚为柔,练柔为刚,刚柔得中,方见阴阳"。掌握柔并不是松软,而是去一份拙力、蛮力,得一份柔劲后的缠丝劲。此为太极拳的精髓,非千锤百炼、天长日久,不易轻得。由此可以看出练好太极拳柔刚途径就是学会放松。  相似文献   

11.
吴永霖  陈建南  赵蕾 《武当》2003,(2):16-16
传统太极拳的技法通过推手练习来掌握。在推手练习的过程中,初学者必须掌握四种劲。用传统的武术术语来说,这四种劲分别为黏劲、走劲、引劲和拿劲。从技击的角度讲,四种劲又可以概括为两种类型:化劲和发劲。黏劲和走劲属于化劲;引劲和拿劲属于发劲。笔者于1964年在上海师从褚桂亭先生习杨式太极拳,有幸得闻其详,今粗述先师遗意,以飨武林同好。  相似文献   

12.
练极拳时常有人说,看人家练的太极拳,里面含有内劲。是呵,练太极拳有内劲才有柔中寓刚的韵味,会感觉心里很美,越练越爱练,越练越有瘾,养生自然,出功防身也在情理之中。而做动作没有劲,动作懈瘪,感觉很别扭,就觉练太极拳没什么意思,由此产生好歹练练的念头,或是因此中断练拳,这便失去了养生的初心。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人们对太极拳认识片面、定位不准确的问题,使人们透过太极拳的表象看到其本质,主要采用逐层剖析的方法解析了太极拳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武术拳种。首先,阐明了对武术拳种的定位:以既“偏于一隅”又“精于一隅”的技击术为核心发展起来的由诸多环节组成的技术体系;其次,提炼了武术拳种中的内劲拳类的要旨:采用以丹田及脊柱之命门为核心的发力方式;再次,归纳了武术拳种中的内家拳系的特点:突出控制、把握节拍,追求“以巧斗力”的“技击之道”;最后,明晰了太极拳的核心定位:既属于武术拳种中的内劲拳类,也属于武术拳种中的内家拳系,是以“阴阳相生”“化发一体”的太极劲为核心追求的武术拳种。该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进一步细化了武术拳种研究,可以使人们对太极拳的内在特点形成明晰认识。  相似文献   

14.
陈式太极拳在强调缠丝劲的基础上,上肢运动有棚、捋、挤、按、探、捌、肘、靠八门劲别和通背劲、对称劲,中间有“胸腰运化”,下肢有棚、捋、挤、靠、探及进、退、顾、盼、定五步和“裆走下弧”,这些合到一起产生的劲称为“混元劲”。为了在太极拳技击对抗中走出“混元劲”来,有如下要求: 逢力必棚, 逢棚必缠, 逢缠必转, 逢转必沉。 这些要求包含在每个动作中,而且是在瞬间同时完成的。细心的读者可以对以上16字诀认真揣摩体会。下边我们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混元运动的规律。 一 、六个方向的圆 太极拳运动的肢体运行轨迹非圆即弧。…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是一种注意内功的拳术,而调节呼吸对太极拳运动起到特殊的作用。我们以竞赛套路中42式太极拳为例,全套42个动作在5-6分钟内匀速完成,其中的深蹲下势、高举腿独立等动作,都是太极拳独特的用力表现形式,其动作和缓,气力相合。作为一个完整套路演练则必须自始至终调整好呼吸与动作的配合。一般来说,练习太极拳时呼吸与动作配合的要领是:动作在起身、屈臂、手臂向内收、蓄劲时,采用吸气配合;动作在下蹲、伸臂蹬脚及手臂向外开发、发劲时,采用呼气配合。  相似文献   

16.
林泉宝  刘绍霓 《精武》2003,(4):22-23
通过“金丝缠腕”的听劲练习,更进一步理解太极拳的身法、步法,因其走圈小、路线近,技术要求比一般拳种要高得多,需要高度灵敏,也就是我们说的“听劲”.能“听”才能“懂”,由慢擒慢拿到快速擒拿,逐渐演变为闪电般的拿法。有人说太极拳不能打人,其实这是误解,太极拳在技击上有其独特的技能,只是近代人以养生保健之内修为主,而对太极拳的技击法少有人问津。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传统武术动作名称的研究来剖析太极拳传统武术动作名称意象的由来、特征、意象释意及对现代的启示四个部分来对太极拳传统动作名称的意象进行研究,加深武术习练者对武术的理解,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更加有利于武术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这个题目是疫情期间我在线上讲课的内容之一,列举了八对相近动作进行同异性对比,使习者能更清楚传统杨氏太极拳一些动作的练法。这里稍作整理与各位共同研究分享。要了解这些动作的同异处,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技法、劲法和练法。技法决定劲法,技法和劲法决定练法。动作相近的地方,从技法和劲法去搞清楚,练法就清楚了。我们还是以杨澄甫的太极拳式歌诀为主线,来理解这些动作中的技法、劲法和它的演练形态。  相似文献   

19.
凡学过太极拳或读过太极拳文章的人,都知道有一个词最迷人,最神秘,使用频率也最高,这个词就是“内劲”!何为“内劲”?各家各派的解释都不同。现在我们看看当代一些武术名家对“内劲”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高难度323B+3是新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高难跳跃动作之一,其难度加分为0.4分。纵观近几年武术大赛不难发现,崔文娟是目前为数不多能够高质量完成此动作的优秀女运动员,曾多次在全国及世界武术大赛自选太极拳、太极剑比赛中选用并高质量的完成此难度动作,并夺得冠军。通过运动学分析,揭示崔文娟完成的自选太极拳竞赛套路高难度323B+3动作的运动学规律及技术特点。崔文娟的323B+3动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