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2021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与实施,促使黄土高原生态建设进入了生态治理成效巩固、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期。文章系统总结了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特点和主要问题,从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提升、社会经济系统绿色转型、国土空间科学布局、全流域统筹协调治理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的叙事研究,可以了解山东省黄河环境史,从而有助于把握山东省黄河流域的未来。通过对相关新闻大数据进行词频分析了解山东省黄河流域发展现状,进行主题分析凸显山东省黄河流域发展的侧重点。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新时代山东省黄河流域叙事面临着治理不够协同、法治体系不完善、公众参与不足等薄弱环节。鉴于此,应当从推进协同大治理、落实依法治黄、鼓励全民参与等方面促进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马军旗  乐章 《资源科学》2021,43(11):2277-2288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是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设计。本文使用2007—2018年全国流域重点断面水质监测数据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对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水环境治理效应及其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①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显著改善了黄河流域水环境治理效果,且黄河流域生态补偿呈现出显著的长期治污效应,该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②机制分析表明,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发挥了显著的制度激励效应,通过提高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投资,降低工业废水排放,改善了黄河流域水污染状况。③从空间角度而言,与黄河流域中上游城市相比,生态补偿政策对下游城市水环境治理产生了更为显著的影响。据此,从健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重视中上游地区生态转移支付、建立多元主体联防联治水污染治理体系等角度提出改善黄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20,(18)
黄河流域旅游"蓝道"系统建设,是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创新举措。通过打造集生态、安全、景观、文化、休闲为一体的"蓝道"系统,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治理,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姜玲 《今日科苑》2021,(12):55-69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但全流域普遍存在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经济发展质量不高、创新驱动发展水平较低、区域战略重点失偏等问题,且流域内不同省份存在多元功能与利益需求.因此,如何加强流域内协同治理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难点.本研究基于典型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协调发展经验与内涵思辨,剖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协同要求与内涵,基于整体协同和差异协调的二维视角梳理了流域协同治理的共性与差异化问题清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响应策略,并重点分析了科技创新协同与空间协同的问题与策略.  相似文献   

6.
保护黄河母亲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需要从生态文明建设和流域整体性高度真正做到"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政府是多元化治理中最为关键的主体,政府责任的规定和践行对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着眼于构成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和能源资源的环境要素态势,提炼...  相似文献   

7.
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建设区、粮食主产区和经济发展区,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然而,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影响下,叠加黄河流域本底条件限制,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水沙治理与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经济和社会发展质量有待提高,亟待深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机理重大基础研究,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软科学》2021,(2):46-53
基于高质量发展理念,运用改进的SFA方法测度了2004~2017年黄河流域79个地市的生态福利绩效值,考察其生态福利绩效的空间分异特征,运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对其收敛性进行探讨。结果发现:黄河流域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整体稳步上升,呈现以山西为重心的"西北—东南"分布格局,且一直保持"东强西弱"的空间非均衡态势。考虑空间互动,流域及其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福利绩效存在绝对β收敛,但上游却不存在;引入控制变量,流域及其上中下游地区均存在条件β收敛,收敛速度显著提升,表现出"下游>中游>上游"的梯度递减特征,但相关变量对收敛显著性的影响不尽相同。因此,未来应构建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长效合作交流机制,不断完善空间溢出渠道,促进城市生态福利绩效协同提升,使各地在错位分工中形成优势互补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9.
黄河流域是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生态廊道,也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经济廊道,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近几十年来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流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受到威胁。然而,目前仍缺乏对黄河流域生态系统在流域尺度上的整体性研究,对其完整性、连通性和脆弱性的系统研究不足,难以有针对性地提升变化环境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屏障效应。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我们认为应从流域整体性出发,通过构建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类型及空间格局数据集,分析黄河流域生态水平衡分量的格局变化规律,解析并量化表征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变化之间的关联;基于多源数据集以及生态水文模型,解析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时空格局变化和生态水文过程,并以此建立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的定量评估指标体系,揭示关键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的格局特征和空间流动及变化趋势,开展生态系统服务格局特征与空间流动时空变异的归因分析;阐明生态系统结构—过程—服务的级联效应,提出生态屏障功能的优化提升方案,为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与管理提供科技支撑。上述研究对完善和丰富地球系统科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旨在评价黄河流域包容性绿色增长绩效,探析其包容性绿色增长绩效的地区差距,为新发展阶段黄河流域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经济-环境-社会”分析框架构建包容性绿色增长绩效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借助EBM模型的Global-Luenberger指数对2007—2019年黄河流域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绩效进行科学评价,运用泰尔指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分别从空间和结构双重视角深入剖析其包容性绿色增长绩效地区差距来源,并采用地理探测器从内源和外源两方面揭示黄河流域包容性绿色增长绩效差距的驱动因素。【结果】样本考察期内,黄河流域包容性绿色增长绩效呈现波动上升态势,流域内表现出下游>上游>中游的地区非均衡特征。地区内差距是黄河流域包容性绿色增长绩效空间差距的主要来源,技术进步的差距、非期望产出生产率差距以及社会产出生产率差距对其结构差距的贡献呈依次递减。影响因子交互作用后对黄河流域包容性绿色增长绩效地区差距解释力远超单因子,但其作用程度存在地区异质性。【结论】缩小中游、下游地区内部差距是未来黄河流域提升包容性绿色增长绩效的重点方向,同时应注重内外源动力的匹配程度,...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深入探究其产业结构优化与生态效率提升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首先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DEA模型测算黄河流域9省区生态效率,着重考察水污染与水土流失治理效果;其次应用扩展的耦合模型研究9省区产业结构与生态效率的耦合协调关系,并根据耦合特征对9省区进行多重分类,设计产业结构与生态效率升级的耦合路径;最后从耦合协调空间重心视角出发研究其迁移路径.研究发现:9省区产业结构与生态效率水平总体不高,空间上呈现从西南向东北递增的态势,地区间差异较为显著;地区间耦合协调水平呈阶梯化,在时序上表现为"U"型特征,在2010年左右出现拐点,与国家"十二五"规划实施相契合;2011年之后耦合协调重心持续向南转移,表明黄河流域南部地区在"十二五"及"十三五"期间有较好的协调发展表现.最后提出兼顾合理化和高级化同步平稳推进黄河流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治理坚持贯彻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及做好全局统筹规划、重点突出,促进协同高质量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8月12日,第二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区域协调发展论坛"召开。本届论坛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以全国区域发展差异及其变化、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产业结构调整、黄河文明源流与可持续发展为主线,探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傅伯杰、陈发虎,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刘彦随,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方创琳、邓伟,以及包括黄河流域九  相似文献   

13.
2000-2019年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认识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度的空间格局和时序变化特征,对了解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演变,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基于MOD13Q1数据产品和国家气象站降水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Hurst指数,分析了2000-2019年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度空间格局、时序变化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①黄河流域植...  相似文献   

14.
黄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佰发  苗长虹 《资源科学》2020,42(3):460-473
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状况的重要表征。研究黄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因素,厘清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及粮食保障用地、生态保育用地、城乡建设用地的时空变化特征,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的规划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本文基于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和空间自相关,从城市群、省、市、县多尺度入手,利用7期土地利用数据对黄河流域1970—2015年土地利用状况及变化进行探究。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生态保育用地和耕地占比多年平均值分别为79.04%和18.64%,表明生态保护和粮食生产是其两大主体功能;②城乡建设用地占比逐年提高,城市群地区是建设用地扩张的主体空间;③黄河流域耕地、生态保育用地和城乡建设用地各节点年份Moran’s I均大于0.75,表明3种功能类型用地具有强空间正向集聚效应,呈现出“凹”字型分布格局;④城乡建设用地扩张以牺牲耕地为代价,同时部分农村居民点用地逐渐转化为城镇用地;⑤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是促进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因素,驱动力因素存在区域差异,在黄河下游的山东、河南,经济水平达到一定规模后,伴随经济再发展不会出现大规模城乡建设用地扩张。  相似文献   

15.
从商业生态系统角度实证分析平台企业价值共创中关系治理、合同治理和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核心生态主体数据,利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方差分析、结构方程等方法,探讨不同治理模式与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平台企业多采用双强型治理模式,而采用并弱型治理模式较少;对生态系统中其他物种采用关系治理程度越高,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越好;采用合同治理程度越高,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也越好;关系治理促进合同治理水平提升,进而正向影响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对生态系统中其他物种采用双强型治理模式取得的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比其他治理模式更好。  相似文献   

16.
基于Almon多项式和Super-SBM模型,对江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投入情况进行绩效评价。首先,为保证数据可靠性,运用Almon多项式确定指标体系滞后期为4年;其次,选取2009-2014年投入数据、2013-2018年产出数据,运用Super-SBM模型以弥补径向DEA的不足进行绩效评价,并针对非DEA有效年份进行投影分析,以明确改善方向。研究发现:技术与管理等因素为提升绩效发挥了积极作用,发展规模不完善和产出短缺是阻碍绩效进一步提升的关键。根据绩效结果分析非DEA无效年份的内在原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其提升绩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提高用水效率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深入探究黄河流域用水效率的空间格局及动态演进趋势,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构建基于非期望产出的全局至强有效前沿最近距离模型(MinDS模型),对2000—2017年黄河流域用水效率进行科学测度,从全国视角、区域比较视角及流域内部视角全面刻画黄河流域用水效率的空间格局,并借助扩展的分布动态学模型探究黄河流域用水效率的动态演进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用水效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下游地区用水效率始终高于中上游地区,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黄河流域用水效率在部分年份存在极化现象,空间因素能够明显影响黄河流域用水效率未来的空间分布,相邻地区用水效率的相互作用导致长期内黄河流域用水效率差距逐渐缩小,存在着收敛于中间水平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通过设计调查问卷,以兰州市工业企业为数据样本,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工业企业生态创新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兰州市工业企业生态创新动力主要源自技术推动和政策响应,并多以末端治理和清洁生产为主开展废物和工艺的生态创新,缺乏产品服务和组织管控方面的生态创新.因此,应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进一步驱动企业进行生态创新活动并提高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统一的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生态经济学理论,从生态福利绩效视角构建碳排放福利绩效指标及其影响因素面板计量模型,在此基础上对G20国家1990—2018年的碳排放福利绩效进行了国别比较和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主要研究结论为:(1)2018年英国、法国、阿根廷、巴西、德国的碳排放福利绩效较高,1990—2018年间英国、土耳其、德国、意大利以及巴西等国的碳排放福利绩效增速较快;中国2018年碳排放福利绩效和历年均值在G20国家中都排名靠后,且增速较慢,表明中国低碳竞争力缺乏静态和动态优势。(2)城市化率、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外贸依存度以及服务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对碳排放福利绩效有正向影响;政府规模与碳排放福利绩效呈倒“U”型曲线关系,表明政府规模存在治理门槛。最后,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前学术界对黄河流域发展效率的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对黄河流域经济和创新效率及其子系统耦合协调水平的研究较少,为此,构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效率的“生态-经济-创新”三维分析框架,基于2010-2019年黄河流域九省区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指数法分析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效率的演变趋势,同时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进行耦合协调分析。结果发现:九省区生态效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经济效率和创新效率呈增长态势,高质量发展效率耦合协调度处于较低水平,生态、经济和创新系统间整体耦合协调度处于轻度失调状态。据此,提出采取在黄河流域分段采取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强化市场化资源配置、突出创新引领作用以及各省区间优化联动协调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