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进语文学科新课程改革,教师务需转变传统教学意识,关注学生发展进程中的种种期待,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所谓转变传统教学意识,就是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常规教学为我们创设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意识,并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对传统的常规教学进行认真地审读,从中把握新课程理念对常规教学的冲击点,以此为突破口,重新确立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学生发展的教学行为和意识。新课程改革对传统的常规教学带来哪些冲击呢?一、新课程改革对以知识传授为重点的教学内容的冲击按现代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和学生发展需要出发,学生所需的知识应包括教材教…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名从事初中语教学多年的教师,本人经历了教学改革的风风雨雨,但教学理念、行为真正从根本上发生变化还是近几年的事,也就是从第一轮新课程改革开始。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全新的理念挑战了传统教育.它要求教师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积极进行诊断和反思,彻底改变那种习以为常的教学习惯,重新塑造新课程中的自我。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要重新审视教育的意义,构建新的教育理念,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创造性的实施新课程,在新课程实施中追求教育变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教师应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更新数学教学观念、设计教学方案,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注意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教师应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更新数学教学观念、设计教学方案,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注意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有序展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武也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教学行为的转变是要求教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主动改革课堂教学,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优化新课程的课堂实施。笔者就高中政治新课程的课堂实施的优化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6.
关东 《教书育人》2006,(3):23-23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围绕这一理念,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将发生很大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对教师的阅读意识和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笔者作为一名从事数学教学的一线教师,试图结合自身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新课程对教师阅读内容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理念,教师必须由传统教学观念向现代教学观念转变,必须从关注“具体的教材教学的研究”转变为关注“促进学生的发展”,必须由老教材观念向用教材观念转变,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教学设计。因此,政治教师要转变角色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合作教学,探究开放性试题的教学,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于彦花 《学周刊C版》2011,(3):163-163
传统的高中政治课教学存在着很多弊端,如教学方式单一、教材陈旧、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不强等问题.新课程改革为解决传统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机遇和思路.当前,探讨新课程改革的文章不断涌现,新课程培训、网络培训持续进行,必须参与到新课程改革中来的观念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要顺利完成新课程改革,高中政治课必须实现以下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一些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行为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建立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科学的学生观、教学观及课堂观,在实际教学中达到新课程的要求,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的实施是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课程实施具体表现为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教学理念决定教学行为,故广大一线教师掌握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将决定这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新课程的核心教学理念是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与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统一起来,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转变教学过程的范式,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学行为的转变.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师的权威性传授转变为师生的平等对话和交往: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积极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离开了教师的指挥棒,学生就主动不起来了,我想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缺乏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当前教学改革形势下,学生学习方式逐渐在改变,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在悄然地发生改变。在教学中,教师由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注重学生的发展,由注重教师如何教转变为注重学生如何学,由注重考试结果转变为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在物理新课程理念下,巧妙创设物理课堂教学情境,以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种行为方式,已经成为实践物理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倡导者和参与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师的有效教学 行为应指向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学习行为。实现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必须强化对象意识、环境意识、目标意 识、自主意识和裁判意识。五种意识的强化,能引发语文有效教学互动机制的生成。  相似文献   

14.
吴燕 《教育现代化》2006,(11):44-44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许多教师的教学观念明显转变.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教师对教材把握不准,对新课程理念的领悟有偏差,导致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不和谐。为了能让教师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学会把握教材.驾驭教材,以恰当的教学行为准确诠释新课程理念,最终提高新课程执教能力。我校语文组以课例培训为载体,大力开展语文校本培训活动。  相似文献   

15.
韩梅 《中学生物学》2006,22(4):61-62
新课程改革必将呼唤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诞生。与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相比,其基本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评价视角也从评价教师的一元化转向了评价师生的多元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因此,本文从3个方面阐述了新课改的评价标准,即教师的教学行为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评价和教师的基本教学素养的评价,以引导广大教师转变个人观念,转变教学风格,促进个人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一些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行为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建立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科学的学生观、教学观及课堂观,在实际教学中达到新课程的要求,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张云 《考试周刊》2009,(42):77-79
数学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课程改革给高中数学教师带来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的积极变化。但其中却存在着一些误区。本文旨在评析数学课堂教学行为中的四个误区,以促进教师把握新教材,领会新课程理念,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已经不适应当前的教学现状。这就需要进行教学改革,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以使教学水平得到提高。但是,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一些教学理念和行为存在着一定的偏颇和误区,需要引起广大教师的注意和反思。  相似文献   

19.
徐明生 《吉林教育》2005,(11):25-25
为把新的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真小凸显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教师理解新课程、驾驭新课程、教好新课程的能力,我校尝试了以下几种作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高中体育教学基本理念三个重大转变:从"增强体质"到"健康第一"教学理念的重大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角色重大转变,从培训体育竞技意识,到注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重大转变。本文旨在立足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如何在高中体育课程中开展有效教学的基本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