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是中考命题呈现多元化的一年.在众多的省、市中考试卷中,倍受关注和最值得研究的是首批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命制的课程改革中考卷(以下简称课改卷).考试改革作为课程改革中重要的一环,除了要有利于选拔,还要有利于给中学教学以正确的导向.落实到中考命题上,课改卷既要求稳、继承,又要求新、求进,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因此,精心命制的课改卷将对2005年的中考命题改革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2004年是中考命题呈现多元化的一年,在众多的省、市中考试卷中,倍受关注和最值得研究的是首批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命制的课程改革中考卷(以下简称课改卷).考试改革作为课程改革中重要的一环,除了要有利于选拔,还要有利于给中学教学以正确的导向.落实到中考命题上,课改卷既要求稳、继承,又要求新、求进,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因此,精心命制的课改  相似文献   

3.
2004年是中考深入改革,勇于创新的一年,也是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实验工作启动以来,第一批参与课改实验的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选拔的第一年,"课改卷"更使中考命题呈现多样化.了解中考试题有哪些特点,今后命题趋势怎样,如何提高复习备考的实效,这对每个初中生都很有必要.本文将对2004年中考数学命题进行大盘点,让你尽快地了解中考、熟悉中考,以便顺利地迎战2005年中考.  相似文献   

4.
2004是中考深入改革,勇于创新的一年,也是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实验工作启动以来,第一批参与课改实验的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选拔的第一年。“课改卷”更使中考命题呈现多样化.了解中考试题有哪些特点,今后命题趋势怎样,如何提高复习备考的实效,这对每个初中生  相似文献   

5.
2006年全国全面进入课改中考,实验区的中考怎样在保留、传承传统中考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命题的变革等系列问题,是实验区广大师生关注的热门话题,认真深入地研究中考命题改革的变化趋势,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或不足,无疑对进一步指导正在进行中的新课程改革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我们特别策划组织了“2006年全国中考课改实验区试题大家评”系列文章.期间,我们收到一线教师、教研人员的评价稿共计百余篇,他们的热情参与和鼎力支持使我们深受感动,为了能更客观、全面地反映中考实情,我们在对稿件的梳理、归整过程中,最大程度尊重并使用了作者的原文,旨在为广大读者了解命题趋势,交流备考心得,反馈命题评价提供最真实、最直接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2004年是课改实验区进入中考的第一年,虽然只有十几个市县单独命题,但其导向作用不容忽视,因为新课标的理念在具体的中考试题中如何体现,是广大师生所关注的问题。分析2004年课改实验区的中考语文试题,把握中考语文命题趋势及其规律,对引导教师组织复习,指点学生复习备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2005年将是进一步学习、贯彻《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一年。继2004年首批参加新课程改革实验区的学生进入中考之后,2005年将有500多个课改实验区的学生进入中考。关注2005年的中考命题改革,必须着眼于2004年中考命题的新成果、新动向。具体到2004年作文试题的命题上,我们发现,《全日制语文课  相似文献   

8.
昆明市命题近二十年,积累了大量的命题经验,所命试题得到了有关部门及全市师生的肯定。我们认为,作为课改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语文学习的终结性考试的中考试题,应该全面反映“课标”所规定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体现课改理念,反映实验教材特点,要有利于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有利于引导课改向深入发展,能有效地检验课改区教学质量,能反映课改后学生的语文素养情况。基于以上认识,2006年作为我市独立命题的第一套课改中考试题呈现出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9.
2004年的17个首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中考,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力图从研究2004年课改实验区中考试题,指导2005年课改实验区初三备考工作;探讨课程改革与2005年课改实验区中考命题趋势;2005年课改实验区考备策略等三方面,结合英语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分析探索,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学生学习压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2004年的17个首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中考,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本力图从研究2004年课改实验区中考试题,指导2005年课改实验区初三备考工作;探讨课程改革与2005年课改实验区中考命题趋势;2005年课改实验区考备策略等三方面,结合英语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分析探索,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学生学习压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2001年,国家确定了38个课改实验区,拉开了课改实验的序幕。三年过去,课标中考亦将走向前台。它究竟与大纲中考有何不同?它能使学生脱离目前语文学习的尴尬境地吗?它能为语文教学引导一片新天地吗?针对这一热点,我们从本期起,约请一些资深命题人,就课标中考发表一些看法与认识,他们的见解也许能给各地命题人及应试的师生一些新理念下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12.
2004年全国将有17个国家级课改实验区首次按照新课标理念实施中考.实施新课程后的第一次中考命题自课改实验之初开始就一直受到众多课改专家、广大实验区师生的高度关注,它关系到广大应考学生的切身利益,涉及到社会的稳定和课改实验的推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课程改革和中考对初中教学具有导向和调控功能,只有在平时教学和复习中全面体现课改的精神,全面体现学生的良好发展,才能有效引导课改向纵深发展,切实实现物理课改的目标。中考物理力学部分试题的命题以《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为蓝本,大多数基础知识部分的试题都源于教材的内容或直接取自教材中的图形,力求提供新情景,新材料,新思路,要求新方法,使学生倍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全国全面进入课改中考,实验区的中考怎样在保留、传承传统中考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命题的变革等系列问题,是实验区广大师生关注的热门话题,认真深入地研究中考命题改革的变化趋势,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或不足,无疑对进一步指导正在进行中的新课程改革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中考数学命题的趋势.从课改实验区的中考试题中发现,无论是试题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下面结合课改实验区中考数学试题谈谈新课程中考数学命题趋势.  相似文献   

16.
2005年云南省对课改实验区中考首次单独命题,在考试复习中,一开始大家都感觉好象复习没有了明确的方向,就在大家茫然的时候,《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初中生·课改实验区)走进了我们的复习和教学、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它帮助我们进一步把握课改方向,正确领会中考精神,尤其是为我们的中考复习教学指明了方向,使我们的复习有了很高的效率。今年《课程教材教学》(初中生·课改实验区)政治专刊对中考复习的指导,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重基础知识,轻题目形式,使复习更有了明确的方向。由于今年是首次课改实验区独立考试,一个“新”字,导致了在…  相似文献   

17.
中考的"导向"作用影响着教师的教,也影响着学生的学.特别是在新课程实验的最初几年内,由于评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考试在新课程评价中还将产生重要作用.因此,必须认真研究中考语文命题.命题要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坚持继承创新,体现课改理念,既要发挥中考对教学的"导向"作用,又要发挥中考对教学的"检测"作用.要让在课程改革实验中的师生感觉到,教学和考试不是两张皮,不要为应付中考而改变课改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回顾近两年课改实验区中考语文命题和考试,结合当前初中教学的实际,对命题特点和趋势作一个简要分析,并对新一届初三的复习备考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一、课改实验区中考命题的原则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考试的命题应依据学科的课程标准,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注意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杜绝设置偏题、怪题。”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各地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命题,在考试内容和形式方面…  相似文献   

19.
国家课改实验区的中考试卷给我们以全新的感受.各实验区的命题皆以独特灵巧的设计方式、新颖脱俗的问题设置为亮点,应用为定向的命题原则.使素质教育得到了充分体现.对比历年的中考试题,可以清晰地看出试题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考查力度得到一定的加强.这里仅对“空间与图形”部分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中考命题除了完成教学评价外,还义不容辞地承担着对教学改革导向的作用。在课改逐步推进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发挥中考这根指挥棒的作用呢?在拟制四川眉山市2006年中考语文试题时,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大胆尝试。一、形式上同题强化课改意识,实质上是以课改理念指导中考在今年眉山市课改和非课改区县各占一半的情况下,虽然仍是“课改区”和“非课改区”两套题,但根据语文的特点,我们是同题中考,只是牵涉到教材确实不能同题的才有所不同,如诗句默写、名著积累等。另外,非课改题我们设计“为语文实践活动”板块,而课改题则设计成“口语交际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