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建立完善的商事账簿制度,不仅可以维护商主体自身利益,也可使社会公众利益和社会交易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然时至今日,我国仍没有统一的商事账簿立法。文章主要通过对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商事账簿的设置原则和立法模式的对比,指出我国现行立法的不足,并对完善我国商事账簿立法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分析,作为将来立法实践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清算组即破产管理人,是企业破产程序中的一个重要机构,它的地位、构成主体和选任范围、职责、监管机制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企业与债权人的根本利益。破产管理人的地位应根据法律直接规定取得,依照破产法及有关法律认定成为破产财产的受托人;破产管理人的选任主体及范围应以中介组织为主,让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组织参与清算,以保证破产清算的公正性和顺利性;破产管理人的职责范围包括接管破产企业、处分债务人财产、行使营业管理权、追索外债、拟定和提出破产方案;在完善破产管理人监督机制方面。应采取明确规定其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限制其个人交易行为、赋予债权人会议监督权、建立破产管理人的法律责任制度等措施,并不断加强相关的法律建设。  相似文献   

3.
金涛 《现代企业教育》2014,(24):505-506
从法律角度看,商事账簿是企业经营过程中财产权利义务变动情况的客观记载,也是企业静态财产权利义务在数量上的客观反映。如果会计核算过程和方法是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的,则商事账簿所反映的财产权利义务变动数额及财产权利义务的静态数额,是为法律所确认或认可的。换言之,商事账簿能够作为证据证明企业财产权利义务变动数额及财产权利的静态数额,且这种证明力是为法律所确认的。  相似文献   

4.
破产法的宗旨即是通过对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企业宣告破产,从而使债权人的债权从破产财产中得到清偿,最大限度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但由于现行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在破产法实施中,侵犯债权人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应当通过完善债权人会议制度,建立破产管理人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及对破产犯罪给予必要的规制,完善立法,为债权人利益保护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下称《破产法》)的出台是继《公司法》的重大修改之后的重要商事立法,是我国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逐步完善的标志性事件。破产宣告是人民法院依职权宣告债务人进行破产宣告的行为,是债务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的第一个步骤,在破产清算中占据重要地位。《破产法》对应当进行破产宣告的情形、法院对破产宣告的裁定和公告、破产清算前破产程序的终结等都做了相应规定。破产宣告后,债务人称为破产人、债务人财产称为破产财产、此时的债权称为破产债权、企业职工成为下岗失业人员,名称的变化,意味着性质的改变,对债权人、债务人、企业职工、其它当事人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破产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为了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破产行为,就必须要加强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设计的研究.美国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是一套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具有借鉴意义.在今后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就需要加强对美国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的研究.本文将结合美国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来探讨如何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7.
论破产法中的可撤销行为和无效行为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破产案件中的欺诈遮债行为十分严重.一些债务人利用破产程序终结后余债可免于清偿的规定策划各种欺诈选债行为,严重损害了债权人的公平受偿利益.为此,我国新的<破产法>确立了更为完善的撤销权和无效行为制度,对打击破产欺诈行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逃废金融债权行为严重地破坏了社会信用制度和正常的信用秩序,造成社会信用缺失,并且损害了金融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法律是解决逃废债权问题的最后防线,在当前形势下防止逃废金融债权的首要问题,就在于加强金融立法,完善有关改制、破产和市场管理等方面配套制度,建立一个有机的、系统化的防止逃废金融债权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9.
针对已运行三周年的破产管理人制度中涌现出来的弊端,以破产管理人制度中所步及的三方主体即债权人会议、破产管理人、人民法院为基数,参照宪法中相关体制的规定做类比模拟,得出三个类比式.进而推出破产管理人制度的核心在于其选任与监督机制的完善.最后提出与现行法律规定相交叉的建议,即应当将选任权交由债权人会议行使,而监督权交由人民法院行使.  相似文献   

10.
2006年8月27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明确规定了破产管理人制度,使之与国外通行的破产法律制度相衔接.但该法规并没有明确管理人的法律地位,本文通过对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各种学说的对比评析,结合现行《破产法》的规定,认为破产管理人是指在破产程序中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执行破产事务的人,其法律地位应当由法律直接规定.具体而言,它并不仅仅代表某一方的利益,而是处于一种由法律直接规定的中立地位,在破产程序中,主要按照公平的原则处理债权人、债务人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之间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1.
作为公司利益相关者之一的公司债权人,公司制度设计时应保护其合法的利益,然而在我国《公司法》中对公司债权人保护有许多不足,公司法中更侧重对公司股东利益的保护,为此,应从5个方面对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予以完善,具体包括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公司债权人会议制度、公司董事对公司债权人承担信义义务、公司债权人派生诉讼制度的建立、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公司特别清算制度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司法通过规定公司设立制度,使社会组织能依法取得法人资格,同时也通过规定公司清算制度,使法人实体依法丧失法人资格退出市场。公司设立制度与公司清算制度同等重要。我国公司法规定的清算制度略显粗糙,在解散原因、清算程序的设计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英美法系运用信托法原理,通过判例确立了控制股东的义务;大陆法系运用私法的基本原则,通过法解释确立了控制股东的义务。建构我国控制股东义务体系,应当以大陆法系的概念逻辑体系为前提,吸收英美法系先进的理念。控制股东基于表决权或影响力,而对公司、其他股东和债权人负有义务。应完善控制股东违反义务的救济,并提供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企业国有资产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一部重要法律。它依法明确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的权利义务、国企管理者的选任考核与禁止性行为,关系到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的重大事项、国有资产的转让行为、国有资本的经营预算制度等重要问题。贯彻实施好企业国有资产法,应切实抓好企业国有资产法的学习宣传,尽快制定和完善与企业国有资产法相配套的规定,把贯彻实施企业国有资产法与贯彻实施好物权法、公司法等法律相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确定公司法的基本原则应以公司法所调整的对象为依据。公司法的调整对象只能是股东与股东之阃的关系以及股东与公司债权人之间的关系,其他关系不宜成为公司法的调整对象。公司法调整股东与股东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股东平等原则,调整股东与公司债权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有限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16.
2006年我国新修改的公司法生效,这部新公司法的亮点之一是开始注重权利的平衡,这点恰恰是1993年公司法所忽略的。在平衡股东和公司债权人利益方面,新公司法第20条第3款一直备受关注,该款允许法院在股东滥用法人独立地位和有限责任并给债权人带来严重损害的时候揭开法人的"面纱",或者称为否认法人人格。英国是最早产生法人格否定的判例法的国家之一,其制度相对较为完善,英国公司法中的揭开公司"面纱"是通过一系列成文法和判例确定的,而中国公司法仅用了一款对揭开公司"面纱"进行了规定,难免用语过于模糊和概括。因此,文章试图从英国公司法角度对我国公司法第20条第3款的规定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现代公司法人制度的发展,要求公司与股东之间人格独立,但是滥用公司法人格却违背公平、正义的法理念,并最终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影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西方国家为此创设了公司法人格否认系列法理,较为有效地解决了滥用公司法人格问题。我国虽尚未建立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但法学界和司法界探讨研究得比较多,越来越多的人建议引入该制度。为准确把握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有必要对国外适用该法理的主体要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利益相关者治理是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安排 ,这些安排决定了企业的目标和行为 ,以及如何保证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如债权人、职工、消费者、政府、社区等的利益不会受到侵害 ,风险和收益如何在不同治理主体之间分配等。企业理论越来越重视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作用 ,尤其是职工作为人力资本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国公司法的理念是建立在资本信用基础之上,确定最低资本金制度,以维护交易安全与债权人利益,其实,资本信用与资产信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从表层看,是公司资产和信用;从内容看,是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公司法确立了公司财务会计制度,对于保护股东合法权益和维护公司的资本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我国公司法上的财务会计制度的私法属性不是很明确,在股东、债权人等私权主体利益保护方面不是很完善。公司法应当转变财务会计制度的价值定位,并且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公司立法,完善我国公司法上的财务会计报告制度和利润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