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班级管理对于学生的心理疏导有着不可忽视的功效,而通常的中小学校班级管理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很难从心理层面上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班级军衔晋级奖励卡"制度利用"发展性评价"基本原理,应用到班级管理中,有利于学生的个别心理疏导和整体心理干预,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潜质;维持学生学习积极状态;突破学生学习上的"瓶颈";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整体推进集体发展,以实现对班级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2.
班级管理应遵循班级学生个体与集体心理规律,为提高班级成员的心理发展水平服务.从心理教育的角度来看,在班级管理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非定型化"的组织结构形成机制;建立系统化的目标管理模式;采取"宽严相济"的班级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3.
班级管理首要责任人的班主任,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利用心理效应进行班级管理。  相似文献   

4.
班级管理应遵循班级学生个体与集体心理规律,为提高班级成员的心理发展水平服务。从心理教育的角度来看,在班级管理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非定型化”的组织结构形成机制;建立系统化的目标管理模式;采取“宽严相济”的班级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5.
<正>初中阶段是学生重要的过渡阶段,做好初中学生管理工作,能够使学生由小学时代的依赖心理转变到独立心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展,初中班主任就需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不仅要管理班级学生学习情况,还需要做好引导者,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由此可见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初中班主任的管理现状,提出几点初中班主任实现班级管理创新的策略。一、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现状大部分初中班主任都能够意识到自己  相似文献   

6.
小学班级管理实施过程中,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学生从众心理的积极作用,为班级管理带来正面效应。学生大多有从众心理,我们要正视学生正常心理的存在,并将其视作难得的教育契机加以利用,这势必能够形成班级管理内驱动力,提升学生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7.
班级管理是教育的基层管理,直接影响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中途更换班主任,要从定位班级管理基调、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了解班级整体特点及班主任的个性魅力等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8.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至关重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增加学生全方位心理教育,也能优化小学的班级管理。对小学生进行个别或集体的教育,对小学生在心理健康、学习心理、自我认知心理、日常生活心理四个方面进行教育,引导心理异常的学生往心理健康方向发展,提升教师管理班级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优化班级管理。  相似文献   

9.
在班级管理建设中,渗透心理辅导的教育与理念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我国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这也是改善学生日益严重的心理状态的迫切要求。通过在班级管理中渗透这种心理辅导,可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增强学生的班级归属感,成就班级建设。因此,在班级管理建设中,渗透心理辅导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课题与任务。本文主要从班集体荣誉感、个性化激励等心理辅导方面浅谈班级建设。  相似文献   

10.
作为班级管理的的领导者,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注重用爱心打动学生,对个别有心理偏差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解除他们的心理困惑,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转化后进生。此外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还要学会放手,让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文章笔者结合自身的班主任管理实践经验,浅析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的几点看法,希望与广大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